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血清学诊断:ELISA最常用。犬在感染四周后即可测出抗体,3个月后抗体达高峰,此时犬可持续感染。抗体滴度维持高水平至少17个月。
编辑于2022-05-13 23:26:59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螺旋体
概述
一类菌体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能活泼运动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
基本结构与细菌类似,有细胞壁,核质,以二分裂繁殖,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的一类微生物,广义上属于细菌。分布在水生环境,多数共生,少数致病。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
形态
螺旋状或波浪状圆柱形,大小相差悬殊(长度5-250um,宽0.1-3um)
有些细到可通过细菌滤器或滤膜,细菌的螺旋数目,螺距及回旋角度(弧幅)各不相同
结构
原生质柱
轴鞭毛
外鞘
运动性
运动活跃:轴丝的屈曲和旋转,运动
(1)延长轴旋转,快速前进
(2)细胞屈曲伸缩前进
(3)螺旋状或蛇状前进
繁殖方式
二等横分裂法繁殖
核酸
具有不定形的核,核酸兼有RNA和DNA
染色
革兰阴性,大多数不易被碱性染料着色;姬姆萨染色效果较好,可染成红色或蓝色;蓝色多属腐生性螺旋体;镀银染色法:变粗,显黑褐色
培养特性
多数厌氧培养,营养要求较高
钩体是唯一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的螺旋体,最适温度8~30°C,PH7.2~7.5
科索夫氏液体培养基培养,生长缓慢,接种后3~4天开始繁殖,1~2周后,液体培养基呈半透明去雾状浑浊生长
有些不能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只能用易感动物来增殖和保种
(二)分类
螺旋体目
细螺纹科
钩端螺旋体科
螺旋较密螺旋体更细密而规则,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
短螺旋体科
猪痢短螺旋体
螺旋体科
螺旋体属
脊螺旋体属
疏螺旋体属
3-10个稀疏而不规则的螺旋,呈波状
密螺旋体属
有细密而规则的螺旋,数目较多,两端尖
疏螺旋体属
细胞呈螺旋状,长3-20um,宽0.2-0.5um,每条菌体有3-10个不规则的疏松螺旋,有15-20根轴丝
以螺旋状推进方式活泼运动
用姬姆萨氏染液着色良好
微需氧或厌氧
对人和动物致病
伯氏疏螺旋体
引起莱姆病的病原体。莱姆病最早于1975年,美国的康尼狄克州的莱姆镇发现。现已遍布全世界,主要感染人和犬
硬蜱为传播媒介,感染人,犬,牛,马等动物,可致关节炎等多种疾病。
病症表现:被蜱叮咬的部位呈圆环状疹块,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炎,可见跛行,关节肿胀,发热及淋巴结肿大
回归热疏螺旋体
主要生物学特性
菌体细长,4-20个大而宽疏的螺旋,鞭毛缠绕在外膜和细胞膜之间
具有质粒
微生物学诊断
蜱叮咬部的附近皮肤,患病关节的关节液,用于病原学检测:暗视野显微镜或姬姆萨染色等,观察
伯氏疏螺旋体,培养困难,改良的Kelley培养基
血样及尿样,分离困难,PCR直接检测本菌
血清学诊断:ELISA最常用。犬在感染四周后即可测出抗体,3个月后抗体达高峰,此时犬可持续感染。抗体滴度维持高水平至少17个月。基于C6肽抗原的ELISA检测抗体,区别自然感染或疫苗免疫
短螺旋体属
密螺旋体属
钩端螺旋体属
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是一类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等特性上与细菌相似,而在生长要求上又酷似病毒。此类微生物引起人和动物立克次体病(如斑疹伤寒)
一,生物学特性
1,多形性,主要是球杆状
2,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多数不能通过细菌滤器
3,革兰阴性,有细胞壁
4,专性细胞内寄生
5,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6,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尤对热敏感
7,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中,通过叮咬感染人和动物
二,致病机理
三,微生物诊断
1,分离培养:病料接种易感动物腹腔,分离毒株进行鸡胚或细胞培养,结合血清学试验
2,血清学试验:用已知Ag(变形杆菌制的凝集Ag)作凝集试验(魏-斐二氏反应),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
衣原体
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介于立克次体和病毒之间,可引起人和家畜的衣原体病
一,生物学特点
1,革兰阴性,圆形或椭圆形
2,含DNA和RNA两种核酸
3,细胞壁由粘肽组成
4,细胞内寄生(鸡胚或细胞培养,动物接种)
5,独特的发育周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6,对某些抗生素敏感
二,致病性
沙眼衣原体:人的沙眼
肺炎亲衣原体: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鹦鹉热亲衣原体:禽畜肺炎,关节炎,流产,人的肺炎
牛羊亲衣原体:牛羊关节炎,脑脊髓炎,腹泻
支原体
概述
一类无细胞壁的细菌,是目前已知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特点
(1)无细胞壁,细胞柔软,多形性,能通过细菌滤器(0.22-0.45um)
(2)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形成"煎荷包蛋状”菌落
(3)含有DNA和RNA
(4)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5)对青霉素有抵抗力
一,形态与染色
无壁,多形性,可塑性和滤过性
球状,杆状,两极状
革兰染色呈阴性,着色不良,姬姆萨或瑞氏染色良好,呈淡紫色
二,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需牛心浸润,猪血清,酵母膏,辅酶I,氨基酸等,抑制其他细菌生长还可以用选择培养基
有氧,二氧化碳,生长缓慢,2-6天才可见微小菌落,菌落呈"荷包蛋状"(猪肺炎支原体除外),菌落中心深入培养基中,致密,色暗;周围长在培养基表面,较透明
鸡胚的卵黄囊或绒毛尿囊膜上生长,有些菌株可致鸡胚死亡,细胞培养中生长,不一定引起细胞病变,但可妨碍病毒的细胞培养
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数量少,不易见浑浊,仅有小颗粒沉于管底
三,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异同点
四,致病性
病原性支原体:定居于多种动物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消化道粘膜表面
单独感染症状轻微,继发细菌或病毒时,引起疾病
常见病: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喘气病,禽败血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禽慢性呼吸道感染等
传播途径:呼吸道
五,微生物学诊断
直接镜检:形态多样,意义不大
分离培养:无菌病料接种含青霉素的血清培养基,初次分离需要二氧化碳。注意与L型菌区别
前者在不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连续传代5次,不回复细菌形态
后者将液体培养物通过0.45um细菌滤器,固体培养,挑选散在,单个菌落液体培养,连续2-3次
生理生化反应
洋地黄苷敏感试验
支原体,敏感
无胆甾原体,不敏感
脲酶
阳性,脲原体
阴性,支原体
葡萄糖发酵,精氨酸分解
血清学检查:抗血清鉴定种
分子生物学方法:商品试剂盒猪肺炎,滑液与鸡毒支原体
猪肺炎支原体
猪地方流行性肺炎(喘气病)的病原
形态多样,大小不等,液体培养基或肺触片中,以环形为主,可通过0.3um滤器
革兰染色阴性,染色不佳,姬姆萨染色良好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更高,不呈”煎荷包蛋“样
以哺乳仔猪和幼猪易感
表现为咳嗽和气喘;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呼吸道传播,将培养物滴鼻接种2-3月龄仔猪,能引起典型病变
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康复猪,对再感染具有较强的免疫力
一般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变结合流行病学即可诊断。肺组织可以进行病原分离(液体培养基)
鸡毒支原体
禽败血支原体,引起禽类慢性呼吸道(CRD)或火鸡传染性窦炎的病理
呈球形或圆形,细胞一端或两端具有”小泡“极体,与菌体吸附性有关
革兰染色为弱阴性,姬姆萨染色着色良好,为阳性
需要或兼性厌氧,分离困难,不易成功
雏鸡比成鸡易感,成鸡无明显临床症状;大肠杆菌继发感染时会出现肝包膜炎,心包炎及气囊炎
垂直传播,难以净化
康复鸡具有免疫力。灭活疫苗效果不理想
分离困难,主要采用血清学诊断准确,快速,常用平板凝集,试管凝集和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等
抽样检查,抗体阳性可作为全群污染的指标
牛,羊的支原体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
从患牛肺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体内分离
菌体形成有分支的丝状体,呈”煎荷包蛋“状
对羊无致病性
山羊支原体:肺炎亚种和山羊亚种
肺炎亚种是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山羊发病率可达100%,病死率可达80%
山羊亚种可引起绵羊和山羊乳腺炎,败血症和肺炎等
嗜血支原体
基本特征
寄生于红细胞表面,大多球形
对青霉素及其类同物有抗性
体外不能培养
致病性
感染多无临床症状,应激,免疫抑制性疾病或脾切除手术可导致感染的红细胞进入血流或出现临床症状
具有粘附素,使红细胞凹陷,破环细胞骨架
引起贫血,原因是细菌感染的红细胞不进入血流,被脾及淋巴结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或者巨噬细胞吞噬加工成抗原,产生冷凝集素,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宿主对红细胞的吞噬,导致贫血
包涵体:是衣原体在细胞内繁殖过程中所形成的集团形态,内含无数子代元体和正在分裂的网状体。
独特的发育周期:两种颗粒结构
元体(EB):小而致密,成熟型,高度易感性
网状体(rb):大而疏松,繁殖型,不具感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