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6.最苦与最乐
这是一篇关于16.最苦与最乐的思维导图,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体知识、文章结构、主题概括、结构实例等内容。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轴对称综合、一、等腰三角形、1.性质、(1)边:AB = AC、(2)角:∠B = ∠C、(3)“三线合一”
这是一篇关于因式分解的常用技巧的思维导图,包括换元法(一、含义;二、换元法的基本步骤;【特别提示】)和拆、添项法(拆项与添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16.最苦与最乐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写作背景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思考话题。对此哲人志士 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 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 怀,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
文体知识
议论文一一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 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十分密 切,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 和特征,可以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理论据) 两类。事实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月勘的论据。所 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它包括经典者作 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 原理、定律、公式等。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
论证"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
第二部分(4)
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5-6)
论证"人生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主题概括
这篇议论文运用精辟严密的论证、凝练流畅的语言, 从最苦与最乐两个方面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 生在世,必须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 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文章思想深刻, 格调高雅,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 慧,表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结构实例
最苦
1-3段
背负责任(未尽责任)
最乐
4段
尽责任
关系
5、6段
尽大责得大乐 尽小责得小乐 不尽责永难乐
勇于负责 不逃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