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人活在主观营造的世界中,因为主观的作用我复杂了世界就复杂混沌了,不做出改变很难幸福;不能改变是因为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和目的,无法走出舒适去,没有获得幸福的勇气。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被讨厌的勇气
人人都可以幸福
世界很简单
人活在主观营造的世界中,因为主观的作用 我复杂了世界就复杂混沌了,不做出改变很难幸福
人需要改变
人人都可以改变
立足于目的论,否定原因论
目的论
核心观点
当前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有我自己在营造自己的生活
原因论
过去决定现在,人始终受过去的影响,无法改变,将止步不前
接纳自己,勇敢往前,不断前进
不能改变是因为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和目的,无法走出舒适去,没有获得幸福的勇气
要有摒弃现有生活方式的勇气,始终要去实践它
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
把他人关系看作竞争关系 陷入权力之争
有胜者和败者
过剩的自卑
自卑情结
反常的心理状态,拿自卑感当借口,如因为我自卑做不到xxx
优越情结
虚假的优越感,如要不是我xxx我也能行
性质相同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一定是因为自卑感
夸耀不幸,通过自卑感尖锐化实现优越感,用不幸来凸显自己的特别,不幸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善”
自卑感
通过与他人对比产生,是主观上的自卑
因为主观,所以可以重新选择,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
重要不是被给予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健全的自卑感是与“理性的自己”做比较,不是与他人比较
追求优越性
良好健全的自卑感
为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
平等基础上,大家都在向前迈进,没有人高人一等
人生不是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己
人与人虽不同,但平等
危害
陷入权力之争,循环复仇
拘泥于胜负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人人都是伙伴
人生目标
自立
我有能力
和谐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如何实现?
三大课题
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
工作课题
交友课题
爱的课题
注意人际关系的距离和厚度 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过分干涉他人
无法视别人为伙伴是在逃避三大课题,即“人生谎言”,没有获得幸福的勇气
自由
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满足他人的期望,在意别人的评价,是因为没做到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
别人如何评价自己是别人的课题
担负别人的课题会让你的人生沉重和痛苦
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要让自己的课题被他人干涉
不等于放任,而是不干涉,需要时给予帮助
即拥有被人讨厌的勇气,不去讨好所有人,不满足他人的期望和认可,为自己而活
倾向性:虽然人都有不想被人讨厌的本能欲望和冲动,但要控制这种欲望,不要让自己不断下坠
人际关系之卡:想要被别人喜欢,以为人际关系掌握在他人手里,掌握课题分离,人际关系之卡掌握在自己手里
课题分离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共同体感觉
人际关系终极目标
视他人为伙伴并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即归属感
每个人都不是世界的中心,而只是共同体的一部分,世界地图的中心,要主动参与到共同体中,直面人生课题
共同体不限于学校、公司、家庭等实体范围,它是有多个,且无限大,自由与共同体同在
横向关系
不赞成表扬,因为是建立在上下级关系层面自上而下的行为,与他人是横向的平等关系
课题分离话题中想要干涉他人的行为,实质是纵向关系行为的反映
鼓励
而是要才用鼓励的方式,鼓励直面自己课题的勇气,且基于横向关系,不评价他人的方式,如"谢谢“
感到贡献=有价值
用存在标准而非行为标准去判断价值,即存在即有价值,从0开始做加法
建立共同体感觉
三个关键
自我接纳
重点不是被给予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接受做不到的自己,然后朝能够做到的方向努力
他者信赖
信用:有条件相信他人
信赖:无条件相信他人
克服背叛的恐惧
做到课题分离
他者贡献
为伙伴给予影响,作出贡献
不等于自我牺牲,而是对他人有用,参与到共同体当中,找到自我价值,获得归属感
缺乏人生和谐
只凭事物一部分来判断整体,是一种错误的人生方式,不要关注在自身的缺点、不喜欢你的人身上
幸福即贡献感
获得幸福感,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可以
有甘于平凡的勇气
活在当下
以登山为例,人生是连续的刹那,而不是提前规划好的路线,出门即已经开始了登山,活在此时此刻
潜在性人生:到达终点才算完整
现实性人生:当下即完成
人生没有普遍的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如何找到意义:引导之星:他者贡献、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