导图社区 被讨厌的勇气
这是一篇关于被讨厌的勇气的思维导图,包含了”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恋爱是红绳,亲自是锁链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被讨厌的勇气
目的论
现在所做的事情,不是过去人某个“原因”导致的,而是为了某个“目的”而做(比如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愤怒)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人际关系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自卑
追求卓越性: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健全人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自卑情结:因为A所以做不到B
外部因果律: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人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优越情结: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人优越感之中
夸耀不幸:以自己人不幸为服务来支配对方:弱势特权
竞争
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幸福
挑衅-复仇
权力之争:想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不能使用怒气这一工具,而是进行有效沟通
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进入了权力之争
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都不是“失败”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人生课题-三大羁绊: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
工作课题
交友课题
爱的课题
“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
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恋爱是红绳
亲自是锁链
自由
课题分离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课题妄加干涉
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人想法
援助代替干涉
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不寻求回报
“回报”是别人的课题
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寻求认可
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
自卑感是纵向关系中产生人一种意识
表扬和批评都是上对下的评价
用鼓励代替表扬
比如表达感谢代替表扬
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
从理想形象出发100分一点一点的扣分是“评价”的想法,从零起点出发,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
不要把TA与任何人对比
纵向组织结构中(长辈,公司):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小到我和你,大到宇宙,过去和未来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比如跳出学校这个小共同体,你和教师都是平等的"人“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还有更广阔的世界)
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
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自我接纳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予我智慧,分辨者两者的区别
他者信赖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是否”背叛“是他人的课题
做不到信赖,就不是伙伴
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活在当下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只能活在”此时此刻“
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
跟随他者贡献
目标
行为方面
自立
与社会和谐共处
心理方面
”我有能力“的意识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他者贡献:自由人生的引导之星
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加以实践
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人只有在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
幸福即贡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