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咖啡入门
咖啡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包括了咖啡介绍、咖啡分类、咖啡加工、咖啡做法、咖啡品尝、咖啡知识等,收藏下图了解吧!
编辑于2022-05-09 17:55:04咖啡入门
咖啡介绍
咖啡是什么
咖啡
可可
茶
世界三大饮料
咖啡的结构
1.果皮、果肉(Skin/Pulp)
咖啡豆的最外层包裹着浆果一般的果皮和果肉。 除自然日晒法以外,经其他方法处理的 咖啡豆在采摘后的几小时内必须去除果皮果肉。 对于咖啡来讲,果皮和果肉是重要的副产品。在某些产地人们会用咖啡的果皮和果肉泡茶。业内人士习惯称咖啡的果皮和果肉为“果浆(Pulp)”,用来去除果浆的机器则被称为“去浆机”。
2.粘膜(Mucilage):
在果皮和果肉之下, 一层质地粘稠的粘液将咖啡豆严密地包裹着。由于这层粘膜粘性极大且糖分极高,人们习惯称之为“蜜(Honey)”。 不仅是咖啡,很多水果内部都附有一层粘液。
3.羊皮纸(Parchment):
在粘膜内部,一层由纤维素组成的薄膜包裹着咖啡豆。 经干燥后,这层薄膜外观酷似羊皮纸,因此得名。
4.银皮(SilverSkin/Chaff):
在羊皮纸内部还有一层更薄的薄膜包裹着咖啡豆。由于颜色富有光泽且泛有银色,人们习惯称之为 “银皮” 。这层银皮会在烘焙时脱落。 通常你在研磨咖啡时发现咖啡粉中有些许银色碎屑。 这些碎屑正是烘焙时未能与咖啡豆剥离的银皮。
5.咖啡豆:
每粒果实都含有2粒咖啡豆 (除一荚单粒豆Peaberry除外。这种咖啡的果实内部只含有一粒咖啡豆。通常情况下,每批咖啡豆中都会有5%是一荚单粒豆)。咖啡豆经过干燥和处理之后便可进行烘焙。
咖啡的历史
中国的咖啡
云南咖啡
星巴克
彩云之南系列
冻干咖啡
三顿半7号
明谦咖啡
曼飞龙超级日晒
MANNER
百香果厌氧日晒
咖啡分类
种植
产地
国家
肯尼亚咖啡
大小
巴西咖啡
大小
瑕疵率
杯测
哥伦比亚咖啡
大小
埃塞俄比亚咖啡
瑕疵率
数字越小等级越高
依索比亚咖啡
越南咖啡
巴拿马咖啡
云南咖啡
普洱/临沧
土耳其咖啡
阿拉伯咖啡
实际是一种占卜仪式、带有咖啡渣
产区
依索比亚
西达摩
耶加雪啡
牙买加
蓝山
印尼
苏门答腊
庄园
巴拿马波奎特翡翠庄园
瑰夏
巴拿马艾丽达庄园
卡杜艾
牙买加克利夫顿庄园
蓝山1号
危地马拉茵赫特庄园
帕卡马拉
尼加拉瓜柠檬树庄园
尼加爪哇
巴西达特拉庄园
达特拉甜蜜
品种
阿拉比卡种(70~80)
【咖啡因】1.1%~1.7%
豆种
黄波旁
铁皮卡
瑰夏
尖身波旁【天然低因】0.4%-0.9%
罗布斯塔种(20~30)
【咖啡因】2%~4.5%
杂交
卡蒂姆
利比利卡种(3)
外形比一般的咖啡豆大很多,产量非常少。风味比较单调,苦味较浓。而且外皮厚实不易去除果皮浆肉
处理
所谓处理,是指将樱桃状的咖啡果实(也叫 Coffee Cherry),去掉外果皮、果肉等等,得到包裹之下的黄绿色咖啡生豆的过程,这是咖啡豆粗加工的过程。 日晒会有点像果汁、有丰富的味道和甜感; 水洗会有些像柠檬、柑橘,干净明亮的果酸; 蜜处理有点像果酱茶,口感甘醇;
日晒
咖啡酸度柔和与均匀的苦味,稠度较浓、层次丰富、甜度较为明显,品质好的日晒豆会带有水果味或酒香
1.选豆(不处理果皮)
2.晒干
将咖啡樱桃放在阳光下暴晒27~30天,水分从60%降低到12%左右
产生一定的自然发酵
发酵粘液中产生很多酶和副产物
2.干燥后的咖啡果核和外皮分开,脱壳机去除外层果肉、果皮
密处理
1.选豆
2.去除果肉
剥掉果肉留下内果皮,这里内果皮就是蜜处理的核心
3.晒干
黄蜜
红蜜
黑蜜
区别
根据日晒的时间与果胶的量不同而区分三者,且果胶与内果皮的量决定了日晒的时间。“黄蜜”是带有25%的内果皮、“红蜜”50%、“黑蜜”100%
味道最佳的则是“黑蜜”,因为内果皮的量最多,口感也就最丰富、更强烈
光照时长:黄>红>黑
黑色蜜处理咖啡生豆的处理过程最为复杂,人工成本最高,因此价格最为昂贵
水洗
只用于较为优质的咖啡豆,水洗豆的特点是口感干净、能品尝到明亮的果酸。
1.选豆
将采收的果实放在装水的水槽里,浸泡约24小时。这时成熟的果实会沉下去,而未熟和过熟的果实会浮上来,可加以剔除
2.去除果肉
使用机器将果皮与果肉除去,只剩下包着内果皮的咖啡豆。这时,豆子的外面还有一层黏膜,水洗的过程就是要洗净这层黏膜。
3.发酵
黏膜的附着力很强,并不容易去除,必须放在槽内约18-36小时,使其发醇,并分解黏膜。发酵的方法有两种,即湿行发醇与干式发醇,顾名思义,前者加水,后者不加水。发醇的过程中,种子和内部的果肉会产生特殊的变化,这是水洗法之中最影响咖啡风味的一个步骤。有些农场会添加热水或醇素,以加快发醇的速度,这对质量会有负面的影响,并不受精选咖啡爱好者欢迎。
4.水洗
使用水洗法的农场一定要建造水洗池,并能够引进源源不绝的活水。处理时,是将完成发醇的豆子放入池内,来回推移,利用豆子的摩擦与流水的力量将咖啡豆洗到光滑洁净。
5.干燥
经过水洗之后,这时,咖啡豆还包在内果皮里,含水率达50%,必须加以干燥,使含水率降到12%,否则他们将继续发醇,变霉腐败。较好的处理方法是使用阳光干燥,虽然得费时1个-3个星期,不过,风味特佳,相当受到喜爱。另外,有些地方使用机器干燥,大量缩短处理时间,使得风味不如阳光干燥的咖啡。
6.脱壳
完成干燥的豆子便可以放在仓库里储存,或者交给工厂进行脱壳,除去内果皮与银膜。
7.挑选分级
与日晒发一样,水洗咖啡都也有挑寻和分级的过程,用来剔除瑕疵豆,并确保较佳的质量,再交给出口商卖到世界各地。
传统处理&其他发酵
厌氧发酵
首先,无论是厌氧发酵处理还是传统的日晒、水洗、蜜处理,都存在发酵的过程。在广义上,发酵这个概念本身就包含无氧,所以目前的处理法上都会经历一定程度的厌氧发酵,只是在程度和方向方面有区别。 而厌氧处理的过程认为可控性会比传统处理法要高,人能对发酵桶内的细微变化都可以进行监控和调节,从而能够复制操作,稳定生产品质。而传统处理法可调控的因素会比较少。所以,厌氧过程让咖啡更均匀,易于监控;有氧过程则更复杂,更难监控
果香发酵
橡木桶发酵
特殊发酵
猫屎咖啡
麝香猫
吞下咖啡豆无法消化并拉下来
酒桶处理
荔枝蓝咖啡
云南茅台咖啡
烘焙
烘焙度
浅度烘焙
清爽比较酸豆子原始的味道水果的味道
扬长避短、冲出甜度必掉酸度
中度烘焙
喝到烘培的味道焦糖榛果巧克力的甜
深度烘焙
碳的味道碳化带有苦味
烘焙咖啡豆
单品咖啡
品种、产地、庄园、处理法,不同批次与年份的“单品咖啡”,味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有每年的惊喜
拼配咖啡
为了保证出品咖啡口味的稳定,和数量的保障,会在烘焙阶段采用多种豆子拼配的方式(可能是生豆拼在一起烘焙,也可能是烘焙好的熟豆拼在一起)
通常情况下,拼配所使用的咖啡豆没有单品优质,而且会采用深度烘焙。
萃取
用水把粉中的芳香物质提取出来
意式咖啡
热水加压到约 9 个大气压冲煮出的一杯浓缩咖啡
滴滤式咖啡
家用的电动美式咖啡机也是模仿的这个原理(严格来说,家用美式咖啡机做出来的可不是美式咖啡,美式咖啡是稀释过的意式咖啡,需要上面那台意式机器高温高压萃取)
虹吸式咖啡
浸泡式咖啡
制作
黑咖啡
适当运动、优化饮食结构、提高人体部分代谢
咖啡饮料

包装、冲调方式
胶囊咖啡
较接近意式咖啡机制作的咖啡,优点是排除了人的不稳定因素,出品更加便捷、一致
速溶咖啡
将一杯咖啡进行干燥处理后,制作的提取物,你在一杯速溶咖啡中几乎不能品尝到任何属于咖啡本身的自然风味。所以也有人说:速溶咖啡不是咖啡。
挂耳咖啡
咖啡加工
烘焙
浅度烘培
【温度】180-200一爆
【特质】表面无油脂、硬度高、更能突出咖啡原产地风味
【味觉】酸度明亮、水果味花香调性
【特色豆种】耶加雪菲
中度烘培
【温度】200-215
【特质】褐色饱满、更好的香气/平衡酸苦
【味觉】柑橘坚果
【豆种】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
深度烘培
【温度】220-225二爆
【特质】深棕色、油脂丰富、很难判断出原产地、酸度低
【味觉】更苦更醇厚、巧克力坚果焦糖
【豆种】曼特宁
脱因
低因咖啡被规定冲煮出的咖啡中,咖啡因含量不得超过0.3%
处理方法
传统的/欧式处理法(European Process)
瑞士水处理法(SWP,Swiss Water Process)
二氧化碳超临界处理法(CO₂ Process)
咖啡器具
法压壶 French Press
手冲咖啡 Pour Over
鹅颈壶
brewsita
手冲滤纸
分类
扇形滤纸
蛋糕滤纸
锥形滤纸
是否漂白
原木色纸香较重
漂白滤纸不用冲洗
打湿滤纸更好的贴合滤杯
布粉针
手摇磨
滤杯
钻石滤杯
锥形滤杯【v60】
保温升温降温慢
层次感
肋骨
加速咖啡粉的排气
让咖啡粉和空气水更大的接触面积
少的化需要醇度高的咖啡
01、02、03不同型号
越大层次会拉的很高
18~21g用02
KONO滤杯
底端有肋条
梯形滤杯
蛋糕滤杯
聪明杯 Clever Dripper
fellow
12孔洞
甜度高厚实
底平萃取更加均匀
一致性 厚实 甜度
爱乐压 AeroPress
摩卡壶 MokaPot
土耳其壶 Cezve
浓缩机 erpresso
滴滤机 Drip Machine
胶囊机 Capsule Machine
虹吸壶
突沸链
水有三沸 陆羽茶经 犹如鱼目 90~92 犹如涌泉 92~95 95~98 1:12 200ml 16g 搅拌-倒粉-焖蒸-15~25s-水油分层-静止后搅拌-3次
电子秤
控制时间
控制重量
压粉器
萃取均匀
布分器
咖啡做法
首先关于咖啡成分中有70%的不可溶物质(纤维、碳化物等),8—12%的不易溶物质(杂味),18—22%易溶于水物质(风味)。而正常萃取就是充分地萃取出18%~22%的美味物质,并且及时停止溶解。如果说萃取时没有达到萃出18%以上物质的目标,就叫萃取不足;反之,萃取率超过了22%则是过度萃取
滴滤式咖啡
46冲煮法
粕谷哲
日晒90+
日晒花魁
【水粉比】1:15
理想萃取浓度
1.3
【研磨度】粗颗粒
【注水】五次注水
20g粉 300ml 水 每次 60ml
前两次决定酸甜
百分之40水量 控制酸甜 分两次 焖煮 首次多 酸 首次少 会甜
硬币大小中间
后三次决定风味
百分之60水量 分1~3次 调整醇厚 越多越重
一刀流
1.50~2min
【水粉比】1:15
理想萃取浓度
1.3
【研磨度】粗颗粒
【注水】通过注水绕流增加萃取度
日式法兰绒三段注水
口感饱满而干净、最清澈最柔和最美味
日式点滴法
深度烘培的豆
法兰绒
湿粉闷蒸
甜味重
搅拌法
萃取前段的香气
多用于前段香气多的豆子
日式河野流
四象限绕圈
点滴
意式咖啡
逐渐消失咖啡
卡布奇诺
维也纳咖啡
爱尔兰咖啡
黑咖啡【浅度、中浅】
【浓缩】espresso
20~30s萃取50~70ml
【前段浓缩】ristretto
10~15s 萃取50
萃取过度或者萃取不足 需要改变研磨度
增加萃取调整细
【双份浓缩】double espresso
40~50s萃取100~140ml
【美式咖啡】Americano espresso
一份浓缩++热水100
【延长浓缩】lungo
时间延长一倍
调整粗
配有热水 按照爱好稀释 比较水。
【滴滤咖啡】Filter coffee
滴滤咖啡 正常压力萃取的咖啡
【澳式咖啡】long black
浓缩咖啡倒入水中
一般150ml区别于美式250ml
基础浓缩咖啡
细研
太细-流速过慢-苦味
太粗-流速过快-偏酸
布粉器-水平填压
布粉针
分散咖啡块疏通咖啡粉
压粉器-重量填压
91~92水温
太高-烧焦
太低-淡薄
前10s流速过慢 深色 头段
10s后流速加快 焦糖色 中段
最后一段流速最快 金黄色 尾段
牛奶咖啡【中深、深度】
【玛奇雅多】macchiato
单份浓缩+牛奶 1:2 70ml
【可塔多】cortado
单份 +牛奶1:4 玻璃杯 110ml
【平白】flat white
双份浓缩+打发奶沫 1:4 更大 190ml
【卡布奇诺】cappuccino
单份浓缩+打发的奶牛 1:6/7 150ml
【拿铁 】latte
单份+打发牛奶 1:14 150ml + 红色绒、牛轧、焦糖=风味拿铁 不是咖啡
【脏咖啡】dirty
前端咖啡注入牛奶表面分层 17g萃取25g
如何打奶泡
打出奶泡 脂肪最好过3.8
拉花缸手握
钳子式
手握式
虹吸式咖啡
浸泡式咖啡
风味变化较少 味道较为稳定
冷萃
低温萃取
缺少香气
层次分明
速溶咖啡
“高温喷雾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前者效率高,成本低,而后者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但是最终得出来的产品口感与营养都更好 粉末状速溶咖啡的制造工序,是先将咖啡豆泡在锅中,一锅接一锅地不断萃取,最终得到浓缩咖啡液,然后用喷雾干燥法蒸发掉咖啡液中的水分,就得到了粉末状的咖啡。 颗粒状的速溶咖啡则是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做的,又叫冻干咖啡——将浓缩的咖啡液速冻后(速冻工艺温度可达零下50度,能够保留更多咖啡香味),再打碎成粒状在真空中冻干,蒸发掉咖啡内的水分;当水蒸气被抽掉后,剩下来的就是一粒粒的速溶咖啡了。
多合一
咖啡
糖
奶精
反式脂肪酸
冻干咖啡

要素
水粉比
研磨度
压力越大、时间短、越细增加萃取
水温
咖啡豆新鲜度
水质
tps值为0
缺少点甜感,矿物质元素
搅拌
咖啡品尝
如何杯测
挑豆子-入豆-烘豆-出豆-冷却搅拌
研磨-干香-注水-静止4min-破渣-啜吸最大化味觉
如何描述
香气
干香
湿香
风味
余韵
酸质
体脂
高温到低温
感受层次变化
espresso太少
拿铁喝泡泡
美式接近手冲
SCAA风味轮
问香
干香气:指咖啡研磨成粉的香气
坚果、黑巧克力
花草、水果
湿香气:指咖啡粉加入热水以后的香气
坚果香、巧克力香、果香或花香
尝风味
味道、湿香气的强度/品质/复杂度
感知回味
余韵
【正】余韵绵长、保留良好风味在喉头
【负】余韵短促、没有保留风味或无法辨别余留的风味
酸质
【正】明亮、活泼、柔和、丰富、酸质可转换出高甜度
【负】尖锐、刺激、单调、酸质无法转成甜
醇厚度
【正】厚实、圆润、滑顺、轻盈
【负】水感、涩感、干燥感、刮舌感、颗粒感
平衡度
香、醇、苦、甘、酸五味丰富且平衡
咖啡味道
咖啡中已被证实含有1000多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都是咖啡香气和风味的来源
酸
萃取不足可能会酸,前端偏酸
圭宁酸
绿原酸
醋酸
处理过程中发酵物不好的酸
柠檬酸
高海拔形成的酸好的酸
苹果酸
乳酸
甜
咖啡是种子
带果肉烘焙
产生焦糖化反应/霉那反应
喝起来苦闻起来香
苦
过萃可能会苦
咖啡因
罗布斯塔比较苦
绿原酸
加热绿原酸内酯
在加热二次分解苦味更浓
咸
风味轮盘
咖啡原料
星巴克
牛奶
发喜
鲜牛奶
奶油
欧必克稀奶油
燕麦奶
oatly咖啡大师
抹茶/红茶粉
茶瓦纳
桃桃乌龙
德馨桃果汁
三得利乌龙茶
茶云(热饮)
高山乌龙茶
荔枝
红心火龙果
冰摇茶(冷饮)
瑞幸
厚椰乳
菲诺
椰树牌椰汁
KFC
燕麦奶
oatly咖啡大师
咖啡豆
拼配豆
罗布斯塔
全自动
麦当劳
半自动
拼配豆
咖啡名豆
瑰夏
产地:巴拿马-波奎特-翡翠庄园
极端的海拔/昼夜温度差
品质
红标
独立竞标
高海拔/高品质/顶级风味
茉莉花/佛手柑/柑橘
干净平衡甜美
绿标
水洗/日晒
花香/果香
精致上扬/饱满酸质/果汁般口感
蓝标
微微花香/果香
干净明亮口感
花魁
产地:埃塞俄比亚-西达摩-Buku Abel庄园/花魁庄园
品质
草莓/百香果
曼特宁
产地: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
品质
黄金曼特宁
苦甜平衡
中等偏高焦糖、中等杉木、中等烟丝、中等蜂蜜
花神
产地:危地马拉-安提瓜
有独特的火山地形且高海拔
品质
干香:花香、高山冷杉香气、茶香、莓果、奶油、甜柠檬
湿香:焦糖、甜香、花香、榛果巧克力、茶香、杏仁、蜂蜜
啜吸:干净度佳、奶油般的油脂、茶香、甜莱姆、酸甜细腻、榛果巧克力、酸细致多变、花香明显、酸甜变化细腻、余味的甜巧克力与莓果酸甜不错。
咖啡知识
咖啡名词
咖啡因
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 不超过400mg 不超过三杯
咖啡带
赤道南北回归线之间
16-25度
降雨量1600~2000ml
养豆7-10天
萃取后百分之2重量二氧化碳
放置排出二氧化碳
闷蒸
塌陷
咖啡豆不新鲜
水温过低
蒸汽喷出
刚刚烘焙好的豆子 二氧化碳过
研磨过细 水温过高 空气无法顺利排出
SCA
全球咖啡爱好者专家组织的
精品咖啡教育体系
咖啡知识
咖啡冲煮
咖啡师技能
咖啡生豆
咖啡烘焙
咖啡技能
初中高
咖啡书籍
爱上手冲咖啡
萃取是一杯咖啡的高潮
最大限度地释放一粒豆子的美味
再现相同味道
咖啡品牌
挂耳咖啡
辛路
fisher
苦叔
柯林
四人
郁源
乔治公社
清白之手
少数派咖啡
胶囊咖啡
趣酷思
雀巢
vertuo系列
速溶咖啡
冻干咖啡

雀巢
金牌
酸质更强
UCC
114
浅度酸味
117
较明显的苦味
多合一
植脂末、乳粉、白糖调制的不买
罐装即饮
黑咖啡
雀巢无糖冷萃
农夫山泉炭冰
COSTA
咖啡因含量高
UCCBlack
拿铁
农夫山泉炭冰
宾格瑞
illy拿铁
贝纳颂
其他内容
萃取不足
细粉
搅拌
靠壶嘴
壶嘴高度
增加萃取时间
去除咖啡粉静电
用勺子靶沾水搅拌
烘培日期过1一个月或者一个半月后可以换密封罐,一周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