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总论《会计》2022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会计》第一章分为5节进行介绍,分别是会计概述;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本思维导图对第一章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编辑于2022-05-14 20:17:58“本书特别推荐给以下读者: √怕生的人 √不擅长说话的人 √不擅长自我表达的人 √害怕被人讨厌,所以闭口不言的人 √想要跟谁都相处得很好的人 √一言不合就跟对方吵架的人 √经常由于讲得不好而后悔的人 √想要变成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人 √身边有难以沟通的对象的人 √对他人无法顺利提意见的人”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会计》第一章分为5节进行介绍,分别是会计概述;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本思维导图对第一章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知识点有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书特别推荐给以下读者: √怕生的人 √不擅长说话的人 √不擅长自我表达的人 √害怕被人讨厌,所以闭口不言的人 √想要跟谁都相处得很好的人 √一言不合就跟对方吵架的人 √经常由于讲得不好而后悔的人 √想要变成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人 √身边有难以沟通的对象的人 √对他人无法顺利提意见的人”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会计》第一章分为5节进行介绍,分别是会计概述;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本思维导图对第一章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知识点有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一章 总论 《会计》2022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经济管理活动
计量单位:
货币
反映和监督
一个单位经济活动
在企业,会计
主要提供企业...信息
财务状况
经验成果
现金流量
对企业...进行监督
经营活动
财务收支
二、会计的作用
第一,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
第二,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三、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制定
根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由...制定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财政部
体系
(一)基本准则
我国基本准则主要规范了以下内容:
(1)财务报告目标
(2)会计基本假设
(3)会计基础
(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5)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
(6)财务报告
作用
一是统驭具体准则的制定。
二是为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规范的新问题提供会计处理依据。
(二)具体准则
(三)解释
(四)会计处理规定
(五)应用指南
(六)会计准则应用案例、会计准则实施问答、会计准则实务问答
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所有适用的小企业范围内施行。
标志
我国涵盖所有企业的会计准则体系建成。
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一、财务报告目标
(一)财务报告目标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二)我国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规定
二、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二)持续经营
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
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间隔相同的期间。
(四)货币计量
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会计基础
...以...为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权责发生制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二、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一)统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二)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一、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1.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确认条件
(1)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应同时满足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1.定义
负责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确认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应同时满足
(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1.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来源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所有资本,它包括
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
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
这部分投入资本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被计入资本公积,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项目下反映。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
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利得
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
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留存收益等
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
主要包括
累计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构成
股本(或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
3.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
因此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四)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1.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根据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3)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2.条件
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
是指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
(五)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1.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2.确认条件
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六)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1.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利润的来源构成
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3.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的概念
利润的确认
主要依赖于
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金额的确定
主要取决于
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二、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一)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
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计量属性
是指所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方面
如桌子的长度、铁矿石的重量等
从会计的角度看
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的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
1.历史成本
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是取得时点的实际成本。
2.重置成本
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金额。
3.可变现净值
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4.现值
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5.公允价值
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二)各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三)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第五节 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告及其编制
二、财务报告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