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建工程经济(第一章)
这是一篇关于一建工程经济(第一章)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3-5分)、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6-7分)、不确定性分析(2-3分)等。
编辑于2022-05-15 21:31:42工程经济(23)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3-5分)
基本原理
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
概念:在扩大再生产及资金流通过程中随时间变化而产生增值,其增值部分就是原有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的使用时间
资金数量的大小
资金投入和回收的特点:晚投早收
资金周转的速度
利息和利率
概念:利息是一种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利率是一种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尺度,利息常被看成资金的一种机会成本
公式:
I=F-P(I:利息,F:本利和,P:本金)
i=I/P*100%
(I:利息,i:利率,F:本利和,P:本金,n:年数,A:年金)
影响利率高低的因素(借钱成本)
社会平均利润率
最高上限
供求关系
风险
通货膨胀
使利息变为负值
期限
考关系
单利和复利的计算
复利
单利
现金流量图的绘制规则
对投资人而言。上方箭线代表现金流入(CI),下方箭线代表现金流出(CO)
长短需要能体现数值差异,不用成比例
箭线与时间轴的交点为现金流发生的时点(n表示n期末或n+1期初)
现金流量的基本要素:现金流量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现金流量发生的时点)
资金等值计算
等值的概念
不同周期,不同金额,时间价值可能相同
终值和现值计算
未知=已知(未知数/已知,i,n)
常见题干:(存入、投资)P万元,n年末取出(获得)F万元,已知i,n
题干:每年末存入(投入)A万元,n年后取出(获得)F万元
题干:期初投资P万元,,n年内每年末收回A万元
名义利率和有效利率的换算
已知名义利率12%
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6-7分)
核心指标
经济效果评价的基础知识
经济效果评价的对象
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内容(填空类选择题)
对技术方案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分析论证
一般包括
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
财务生存能力
非经营性方案
经营性方案
经济效果评价方案
分析:动静结合,动态为主,静态为辅
技术方案的计算期
计算期=建设+运营期,运营期=投产期+达产期
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
确定性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静态分析
总投资收益率
资本金净利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
不考虑时间因素
动态分析
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净现值
考虑时间因素
偿债能力分析
利息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
借款偿还期
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不确定性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
敏感性分析
对技术方案进行粗略评价,或对短期投资方案进行评价,或对逐年收益大致相等的技术方案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静态指标
投资收益率分析
总投资收益率=(正常年份)息税前利润/总投资
息税前利润=年利润总额+计入年总成本费用的利息费用
(财政部规定)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全部流动资金
(住建部规定)造价:总投资=建设投资+铺底流动资金
注:造价算法建设投资包含利息,但题目中需要注意, 铺底流动资金=全部流动资金*30%
区分
资本金净利润率=(正常年份)净利润/资本金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判别标准:大于或等于基准收益率,则可以接受,否则,方案不可行
优缺点
优点:简单,直观,适合于各种投资规模
缺点: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正常年份的选取主观色彩浓厚; 适合于方案评价的初期;以及工艺简单,计算期较短的情况
投资回收期分析
投资回收期概念
以技术方案的净收益回收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年)为单位| 按照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何动态投资回收期,宜从技术方案的建设开始年算起
计算:先算各年的净现金流+流入-流出 再算各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 当累计净现金流=0时,对应的时间长度即为静态投资回收期
判别标准:若投资回收期(pt)≤基准投资回收期(Pc),方案可行,否则不可)
静态投资回收期优劣
优点:简便易懂,反映资金周转速度,适合于更新迅速、资金短缺等情况
缺点:没能反映资金回收之后的情况,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只能作为辅助指标
财务净现值分析
概念:用预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ic,将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发生的净现金流量都折现到技术方案开始实施时(起点)的现值之和
判别标准
FNPV>0,获得超额收益
FNPV=0,等于基准收益率
FNPV<0,不可行
优劣
优点:全面;明确;直观
缺点:基准收益率取值困难 不同技术方案需要相同的计算期才能通过净现值进行比较 难以反映单位投资的使用效率(不是比率) 不能反映运营期各年的经营成果 不能反映投资回收的速度
财务内部收益率分析
财务净现值(FNPV)=0时的折现率(FIRR)
判别:FIRR≥基准收益率(ic),则方案可行,否则不行
优劣:
优点:可以反映投资的全过程的收益,无需选择折现率,不受外部因素影响
缺点:计算麻烦:非常规方案会出现多个内部收益率,难以判断
FNPV和FIRR的比较
对于常规、独立方案,两者结论一致;各有利弊,前者简便;后者不受外部因素影响
基准收益率的确定
基准收益率的概念
可接受的技术方案的最低的收益标准,即赚钱的及格线水平
基准收益率的测定
资金成本(借的钱)
机会成本(自己的钱)
投资风险
通货膨胀
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资金来源
可用于归还借款的利润
固定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
其他资产摊销费
其他还款资金(减免的营业中税金)
偿债能力指标
利息备付率
概念:已获利息倍数,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税前利润
计算
利息备付率=息税前利润/总利息
判别准则
一般大于1,小于2
偿债备付率
概念: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
计算
偿债备付率=(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企业所得税)/(本利和)
判别准则
一般大于1,不宜低于1.3
借款偿还期
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不确定性分析(2-3分)
操作方法
盈亏平衡分析(1)
总成本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
工资及福利(计件工资除外)、折旧费、修理费、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费,利息
可变成本
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包装和计件工资
半可变成本
与生产批量有关的某些消耗材料费用,工末具及运输费
计算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价格×产量-单位产品所交税金及附加×产销量
总成本+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产销量
盈亏平衡:0=(价-税-可变)×量-固定
销售收入与营业中税金及附加
敏感性分析(1)
步骤:
选择要分析的指标
投资回收期
对投资回收快慢影响
财务净现值
价格对超额净收益的影响
内部收益率
投资对回收能力的影响
无投资收益率
确定要分析的因素
原则
对指标的影响较大(影响大)
数据的准确性把握不大(风险大)
分析关联变化情况
确定敏感性因素
敏感度系数=指标变动幅度/因素变动幅度
大于0说明指标与因素同向变化
小于0说明指标与因素反向变化
越大说明越敏感
临界点(绝对):
允许不确定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值,超过者方案不可行
选择方案
选择敏感度小、抗风险能力强、可靠性大的方案
现金流量表(2分)
具体方案
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组成与内涵
从项目角度
整个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总投资)
权益投资:资本金现金流量表(股东部分)
从投资人角度
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各个投资人)
从财务角度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构成要素
营业收入
经营成本
=总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工资及福利(人)+外购原料、燃料、动力费(材)+修理费(机)+其他费用
设备更新(3-5分)
设备磨损及补偿
设备磨损的类型
有形磨损
第一种(使用外力)
第二种(闲置。自然力)
无形磨损
第一种(贬值,无新设备)
第二种(淘汰,有新设备)
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
大修理
现代化改装
更新
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原则
客观立场
旧设备的当前市场价值作为旧设备的购买支出
不考虑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设备账面价值(设备原值-历年折旧费)-当前市场价值
逐年滚动比较
比较现有设备剩余经济寿命和新设备的经济寿命,然后用利用逐年滚动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设备更新时机的确定方法
设备寿命的概念
自然寿命
报废
技术寿命
技术更新
经济寿命
不划算(设备更新的最佳时刻)
经济寿命估算方法
年平均使用成本达到最小值,经济效益最好,盈利最高,为经济寿命
设备购买与租赁的比选分析
租赁费和租金的计算
租赁费=保证金+租金+担保费
担保费期满不退回
租金
附加率法
P:租赁资产价格,N:租赁期数,i:利率,r:附加率
年金法
将一项租赁资产动态等额分摊到未来各租赁期间内的租金计算方法
设备租赁与购买对比
设备租赁费
价值工程(3-4分)
价值工程的含义
价值工程的概念
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的一种管理技术
V(价值)=F(功能)/C(成本)
核心: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价值工程的特点
目标
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它所必须具备的功能
价值工程的途径
对于建设工程,应用价值工程的重点是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
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
工作阶段
设 计 程 序
基本步骤
详细步骤
对应问题
准备阶段
制定工作计划
确定目标
工作对象选择
信息资料收集
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分析阶段
功 能 评 价
功能分析
功能定义
功能整理
这是干什么用的
功能评价
功能成本分析
成本是多少
功能评价
确定改进范围
价值是多少
价值工程的功能分类
按重要程度
基本功能
辅助功能
按功能的性质
使用功能
美学功能
按用户的需求
必要功能
基本功能和使用功能
不必要功能
多余、重复、过剩
量化标准
过剩功能
不足功能
逻辑关系
并列功能
遮风、避雨、保温、隔热,采光、通风
上下位功能
价值系数的计算
Vi=Fi(目标成本)/Ci(现实成本)
=0
进一步分析
<1
必须改进
>1
较为理想或有不必要功能
=1
最佳状态
确定改进范围
先改系数最低的,V<1的都要改进
降低成本预期大的功能
复杂、问题多的功能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1-3分)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选择原则
技术先进可靠,安全,适用
综合效益合理
不仅要考虑技术经济问题,还要考虑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
经济合理性是选择新技术应用方案的主要原则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分析
按时间
事前事后
按内容
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综合
方法
定性 、定量
按对象
有无对比(是否上新技术),横向对比(同行)
技术特性
自身的
技术条件
外部的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经济分析
静态方法
增量投资收益法
增量投资收益率=(旧成本-新成本)/(新投资-旧投资) ——成本差-投资差
折算费用法
增加投资时
Z=C=P*Rc
Z:折算费用 C:生产成本 P:投资额 Rc:基准投资收益率
不需要增加投资
Z=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产量
选择折算费用最小的方案
综合费用法
动态方法
财务净现值(费用现值)法
财务净年(年成本)值法
新技术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综合分析
加权评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