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就是以人体或动物激素(包括与激素结构、作用原理相同的有机物)为有效成分的药物。
编辑于2022-05-12 18:19:43激素类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
体内过程
药理作用及机制
对代谢的影响
糖代谢
促进糖原异生
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减慢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
蛋白质代谢
加速胸腺、肌肉、骨等组织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尿中氮的排泄,造成负氮平衡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还能抑制蛋白质合成
脂肪代谢
短期使用对脂肪代谢无明显影响
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增高血浆胆固醇、激活四肢皮下脂酶,促进皮下脂肪分解
水和电解质代谢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拮抗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故有利尿作用
长期用药将造成骨质脱钙
抗炎作用
主要机制
基因组效应
对炎症抑制蛋白及某些靶酶的影响
对细胞因子及黏附因子的影响
对炎症细胞凋亡的影响
非基因组效应
特点
起效迅速
对转录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不敏感
发挥效应通过
细胞膜类固醇受体
非基因的生化效应
细胞质受体的受体外成分介导的信号通路
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
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
大剂量能够抑制由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过程,减少抗体生成干扰体液免疫
机制
诱导淋巴细胞DNA降解
影响淋巴细胞的物质代谢
诱导淋巴细胞凋亡
抑制核转录因子NF-kB活性
抗过敏作用
抗休克作用
抑制某些炎症因子的产生
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
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和兴奋心脏,加强心脏收缩力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其他作用
允许作用
退热作用
血液与造血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骨骼
心血管系统
临床应用
严重感染或炎症
严重急性感染
抗炎治疗及防止某些炎症的后遗症
免疫相关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抗休克治疗
感染性中毒休克:糖皮质激素
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
低血容量性休克:皮质激素
血液病
局部应用
替代疗法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诱发或加重感染
消化系统并发症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
糖尿病
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
对妊娠的影响
其他:癫痫或精神病史者慎用或禁用
停药反应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反跳现象
糖皮质激素抵抗
禁忌症:高血压,孕妇,精神病,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
用法与疗程
大剂量冲击疗法
一般剂量长期疗法
每日清晨一次给药法
隔日清晨给药法
小剂量替代疗法
盐皮质激素
主要有醛固酮和去氧皮质酮
药理作用及机制
醛固酮主要作用于肾脏的远曲小管,与抗利尿激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
天然皮质激素中,醛固酮是作用最强的一种盐皮质激素
盐皮质激素分泌水平过低会导致水钠流失和血压降低
临床应用:临床上盐皮质激素常与氢化可的松合用作为替代疗法
促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合成与分泌受到下丘脑促皮质素释放激素调节,对维持机体肾上腺正常形态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皮质激素抑制药
米托坦:相对选择性的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细胞
美替拉酮:反馈性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及调节
碘摄取,碘活化和酪氨酸碘化,偶联,释放,调节
甲状腺激素
构效关系
体内过程
T3,T4口服易吸收,但T3蛋白亲和力低于T4
T3作用快而强,维持时间短;T4作用弱而慢,维持时间较长
甲状腺激素可进入胎盘和乳汁
药理作用
维持正常生长发育
促进代谢和产热
提高机体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反应性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甲状腺功能减退:(1)呆小病 (2)粘液性水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
其他
不良反应
甲状腺激素过量可引起心悸、手震颤、体重减轻、多汗、失眠等甲亢症状,重者呕吐腹泻、发热甚至心绞痛、痉挛或肌肉震颤
抗甲状腺药
硫脲类
分类
硫氧嘧啶类
甲硫氧嘧啶
丙硫氧嘧啶
咪唑类
甲硫咪唑
卡比马唑
药理作用及机制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抑制外周组织的T4转化为T3
减弱β受体介导的糖代谢
免疫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甲亢的内科治疗
甲状腺手术前准备
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胃肠道反应
过敏反应
粒细胞缺乏症
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减退
碘及碘化物
药理作用
小剂量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大剂量碘有抗甲状腺作用
临床应用
甲亢的术前准备
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不良反应
一般反应
过敏反应
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阻断β受体改善甲亢所致的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
临床应用
适用于不宜用抗甲状腺药、不宜手术的甲亢患者
甲状腺危象时,静注能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不良反应:注意对心血管系统和器官平滑肌造成的不良反应
放射性碘
适用于不宜手术或手术后复发及硫脲类无效或过敏的甲亢者,作用效果缓慢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胰岛素
体内过程:作为一种蛋白质,口服无效,必须注射给药,皮下注射吸收快
药理作用
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生成,增加脂肪酸和葡萄糖的转运,使其利用率增加
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并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而降低血糖
增加氨基酸的转运和核酸、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减少肾血流
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降低血钾浓度
作用机制:作用于膜受体,通过第二信号产生生物效应
临床应用
1型糖尿病
新诊断的2 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或用口服降血糖药未能控制者
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
合并重度感染等各型糖尿病
细胞内缺钾者,胰岛素与葡萄糖同用可促使钾内流
胰岛素制剂分类
速效胰岛素(溶解度高,可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
中效胰岛素
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珠蛋白锌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
不良反应
低血糖症
过敏反应
胰岛素抵抗
急性型
慢性型
脂肪萎缩
口服降血糖药
磺酰脲类
体内过程
药理作用及机制
降血糖
对水排泄的影响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临床应用
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且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
尿崩症
不良反应:皮肤过敏,胃肠不适,嗜睡及神经痛,也可致黄疸和肝损害
双胍类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起始治疗的首选药物
胰岛素增敏剂
药理作用及机制
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血糖
改善脂肪代谢紊乱
防治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临床应用:治疗胰岛素抵抗和2 型糖尿病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餐时血糖调节剂
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降低患者的餐后血糖
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
瑞格列奈:适用于2 型糖尿病患者,且适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对磺脲类药物过敏者也可使用
其他降血糖药
胰高血糖素样肽-1
一种肠促胰素
生理作用
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基因的转录
刺激β细胞的增值和分化,抑制凋亡
强烈抑制胰岛α细胞的胰高血糖素分泌
抑制食欲与摄食
延缓胃内容物排空
依克那肽
胰淀粉样多肽类似物
醋酸普兰林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