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政治-国际贸易概述梳理与总结
国际贸易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编辑于2022-05-08 16:47:51政治-国际贸易概述梳理与总结
1、第一章 绪论
对外贸易量
为了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准确反映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
####
#####
对外贸易依存度
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和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内GDP的对比关系
####
#####
对外贸易条件
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的数量
####
系数大于1,贸易条件改善
系数小于1,贸易条件恶化
专门贸易体系
专门贸易体系又称为特殊贸易体系,是指以关境作为划分和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凡是通过海关结关进入境内的货物计入进口贸易,凡是通过办理海关手续出口的货物计入出口贸易
转口贸易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进行参与的商品买卖
2、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利益学说(亚当·斯密)
国际分工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优势或获得某种优势的基础上的
优势是指绝对优势和绝对利益
亚当·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各国因地域和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异
主张自由贸易
既然贸易双方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通过自由贸易,双方都能取得贸易利益
因为自由贸易会使贸易双方的资本和劳动力从生产能力低的行业转移到生产能力高的出口行业中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
比较利益学说(大卫·李嘉图)
比较利益指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式里,贸易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而贸易另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优势,通过贸易双方获得的利益
优点:为自由贸易提供理论支持、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缺点:假定条件太多,缺乏现实基础、主张一国只从事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出口,而对没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彻底放弃,不存在这样的国际分工
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雷蒙德·弗农)
产品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一国进口商品与出口商品结构是不同的
产品创新阶段(技术领先国家开发,技术密集型)
产品成熟阶段(生产创新产品企业增多,资本密集型) 产品标准化阶段(竞争企业多,资本要素仍重要,但非熟练劳动劳动大量增加)
需求相似偏好学说(林德)
工业制成品的生产,最初都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只有当国内市场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由于该产品是考虑本国收入水平条件下,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偏好而生产的,所以该产品较多地出口到偏好和收入相似的国家,这些需求结构和偏好越相似,贸易量越大
影响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国家,选择消费品的质量也比较低。反之,则高。即使一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果与其他国家收入水平相差很大,该产品也不能成为贸易品。
3、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政策
早期重商主义
禁止金银货币出口,对外贸易上少买多卖,主张限制进口,鼓励出口
后期重商主义
反映新兴商业资产阶级利益,认为要增加国内金银量,必须发展对外贸易。保持顺差
意义与缺点
加速了西欧各国资本积累,在一定时期内起到进步作用
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成了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4、第四章 国际贸易措施
关税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定义:是进出口商品通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政府设置的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特点
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虽然纳税人是进出口企业,但他们可以提高货价,将关税负担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关税税收主体是本国进口商,关税税收客体是进出口商品
关税的税收机构是海关
海关主要职能是征收关税、查禁走私、进行海关统计、对进出口货物实行监管等
作用
增加政府收入、保护国内市场、保护本国幼稚工业、调节产业结构、调节进出口贸易平衡
普惠关税
发达国家给与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
反补贴税
对在生产加工、运输及出口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接受过任何奖金或补贴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为了提高进口商品价格,抵消其所享受补贴金额,削弱其竞争力
非关税壁垒
除关税措施外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特点
灵活性和时效性
隐蔽性和歧视性
限制进口的有效性
绝对配额
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和金额规定一个限额,达到限额后不准再进口
包括全球配额、国别配额
全球配额:世界范围内的配额,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
国别配额
政府规定一定时期的总配额,在总配额内按照国别和地区分配给固定的配额
自主配额
进口国单方面制定配额,不需要征得出口商同意
协议配额
由进口国和出口国双方协定确定配额
技术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出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出口产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自由贸易区
划在关境以外,准许外国货物自由免税进入的地区,需受当地法规的限制
别名:免税贸易区、自由区、自由贸易港、对外贸易区等
保税区
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特定地区和仓库
外国货物进入保税区暂时不缴纳进口说,再出口也不缴纳出口税
7、第七章 国际贸易术语
贸易术语的定义和作用
用来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交货地区,确定风险、责任、费用划分等问题的专门用语
有利于买卖双方洽谈交易和订立合同、有利于买卖双方核算价格和成本、有利于解决履约当中的争议
计算题FOB、CFR、CIF三种主要贸易术语的转换
CFR=FOB+正常海运费
CIF=(FOB+正常海运费)/(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FOB船上交货,出口价格×数量
FOB=CFR-正常海运费
CIF=CFR/(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FOB=CIF×(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正常海运费
CFR=CIF×(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CFR 成本加运费,CIF成本加运费加保险费
CFR与CPT的区别
特点不同:在CFR术语下,卖方一般应向买方提供已装船清洁提单。CPT术语下,卖方提供的运输单据视不同运输方式而定
性质不同:CFR是在装运港船上交货,卖方需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港所需的费用。CPT是卖方向其指定的承运人交货(货交承运人),但卖方还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
适用性不同:CPT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CFR术语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
案例分析:CIF合同的特性与用法上的注意事项(P131)
CIF合同是装运地合同
CIF合同是凭单据交货的买卖合同
用法注意
附有与CIF本质相违的条件时,则不是CIF
象征性交货的问题
10、第十章 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
品质公差
公差是指国际上公认的产品品质的误差,为了明确起见,应在合同品质条款中订明一定幅度的公差。
公量
以商品的干净重加上国际公定的回溯率与干净重的乘积所得出的重量
公量=商品干净重×(1+公定回溯率)
#####
运输标志的定义及其主要内容
又称唛头,是指书写、压印或刷印在外包装的图形、文字和数字
内容:收、发货人代号、目的地、件号批号
案例分析:品质条款
品质条款是买卖合同中的一项主要条款,是买卖双方对货物品质的具体约定。
基本内容是货物品名、规格、等级、标准或商标、牌名或产地等。具体条款可因商品不同而订法不一
凭样品买卖, 凭标准买卖
11、第十一章 国际货物运输
班轮运费的计算标准
按货物毛重计算
商品名称后面W
按货物体积计算
商品名称后面M
按货物的价格计收
商品名称后面A.V
按收费较高者计收
按货物的件数计收
大宗商品交易由船、货双方议定
按每件货物作为一个计量单位收费
由货主和船公司临时议定价格
W/M计收运费的含义
按毛重或体积计收,由船公司选择其中收费较高的作为计费吨
计算题:国际海洋运输班轮运输运费的计算
####
#####
12、第十二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共同海损
运载货物的船舶在运途中遭到危险,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人为地采取合理牺牲措施挽救船、货,这种牺牲和额外开支叫共同海损
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区别
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性质和起因完全不同,补偿方法也不同
共同海损是人为有意识地造成的,单独海损是承保风险所直接导致的风险
共同海损由受损方按照受损大小的比例共同分摊,而单独海损由受损方自行承担
推定全损
保险标的物发生事故后,虽然没有完全毁灭,但对其进行救助或修理的费用估计要超过保险价值,推定该货全损
计算题:保险金额和保险费(P219)
13、第十三章 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计算题:含佣价与净价、出口商品盈亏率与换汇成本
####
#####
14、第十四章 国际货款的收付
汇票的定义和汇票的性质、作用
汇票是一方向另一方签发,要求受票人在见票时,或于未来某一确定时间,或可以确定的时间,对某人或其指定的人或来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的书面支付命令
支付工具、信用货币、流通工具
汇付
又称汇款,指债务人或汇款人主动通过银行将款项汇交收款人的结算方式
电汇、信汇、票汇
D/P、D/A、L/C三种结算方式的风险
D/A承兑交单>D/P付款交单>信用证交单
托收与信用证支付方式的区别
托收属于商业信用,即付款人(进口商)是否付款全凭付款人的信誉,托收支付方式的收款没有保障。
信用证属于银行信用,即只要信用证的受益人提交了表面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开证行就保证对受益人付款。
跟单信用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是指一项安排,不论其名称或描述如何,该项安排构成开证行对相符交单予以承付的确定承诺
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是独立于贸易合同之外的自足文件,信用证的标的是单据
案例分析:跟单信用证性质与特点
15、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商品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
不可抗力
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当事人故意的,发生了订合同时无法预见,对后果不能避免不能克服,以致于不能履行合同或者不能如期履行的
检验的时间与地点
出口国产地检验
装运港检验
目的港检验
用户所在地检验
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检
计算题一定要写明公式、计算步骤、结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