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地铁和公交车上配备安全员的做法,我要给予点赞。这是公安部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其做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减少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
一方面,配置安全员后,首先能降低公交车上的安全隐患,公交安全员的存在能增加对不法分子的震慑作用,大多数不法分子在有执法人员在场的情况下,不敢轻易从事犯罪活动。其次,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乘客的安全感,同时,公交安全员的存在能有效维持乘坐秩序,让因类似公交车让座引发的矛盾和风波得到控制。
另一方面,任何决策都要兼顾效果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如果为每辆公交车和地铁都配备安全员,在人力资源成本逐渐增加的前提下,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投资,这些费用是否能及时拨付到位,值得思考。另外很多地方公交车票务员兼任安全员,这也会大大降低安全员的作用,以及其他乘车人的支持也至关重要,如果其他人袖手旁观,再厉害的公共安全员也难以保护得了所有人的周全。
要真正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除了配制安全员之外,还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提升民众公共安全意识。线上通过三微一端,制作微视频、漫画、发起公共话题、贴吧置顶等方式,线下通过公共安全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五进活动,大力宣传公共安全知识,切实提升民众自我防范意识。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公交智能化水平。财政部门要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力度,对公交车、地铁硬件设施进行升等改造,配齐灭火器、救生锤等安全设备,定期车辆检修维护,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实施智能调度系统,提升公交的智能化水平,保障乘车安全。
三是加大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公安部门要定期开展针对公共安全事故的演练,提升应对纵火、劫持等恶性事故的处置能力,定期开展安全大排查活动,针对各类危害公共出行安全的恶性事件,严厉打击,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绝不姑息手软,提高犯罪分子违法成本。
四是关爱弱势群体,提升社会保障力度。针对近期公交地铁纵火者主要是弱势群体特点,各地政府要因地制宜,出台政策,帮助弱势群合理维权,提供免费司法援助,为生活困难群众提供低保、社会救助。切实关爱弱势群体,消除安全隐患,织密织牢公共安全大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相信通过社会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要打造“出行安全”,营造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