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读书笔记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爆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传染病
传染病预防
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的制定
主要内容
1、传染病预防控制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2、传染病的监测、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是的任务与职责
4、传染病爆发、流行情况的分级以及相应的应急工作预案
5、传染病预防、疫点疫区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用
传染病监测
1、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
3、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4、对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或者国内新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测
传染病预警
1、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根据情况预以公布
2、地方人民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预警后,应当按照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预防接种
1、预防接种的概念
2、医疗卫生人员的职责
告知义务
接种记录
医学建议
子主题
3、预防接种管理
4、疫苗接种单位的管理
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
6、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传染病菌种、毒种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1、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2、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的条件
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3、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
4、工作人员健康监测
防止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医院和医源性感染管理
医疗废物管理
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
传染病疫情的报告
疫情报告人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爆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3、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立即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报告内容
《传染病防治法》 规定的传染病疫情,其他传染病爆发、流行情况,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以及传染病的菌种、毒种丢失情况
疫情报告的要求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依法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疫情报告的程序与方式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首诊负责制。
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或直接数据交换
报告时限
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及时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
传染病疫情的通报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全国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应当及时向本行政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通报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
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公布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