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肺癌
这是一篇关于肺癌的思维导图,改善肺功能,预防术后感染:戒烟: 2周以上,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控制感染
肺癌,又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起源于呼吸上皮细胞(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最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这是一篇关于传染病的思维导图,包含脊髓灰质炎,水痘,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腮腺炎,霍乱,流脑,猩红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肺癌
概念
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亦称为支气管肺癌。
发病率高
40岁以上为主
原发,继发
病因
长期大量吸烟
某些化学和放射性物质
空气污染
人体内在因素
其他
术前护理
1.减轻焦虑
2.营养支持
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改善肺功能,预防术后感染
戒烟:2周以上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和控制感染
4.术前指导
腹式呼吸
有效呼吸
深呼吸训练器
正常姿势,手臂、肩、肘运动
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的相关知识
术后护理
合适体位
全肺切除患者1/4患侧卧位
咯血或支气管瘘患者,患侧卧位
呼吸道护理
吸氧、观察
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背部叩击
稀释痰液、吸痰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按胸腔闭式引流常规及进行护理
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及时发现活动性出血
全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可酌情放出适量的气体和液体
一般放置24~72h
维持体液平衡和补充营养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全肺切除术后控制钠盐摄入,24h补液量不超过2000ml,速度20~30滴/分
减轻疼痛
止疼药、胸带约束、咳嗽时协助固定胸廓
休息与活动
并发症的护理:出血、胸部并发症、心率失常、支气管胸膜瘘(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心理护理
治疗原则
肺癌(手术治疗为主)
小细胞癌(放疗或化疗为主)
非小细胞癌(手术为主)
中医治疗
免疫治疗
辅助检查
普查最常用:痰脱落细胞检查
纤维支气管管镜检查(对中央型肺癌诊断阳性率高)
临床表现
症状
1.咳嗽(最常见的为刺激性干咳或少量粘液痰)
2.血痰(中心型多见,表现为痰中血丝或少量咯血)
3.胸闷、发热、胸痛
4.晚期
5.副癌综合征
体征
早期:无明显体征,吸气时出现局限性哮鸣音
晚期:侵犯临近器官或发生远处转移体征
转移途径
直接扩散
淋巴转移:常见的转移途径
血行转移:肝、骨骼、脑
分类
腺癌
最常见,化疗放疗最不敏感,多见于女性
鳞癌
生长最慢,转移最晚,恶性最低,手术机会最多,老年男性,吸烟者
小细胞未分化
生长最快,转移最早,恶性最高,化疗、放疗最敏感,易耐药,患病年龄较轻
大细胞未分化
最少见,转移早,恶性高
病理分型
分布
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
按解剖部位分类
中央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
按组织学分类
腺癌:最常见的类型
大细胞癌
非小细胞癌
小细胞癌
麻醉未清醒予以去枕平卧位,头侧向一边
生命体征平稳予半卧位
肺叶切除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最好健侧卧位
全肺切除者,仰卧位或1/4侧卧位,避免完全侧卧位
每1-2h更换体位一次,加强皮肤护理
吸氧
半卧位,尽早下床活动
及时使用止痛剂或镇静剂,鼓励病人咳嗽咳痰,促进痰液排出
术后第1-2日鼓励病人深呼吸、吹气球、吹深呼吸训练器,促使肺膨胀
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