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导论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思维导图,包括心理学的性质、心理现象的本质、心理倾向、心理过程、个体心理特征等内容。
编辑于2022-05-19 11:41:59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的性质
第一章 绪论
绪论
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现象
心理倾向
心理活动在特定时间里的指向状态
心理过程
认知,情绪和意志过程
心理特征
人格
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
心理学的科学性
可复制性
可证伪性
系统性
心理学的方法
基本原则
可公开检验原则
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
人文关怀原则
基本变量
刺激变量
机体变量
反应变量
基本方法
实验法
准实验法
问卷法
心理学的历史
古代心理学思想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
德国:冯特,铁钦纳
研究对象:直接经验(意识)
主要观点:构成人的心理世界的基本成分
实验内省法
机能主义心理学
美国: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
四反对,四主张
客观观察法,实验内省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行为
三反对,三主张
实验法
格式塔心理学
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意识,认知情况(知觉,学习,思维等)
反对意识分成元素;完形,顿悟
实验法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无意识,潜意识
心灵深处欲望,性冲动
催眠疗法,梦的解释,自由联想,生活史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罗杰斯
人格
人性观;强调“以人为本”;需要理论
整体分析,个案研究,现象学
认知心理学(现代主要研究)
皮亚杰;奈瑟尔,纽维尔,西蒙
信息加工过程
主要观点:四点
反应时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
当代心理学的特点
多种研究取向的综合
生物学取向
关注点:心理的生物基础
对攻击的解释:脑内的生化过程和特殊基因
行为取向
外显行为及刺激的原因和结果
强化,模仿
认知取向
通过行为来推断认知过程
认知失调
社会文化取向
心里多样性的文化根源
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熏陶
心理动力学取向
潜意识驱力
攻击本能
分支学科的繁茂发展
心理现象的本质
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
心理的起源
反应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
反应,在哲学上指对影响做出回答的能力,是任何物质形态所具有的特性
感应性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
所谓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做出反应, 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感受性—心理反应形式的源起
动物不仅对具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外界反应产生反应,而且还能对原先是 中性的但具有信号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
动物心理的演进
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知觉阶段—灵长目以下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思想萌芽阶段—灵长目动物的心理发展
人类心理的产生
人类的起源
早期猿人时期(也称“能人”时期)
晚期猿人时期(也称直立猿人时期)
早期智人(或古人)时期
晚期智人(或新人)时期
人类心理的起源
劳动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劳动促使人类祖先四肢的分化
劳动是一种使用和制造工具的活动
劳动更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
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语言促使了人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
语言促使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生
语言使人类的认识更加广阔
人的心理的本性
言语觉知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制约性
第三章 心理的生物基础
心理的生物基础
神经系统与神经元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
脑
前脑
大脑皮质
边缘系统
丘脑
下丘脑
脑垂体
中脑
中脑与脑桥,延脑合在一起称为脑干,生命中枢
后脑
延脑(延髓)
脑桥
小脑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
躯体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
感觉(传入)神经纤维
运动(传出)神经纤维
神经元的结构与机能
脑的三大机能系统
感觉机能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
大脑皮质的感觉代表区
体表感觉代表区
本体感觉代表区
视觉代表区
听觉代表区
嗅觉和味觉代表区
内脏感觉代表区
运动机能系统
大脑皮质运动区
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的机能
联络机能系统
感觉联络区
运动联络区
前额联络区
脑机制的研究方法
损毁法和切除法
刺激法
脑电图及事件相关电位
在头皮表面记录到的自发节律性电活动,称为脑电图;四种基本波形
事件相关电位:通过平均叠加技术从头颅表面记录大脑诱发电位来反映大脑高级心理活动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改变
微电极记录法
脑成像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磁共振成像 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正电子成像术 PET
脑磁图描记术 MEG
内分泌系统
遗产对行为的影响
遗传的物质载体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
选择性繁殖
双生子研究
第四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
心理的环境基础
环境的内容
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环境对心理的普遍制约作用
心理机能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自然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方面
社会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方面
心理学家关于环境的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
考夫卡的行为环境论
勒温的生活空间论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微系统:指与个体直接的,面对面的水平上交流的系统
中系统:是几个微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
外系统:指两个或更多的环境之间的连接与关系,其中一个环境不包含这个个体
大系统:是指与个人有关的所有微系统,中系统及外系统的交互作用关系
长期系统:是指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所有的社会生态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自然环境
空气质量
气温:3个因素影响着气温变化的情绪效应
空气污染
噪声
社会密度与拥挤
自然灾害
社会环境
文化传统
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共同性
拷贝世界:是指由电视,书刊,报纸,广播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体所构成的精神世界
网络
社会影响
从众与服从
团体影响
社会促进
社会懈怠
去个性化
大众氛围
舆论
风俗
时尚
第五章 毕生心理发展
第五章 毕生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反应的交互作用
唤起的交互作用
超前的交互作用
发展的连续性与变化性
发展中的个别差异
心理发展的研究设计
横断研究
纵向研究
断代—序列研究
孕期与婴儿期
出生前的发展
胚芽时期
胚胎时期
胎儿阶段
婴儿时期的发展
体能发展
认知发展
社会性发展
幼儿期和儿童期
认知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图式
同化,顺应
“感,前,具,形”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初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
最近发展区
道德发展
皮亚杰的两个阶段理论
他律道德
自律道德
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惩罚定向;寻求快乐定向
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权威定向
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青少年期
青春期体验
自我意识增强
与父母的冲突
对性行为的态度
自我同一性
成年期
成年早期
成年中期
成年晚期
面对死亡
第六章 意识状态
意识状态
概述
意识及其流动性
意识概念
意识流
意识水平
焦点意识
下意识
边缘意识:鸡尾酒会现象
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层面
潜意识(无意识k)
意识的认知加工
全局工作空间:巴尔斯
专门处理器
全局工作空间
语境
优点与缺点
觉醒与睡眠
觉醒状态
睡眠及其功能
为什么睡眠:四种解释
睡眠周期
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
四个阶段
快速眼动睡眠REM
持续性快速眼动睡眠
位相性快速眼动睡眠
梦
梦的现象
做梦的频率
梦中的情节
梦的控制
梦剥夺效应
快速眼动睡眠反弹
梦的理论
梦的精神分析理论
转移
简缩
综合
象征
再修正
激活—整合假说
催眠
催眠及其诱导
询问解疑
诱导阶段
深化阶段
治疗阶段
解除催眠
催眠感受性
动作支配期
知觉支配期
记忆与性格支配期
催眠理论
意识分离论
社会角色论
精神药物与异常意识状态
精神药物的一般效应
生理依赖
心理依赖
戒断综合征
精神药物导致的异常意识状态
抑制剂
酒精
鸦片类
兴奋剂
苯丙胺(安非他明)
摇头丸
可卡因
尼古丁
致幻剂
大麻
麦角酸酰二乙胺
心理倾向
第七章 动机
动机
概述
什么是动机
激发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和调节功能
与动机有关的几个概念
需要
意向
愿望
本能:存在四种解释
内驱力
诱因
正诱因
负诱因
动机的种类
根据动机的起源
生物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
根据对活动的驱动作用
主导动机
次要动机
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
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倒U型曲线
生物性动机
进食动机
摄食中枢:下丘脑的外侧核
饱中枢:下丘脑的腹内侧核
饮水动机
调节中枢
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减少排尿量
下丘脑的测量容量感受器:增加饮水量
睡眠与觉醒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
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
成就动机
希望成功
恐惧失败
学习目标
表现目标
交往动机
权利动机
个人化权力动机:3种类型
社会化权力动机:3种类型
动机理论
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
生的本能;力比多
死的本能;塔纳托斯
内驱力降低理论:反应潜能=内驱力×诱因×习惯强度
原始性内驱力
继发性内驱力
期望理论:力=期望×效价
效价
期望
力
价值观
价值观及其特征
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的特征
主观性
选择性
稳定性
社会历史性
价值观的结构
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
终极性价值观
工具型价值观
价值观的表现形式
兴趣
信念
理想
第八章 注意
注意
概述
什么是注意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
维持功能
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表现与指标
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的生理指标
肾上腺素分泌量的变化
瞳孔直径的变化
诱发电位的变化:P300被认为是分心的一个指标
注意的神经机制:顶叶损伤的患者中会有偏测疏忽
注意的种类
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
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内源性注意(自上而下)和外源性注意(自下而上)
注意的特征
注意范围
知觉对象的特点
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注意的稳定性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起伏
注意分散
注意分配
注意转移
注意理论
注意选择的过滤器理论
早期选择模型:布罗德本特;“全或无”
衰减模型:特雷斯曼
晚期选择模型:多伊奇,诺曼
注意集中的可变焦距模型
特雷斯曼的特征整合理论
资源限制模型:卡内曼
诺曼和博布罗
材料限制
资源限制
双加工调节模型:奈塞尔
前注意加工
注意控制加工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第九章 感觉
感觉
概述
什么是感觉:3点
感觉的种类
感觉刺激即使来自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
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刺激能量的性质
电磁能
机械能
化学能
热能
临床
特殊感觉
体表感觉
深部感觉
内脏感觉
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机制
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
传入神经的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活动
感觉的基本规律
感觉阈限
绝对阈限
差别阈限
韦伯定律
费希纳定律
感觉适应
视觉适应
明适应
暗适应
听觉适应就不那么明显
嗅觉的适应速度因刺激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触压觉的适应较明显
温度觉的适应甚为明显
痛觉的适应是很难发生的
感觉后效
视觉后效称为后像
正后像
负后像
感觉对比
同时对比
先后对比
视觉
视觉的物理刺激:波长380—780纳米的电磁振荡
波长—色调
强度—明度
纯度—饱和度
视觉的生理机制
折光机制和感光机制
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视觉感受性
对光强度的感受性
对光波长的感受性
视敏度
颜色混合和色觉缺陷
互补律
间色律
代替律
加色混合
减色混合
色弱
色盲
色觉理论
三色说
拮抗过程说
听觉
听觉的物理刺激
频率—音高
振幅—响度
波形—音色
听觉的生理机制
外耳,中耳,内耳
听觉感受性
对声音频率的感受性
对声音强度的感受性
听觉理论
地点说
共鸣说
行波说
频率说
齐射说
其他感觉
嗅觉和味觉
皮肤感觉
触压觉
冷觉
温觉
痛觉
振动觉
动觉和平衡觉
第十章 知觉
知觉
概述
什么是知觉
知觉的种类
知觉对象是否属于人
社会知觉
物体知觉
根据事物都有空间,时间和运动的特性
哪一种感受器的活动占主导地位
知觉的信息加工机制
自下而上的加工=数据驱动加工
直接知觉的理论假说
模板假说
特征假说
原型假说
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加工
建构知觉
知觉的特征
知觉的选择性(对象性)
知觉的整体性
邻近原则
相似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
闭合原则
好图性原则
同域原则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的参考性
视空间知觉
单眼线索
对象的相对大小
遮挡
质地梯度
明亮和阴影
线条透视
空气透视
运动视差
眼睛的调节
双眼线索
视轴辐合
双眼视差
听空间知觉
单耳线索
双耳线索
时间差
强度差
位相差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的参考系
宇宙环境所提供的信息
计时工具
生物钟信息
时点,时序与时距
知觉到的现在
顺序和维持
对持续时间的估计:3点
时间知觉与空间时间
Tau效应
Kappa效应
逆Tau效应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的参考系
真动知觉
似动知觉
动景运动
自主运动
诱导运动
运动后效
错觉
错觉及其种类
视错觉
颜色错觉
运动错觉
几何错觉
方向错觉
线条弯曲错觉
线条长短错觉
面积大小错觉
错觉产生的原因
4条
第十一章 学习
学习
概论
什么是学习:3层意思
学习的基本问题
学习的产生
行为论:联结学习论
认知学习论
学习的影响因素
学习稳定性的神经机制
经典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的实验范式
经典条件作用原理
强化
习得和消退
泛化与分化
次级条件作用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经典条件作用原理的运用
情绪学习
药物成瘾研究
经典条件作用与免疫功能
操作条件作用
斯金纳的实验范式
操作条件作用原理
结果的作用
正强化和负强化
一级强化和次级强化
强化程式
立即强化
延迟强化
连续强化
部分强化
固定时距程式
不定时距程式
固定比率程式
不定比率程式
惩罚
正惩罚
负惩罚
操作条件作用原理的应用
行为塑造
计算机辅助教学
生物反馈
认知学习
经典条件作用中的认知因素
预期
阻滞
想象
操作条件作用中的认知因素
习得性无助
比较效应
潜伏学习,托尔曼
观察学习,班杜拉
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动作复现过程
动机过程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及其种类
什么是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的种类
正迁移和负迁移
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迁移理论
行为论,相同要素说:桑代克和伍德沃思
认知论,概括说:贾德
格式塔学派,完型顿悟:苛勒
第十二章 记忆
记忆
概述
什么是记忆
编码
储存
提取
记忆系统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记忆的种类
根据记忆信息储存时间的不同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程序记忆
陈述记忆
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
子主题
根据记忆的内容
形象记忆
语词记忆
情绪记忆
动作记忆
根据记忆是否被意识到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脑损伤的证据
脑成像的证据
记忆的神经过程
突触可塑性
细胞联合理论
反响回路
长时程增强
感觉记忆
图像记忆
音响记忆
感觉记忆的特征:4点
短时记忆
双重记忆理论的证据
短时记忆的特征
短时记忆的编码
短时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的加工
维持性复述
精制性复述
短时记忆的提取
平行扫描
系列自中断扫描
系列全扫描
长时记忆
记忆的构建
记忆的组织
记忆的测量
回忆法
再认法
节省法
重建法
信息储存的动态变化
测量方法的影响
学习程度的影响
材料性质的影响
记忆恢复现象
动机作用与记忆效率
遗忘
编码缺失
衰退
干扰
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
提取失败
动机性遗忘
第十三章 思维
思维
概述
什么是思维
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
命题思维
心象思维
动作思维
根据思维的探索方向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根据思维的独创性
常规思维
创造性思维
思维的神经生理机制
概念形成
概念及其结构
特征表说
原型说
概念形成的过程
假设检验说:布鲁纳
样例学习说:茹什
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过去经验的影响
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
下定义
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概念系统
推理
推理及其种类
演绎推理
三段论
线性系列
条件推理
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法
简单枚举法
类比推理
影响推理的因素
推理材料的性质
前提气氛效应
赌徒谬误
题外知识的介入
问题解决
问题与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循环:斯腾伯格
确定问题
定义问题
形成策略
组织信息
分配资源
监控
评估
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式
启发式
手段—目的分析
顺向工作
逆向工作
假设检验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表征
思维定势
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知识经验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准备期
酝酿期
豁朗期
验证期
创造者的思维特点
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变通性
思维的独特性
思维的敏感性
创造性思维的测量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
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远隔联想测验
第十四章 言语
言语
概述
语言与言语
语言及其特征
能产性
结构性
意义性
社会性
言语及其与语言的关系
言语的种类
外部言语
口头言语
会话言语
独白言语
书面言语
内部言语
隐蔽性
片断性
压缩性
言语的生理机制
言语链
言语加工的神经机制
布罗卡区
艾克纳尔区
威尔尼克区
角回
言语功能单侧化
性别差异
言语获得
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
从前言语到言语
单词句
双词句
从句子到会话
言语获得的理论
后天决定学习论
先天遗传决定论
言语产生
言语产生的过程
言语动机和意向阶段
内部言语阶段
形成深层句法结构阶段
形成外部言语阶段
言语产生的转换机制
影响言语产生的因素
话题
语境
记忆
情绪
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及其水平:3级水平
言语理解的过程
感知阶段
分析阶段
使用阶段
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
语境
推理
图式
策略
非言语交流
目光接触
体态语
空间语
情绪过程
第十五章 情绪
情绪
概述
什么是情绪
情绪的功能
适应功能
动机功能
组织功能
信号功能
情绪的生理机制
下丘脑与情绪:支配愤怒与恐惧的中枢
边缘系统与情绪:边缘皮质,视前区,中隔,杏仁核
大脑皮质与情绪:统整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与情绪:交感和副交感
情绪体验
基本情绪: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复合情绪
情绪体验的维度
强度
紧张度
快感度复杂度
情绪维度与分类
冯特:3种情绪维度: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
施洛伯格:三个维度: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激活水平
普拉切克:情绪三维模型:强度,相似性,两极性
罗素:情绪分类的环状模式:愉快度和强度
情绪状态
情调
心境
激情
应激
情操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表情
文化与表情
表情的先天遗传性
面部表情模式
表情的社会制约性
情绪识别
面部表情
语调表情
身段表情
情绪理论
詹姆斯和兰格的外周情绪理论
詹姆斯:情绪就是对外周机体变化的介质
兰格:情绪就是对机体状态变化的意识
坎农和巴德丘脑情绪理论
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
沙赫特和辛格的激活归隐情绪理论/情绪二因论
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
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阿诺德和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意志过程
第十六章 意志
意志
概述
什么是意志
意志与自由
意志过程
采取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阶段
意志的生理机制
控制机体运动的皮质主要在中央前回
大脑额叶是形成意志行动的目的器官
网状结构在行动的意志调节中也有重要的意义
意志的心理结构
目标
目标的多样性
目标的组织性
目标的动力性
抱负水平
自信心
个体成败经验
团体成败经验
冲突与矛盾心理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多重趋避冲突
决策
意识到决策的必要性
确定目标和定义问题
形成决策的备择方案
对各个方案进行维度分析
评估备择方案
做出决策
意志控制与失控
意志控制
外向
内向
失控
寻求信息
对困境反应加剧
抗争与消沉
意志的品质
独立性
坚定性
果断性
自制力
个体心理特征
第十七章 智力
智力
概述
什么是智力
与智力相关的几个概念
能力
知识与技能
心理测量的必备条件
信度
折半信度
再测信度
评分者信度
效度
预测效度
构想效度
常模
智力测验
比内-西蒙智力量表与心理年龄
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与离差智商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
智力结构
智力的因素说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
一般因素G
特殊因素S
瑟斯顿的群因素说
七种心理能力
基本心理能力测验
卡特尔和霍恩
液态智力
晶态智力
智力的结构说
弗农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
吉尔福德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内容
操作
产品
林崇德的三棱智力结构模型
六种因素
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
成分智力
元成分
执行成分
经验智力
情境智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
八种智力(假设了第九种:存在智力)
萨洛维和迈耶的情绪智力
智力发展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影响智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的作用
智力特殊者
超常儿童
智能不足者
第十八章 人格
人格
概述
什么是人格
气质和性格
气质的含义
强度
速度
稳定性
指向性
性格的含义
气质和性格的关系
区别:3点
联系:3点
人格的基本特性
人格的整体性
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
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
人格变化有两种情况
人格的独特性
人格的社会性
气质学说
气质学说的源起
古希腊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
多血质
黏液质
胆汁质
抑郁质
几种有关的学说
体型说
血型说
星座说
出生顺序说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类型
兴奋型
活泼型
安静型
抑郁型
性格形成
性格形成的生物学条件:3点
性格形成的环境条件
胎内环境
家庭环境
学校教育
社会阶层
社会文化
人格理论
人格的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
自我
本我
超我
荣格的人格结构论
自我
个人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
弗洛姆的人格类型论
接纳型
剥削型
囤积型
市场型
生产型
人格的人本论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罗杰斯的人格自我论
自我概念
自我和谐
自我不和谐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和谐
在有条件积极关注下所获得的评价性经验与自己的直接经验不一致
人格的特质论
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共同特质
个人特质
首要特质
核心特质
次要特质
卡特尔的特质因素分析
表面特质
16种根源特质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EPQ
内倾与外倾
情绪稳定与不稳定
精神病倾向
“大五”人格
外倾性
神经质
适宜性
认真性
开放性
人格的学习论(行为主义)
多拉德和米勒
驱力
线索
反应
奖赏
社会理论家罗特
心理情境
期望强化价值
自我强化
人格评鉴
自陈量表
MMPI:以经验建构的量表
16PF:由因素分析建构的量表
投射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其他方法
观察
项目核查法
等级评定法
晤谈
评鉴情境中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