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管理重要知识总结,包括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原则、实验室规划与设计、人才队伍建设、消防安全、仪器设备管理等等。
编辑于2022-05-26 20:32:40实验室管理
第一章 绪论
管理的定义
人类组织活动的手段,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指导、控制等职能与措施,利用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要素,实现机构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
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
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目标
管理实现目标的方式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和职能活动
管理的原则
系统管理原则
局部利益服从全部利益
人本管理原则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价值管理原则
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客户、员工满意度,为社会创造more value
第二章 实验室规划与设计
规划设计的原则
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 安全环保
3 实验台实验椅符合人体功学
4 结合当地城市建设总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规划 正确处理需要、可能、现状、发展的关系 确定实验的建设规模 满足社会对疾病控制和卫生服务的需要
5 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先进,合理节约 体现标准化、人性化、智能化 保证和发挥项目投资的效益
实验室建设包括:
新建、扩建、改建
实验室布局:
集中布局
把实验用房、其他功能用房集中设置在一个建筑物内。 易于管理、相互联系,节约占地,规模小投资少。
相对分散布局:
实验用房\大多数实验用房集中在一个建筑内,与其他功能用房分开的综合性实验楼
全面分散布局:
各类实验用房按功能分类,设置独立建筑 分区明确,相互干扰少,满足实验性质的多样性、特殊性。易于管理,安全可靠
通风(了解):
意义
原则
方式
通风柜类型
给水排水(了解)
给水
目的
方式
排水
基因扩增实验室
基因扩增实验=试剂调配+样品处理+核酸扩增+产物分析。
根据四个实验过程用房的组合方式分为
分散形式
四个实验用房分隔远,不易互相干扰,布局无特殊要求
组合形式PCR实验室
1 入口设置缓冲区,减少气体交换
2 试剂调配室+样品处理室 微正压,防止外界含核酸气溶胶的空气进入 核酸扩增室+产物分析室 微负压,防核酸的气溶胶扩散
3 各区域间 配备单向的实验工艺流、人流、物流,避免相互干扰。 防止核酸气溶胶导致的假阳性。
4 墙体、顶棚结构牢固,气密性好。 阴角圆弧过渡, 墙体内壁光滑,耐腐蚀,便于清洁 地面无缝无漏,耐腐蚀
5 房间进深足够时设PCR内部专用廊
第三章 人才队伍建设
人元素质构成:
心里素质
品德素质
文化素质
能力素质
身体素质
核心能力中,对实验室人才的内在要求:
1 良好的身心素质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2 合理的知识结构
3 强烈的创新思维
HR培训(了解)
内涵
必要性
子主题
第四章 消防安全
四懂四会
懂岗位火灾危险性
懂预防火灾措施
懂扑救火灾的方法
懂逃生路线和方法
会报火警
会使用消防器材
会扑救初起火灾
会组织疏散逃离
火灾特点
燃烧猛,蔓延快
伤亡大
损失惨
扑救难
燃点
可燃物质+空气,达到一定温度时接触火源发生燃烧,移除火源还在燃烧,此时燃烧的最低温度=燃点
闪点
可燃性液体挥发的气体+空气,接触火源会产生火花,称为闪燃,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
火灾类型
A含碳固体(木头、棉麻、纸张;清水、泡沫、ABC干粉灭火器)
B液体+可熔化固体(汽煤原油,甲醇、沥青石蜡;ABC、CO2灭火器)
C可燃气体(煤气氢气天然气,甲乙丙烷;干粉、CO2灭火器)
D金属(钾钠镁;沙土灭火)
E带电燃烧(干粉、CO2灭火器)
第五章 仪器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全过程
常规管理
仪器设备的分类、编号、登记 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使用保管人员的落实 设备的出借、转让、调拨 设备事故处理等
仪器设备的分类管理
分类目录采用8位数字,4节编码,固定资产分为16大类为一级分类
物资属性使用方向=二级分类
结构特点性质用途=三级分类
名称=四级分类
技术寿命
开始投入使用——技术落后不能继续使用所经历的时间
经济寿命
设备维修费用而确定的年限
贵重仪器设备
单价≥40W
校准的定义
把待校准的仪器或测量系统与已知参考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P74
第六章 实验室药品
控制药品库存
上下限法
根据本单位药品消耗,来源难易,经费等自行制定品种的上下限,防止积压
三个月用量法
根据全年用量计算三个月的用量作为该药品的存储量
ABC分析法
按价格高低、重要程度、采购难易分为ABC三类。
细胞系(cell lilne)
原代培养物经第一次传代培养后的细胞
细胞株(cell strain)
从一个经过鉴定的细胞系采用选择法或单细胞克隆进一步所得的细胞群
ABC分析法分类后管理方法
A类药,用量大必须分批购买的。实行重点控制,定期订货+按需订货,每月核定,严控库存
B类药,价格、用量居中,实行一般控制,定期订货+定量订货,定期盘点+保养。做记录,严控库存。
C类药,价格、用量低,实行较为简单方法控制,定量订货+按点订货,定期盘点+保养,可不记录。
实验室药品采购
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
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单位政策组织,严格执行预算,不得擅自采购或改变品种数量
采购
采购应符合
渠道合法
法定质量标准
法定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包装标识符合规定
中药表明产地
实验室药品:
以科学研究和教学目的,用于科研和教学实验的药品
实验室药品安全:
包括实验室药品的计划预算编制、采购存储、调配使用等。 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实验数据准确以及实验人员安全等的前提和保障,及系统工程。
三级管理:
适用于普通药品,管理方法:金额管理、季度盘点、以存定销
第七章 易燃易爆化学品管理
化学废弃物的一般处理方法P138
焚烧法
吸附法
溶剂萃取
蒸馏
中和
沉淀
水解
氧化
还原
三废
废气废液废渣
易燃易爆化学品概念
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气体、液体、化学品
易燃气体
20℃、101.3kPa,H2,甲烷,CO,甲醛,硫化氢
易燃液体
所有有机溶剂均是,乙醚丙酮,乙醇、乙腈、正丁醇
易燃固体
粉状、糊状、颗粒状,与火源短暂接触即可点燃,火焰迅速蔓延,红磷、二硝基苯、硫磺、樟脑
遇湿易燃品
遇水受潮能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金属K、氢化Na
氧化剂
放出氧气或起氧化反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固、液体,五氧化二碘、高锰酸钾、过氧化纳
有机过氧化物
分子组成中有二价过氧基的液态or固态有机物,硝酸胍、过氧乙酸。
第八章 化学废弃物处理
1防热。烘箱,马弗炉中取物
2低温防护。液氮,干冰
3化学防护。天然橡胶、氯丁橡胶、聚氯乙烯(PVC)、聚乙烯醇(PVA)、腈类手套
4防割
5一次性
第九章 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PDCA循环
PLAN
明确目的目标
确定成功指标
制定计划细则
Do
执行计划完成工作
用最佳知识追求所确定的目标
CHECK
采取措施纠正问题调整计划
总结经验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ACTION
收集数据,对比差异,找出原因,经验教训,解决问题
持续改进 (CI,continual improvement)
就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管理者应不断寻求对组织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改进。ISO 9000组标准,分析评价现状,识别改进区域,确定改进目标,寻找解决方法。
质量管理管理体系组成:
组织结构
程序
过程
资源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文件
记录
质量管理文件层次
第十章
物理消毒灭菌法: 用物理因素杀菌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热力灭菌、辐射杀菌、焚烧。
热力灭菌heat sterilization): 对实验材料及感染性物品进行灭菌最有效的方法,分为——湿热灭菌。干热灭菌。
辐射杀菌radiation sterilization): 紫外线照射和r射线的高能量电子束,使微生物的蛋白发生光解、变性、核酸酶被破坏。
超声波杀菌ultrasonic): 通过水时产生的空化作用,造成细菌的崩破裂解。革兰阴性菌尤其敏感。
过滤除菌filtration):物理阻留的方法,通过过滤器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
内 防水防漏贴标签
外 硬质地防物理损坏
化学消毒灭菌:
用液体化学试剂作用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正常功能而灭亡。适用于不耐高温的物品。消毒对象包括物体表面、空气和污染物, 擦拭、蒸熏、浸泡
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 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的处理。
消毒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不含细菌芽孢),使其达到无害化处理。
生物安全柜(BSC,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
保护操作者
保护实验环境
保护实验材料
负压过滤排风
I级生物安全柜
I级生物安全柜,利用高效空气过滤(HEPA),对空气中≤0.3μm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四级)
病原微生物四类
生物因子致病依据
感染性
致病性
有效性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书
记录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
可能引起感染,过敏,中毒的all微小生物体,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危害(bio-hazard)
生物因子对环境+生物体的健康造成的伤害
生物安全风险(bio-risk)
实验室涉及的,生物因子导致伤害、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及产生这些伤害、损伤和疾病严重性的综合
风险评估(risk evaluation)
对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危害、后果进行客观的估计。包括:评估涉及的生物因素的风险大小,生物因子风险可接受与否
风险分析(risk annalysis)
根据掌握的资料数据,对实验室活动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测算,找出减少风险的措施。包括对风险因素的确定,风险评估、管理和交流等过程。
气溶胶(aerosols)
悬浮于气体介质种的粒径∈(0.001,100)μ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实验室相关感染(laboratory-associated infection)
实验人员直接或间接操作病原微生物被感染
生物安全(bio-safety)
指避免危险因子造成实验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
对所在实验室的风险因子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