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八章 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政府补助概述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政府补助的列报。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资产或非货币资产。主要包括无偿拨款,税收返还,财政贴息。非货币性资产无偿赠与。
注册会计师审计,包含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等。
注册会计师审计,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对其执行的审计工作所做的完整记录,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这是一篇关于注会审计考点分布思维导图,存货监盘 函证 质量管理 职业道德 审计报告类型,必考简答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云报税(个税)
第十八章 政府补助
第一节 政府补助概述
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资产或非货币子资产,主要包括 无偿拨款、税收返还、财政贴息、非货币性资产无偿赠与
一定要先是政府的钱然后转移给企业才算(直接转移) 直接减税、免税、增加计税抵扣额、增值税出口退税(退的是企业自己先垫付的钱)都不是政府补助,因为没有政府把政府自己的钱转给企业的过程
1.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的增值税是政府补助(收益相关,且一般确认为其他收益,因为交易已经经产生不用再先确认递延收益了)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 2.部分税收减免需要按照政府补助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如招用退役士兵,则减免的增值税计其他收益 借: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贷:其他收益 3.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收到奖励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
政府补助的特征
来源于政府的经济来源,政府是实际拨付者
比如母公司只起到代收代付的作用
无偿的 1.如果是政府以投资人身份给的资本,享有相应所有者权益,则属于互惠交易不是政府补助 2.与企业经营销售活动相关且构成企业商品对价的,则应该按照收入准则 3.政府补助附带的限制条件与补助的无偿性不矛盾
考差错更正 比如把政府补助的金额确认为其他收益,先冲掉错误的分录
政府补助的分类
与资产有关的政府补助,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者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先确认为递延收益,随着资产的使用而逐步转入损益(总额法:两条平行线,一条核算买来的资产,正常提折旧,另一条核算政府补助) 第二种方法是,将补助冲减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反映长期资产的实际成本(净额法)
与收益有关的政府补助,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通常在满足政府所附条件后计入当期损益(总额法)或者冲减相关费用(净额法)
第二节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会计处理方法
需同时满足
企业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附的条件
企业能够收到政府补助
计量
政府补助是货币资金的
实际已收到按照实际收到的计
尚未收到,但已经取得收款权,则按其他应收款
政府补助是非货币资金的
按公允价值计,没有公允价值的按名义金额计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总额法
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全额计为收益,而不是冲减相关资产成本或者费用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摊销时: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日常活动)或营业外收入(非日常活动)
即征即退只能采用总额法 不管总额法还是净额法,都要先确认递延收益,总额法是两条平行线,一遍计提折旧,一边确认递延收益,净额法要用递延收益一次性冲减资产余额,用冲减后的资产余额计提折旧
若在资产购买前就收到资金,则应在开始对资产摊销时将递延收益确认为其他收益(什么时候提折旧,什么时候摊销); 若资产先购买再收到资金,则再剩余使用寿命期间摊销时确认其他收益
比如4月份取得补助,6月份购买资产,补助也得等到6月份再摊销
总额法下,如果资产减值,递延收益的确认不受减值的影响,仍按原来的摊销。 如果提前报废出售处置,则将剩余的递延收益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不再递延。 如果转入持有待售,则将剩余的递延收益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再按持有待售的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净额法
将政府补助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者费用的冲减 借: 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贷:固定资产
收到非货币性资产(土地使用权、天然林)
只有资产,没钱
借:资产科目(公允价值) 贷:递延收益 冲减时: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对于名义金额为1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计入当期损益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类似的事情,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该在附注中披露
与政府日常活动有关的计入其他收益,无关的计营业外收入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在满足政府所附条件时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冲减相关成本费用
补偿以后期间发生的成本或费用,总额法和净额法都是先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在实际成本费用发生时 总额法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全额计收益,不冲减其他); 净额法 (相关费用发生时才对冲) 借:递延收益 贷 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冲减费用)
1.与收益有关的政府补助(非日常活动) 借:营业外支出 100 贷:XXX 总额法 借:银行存款 40 贷:营业外收入 40(各核算各的) 净额法 借:银行存款 40 贷:营业外支出 40 2.与收益有关的政府补助(日常活动) 借:管理费用 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 总额法: 借:银行存款 40 贷:其他收益 40 净额法 借:银行存款 40 贷:管理费用 40
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在收到时应当先判断企业能否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 1.如收到时暂时无法确定,则应当先作为预收款项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等满足后在转入递延收益 2.如收到补助,正常处理即可
补偿已经发生的成本或费用则跳过确认递延收益的那一步 总额法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直接计收益) 净额法 借:银行存款 贷: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
补偿将要发生的一定先计入递延收益
政府补助的退回
原本用于冲减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资产账面价值 原本计入递延收益的,冲减递延收益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计入当期损益 其他情况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属于前期差错的政府补助退回,应当按照前期差错更正进行追溯调整
特定业务的会计处理
同时包含与资产和收益有关的政府补助的,应该分开处理,分不开的,都按收益有关的政府补助处理

政策性优惠贷款贴息
1.财政将贴息资金给银行,有两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企业以实际收到的金额为借款,以政府优惠利率计算费用
第二种,企业以借款的公允价值入账,并按照实际利率计算借款费用,实际收到的金额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递延收益,并按实际利率进行摊销
2.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给企业
第三节 政府补助的列报
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在营业利润项目里单独列报其他收益
冲减相关成本费用的政府补助,在相关成本费用项目中反映
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在利润表的营业外收支项目中列报
附注披露,种类金额和列报项目,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的金额,本期退回的政府补助的金额和原因

有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