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合同法
合同法知识总结,包括合同法在现代私法中的地位、合同(契约)的定义、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的类型等等。
这是一篇关于合同总则1的思维导图,包括:合同的权利、合同的义务、合同的终止、合同违约责任等内容。
法考民法总则编思维导图,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权利、民事责任等等。
管理学2章一知识总结,包括管理的内涵与本质、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三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博弈的理解与运用
第三章 外国行政组织理论
培训计划思维导图
车队管理
《我不是药神》电影影评导图
管培生课程作业
行政人事工作分析
合同法
合同法在现代私法中的地位
1、契约的死亡 契约的再生 契约自由——定型化契约、强制缔约 契约的相对性——涉他性合同
2、合同法正在变化而非死亡,需要完善而非消亡,于是出现了债法现代化。
3、在大陆法系国家,契约总是与债联系在一起的;而英美法系则具有独立的合同法。
A、契约的死亡 古典契约论 提出学者:美国著名教授格兰特·吉尔莫 古典契约构成:约因、契约 死亡原因:归入侵权法
B、契约的再生 新契约论 提出学者:日本教授内田贵 新契约构成:关系契约论
合同(契约)的定义
一、大陆法系
1、《法国民法典》第1101条:契约是一种协议(合意),依此协议,一人或数人对另一人或另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之债务。
2、德国:将契约作为法律行为的一种,放在《德国民法典》总则第三章第三节中;在第二编中,契约仅仅被当作“债的关系”的个别形式。
二、我国规定
1、我国《合同法》的定义(参见第二条) 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我国学者的定义:民事主体之间以设立、变更或消灭债权债务为目的的双方法律行为。(张俊浩《民法学原理》)
三、合同的特征
1、行为特征 合同是一种民事行为,以合意为基础,是双方或两方以上的民事行为,形式表现为协议。
2、主体特征 合同是地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的法律行为。
3、目的特征 以产生、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
合同与合同法
一、《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1、不适用《合同法》的合同: A、没有财产内容的身份合同 例如:婚姻、收养、监护 B、行政合同 C、企业内部生产责任制的协议
二、合同法的作用
1、合同法与市场运行
2、合同法与自主自愿
3、合同法与公平正义
4、合同法与经济效益
5、合同法与道德伦理
6、合同法与社会发展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意思自治
1、合同当事人有依法缔结合同的自由;
2、合同当事人有选择合同相对人、合同内容和履约方式的自由。
平等公平
1、平等原则 地位平等、权利义务的分配平等、合同主体受法律平等保护
2、公平原则 正当行使权利,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诚实信用
1、合同订立时,当事人负有先合同义务;
2、合同履行时,当事人应同时履行附随义务;
公序良俗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
2、尊重社会公德
合同的类型
一、合同分类
法律是否明确规定
有名合同
无名合同
是否支付对价
有偿合同
无偿合同
是否
民事行为
行为分类1 根据行为是否以行为人意思表示为要件划分:表意行为、非表意行为(事实行为)。
非表意行为(事实行为):无须内心意思表示即依法发生民法效果的行为,如:作品创作行为、拾得遗失物、先占、无因管理、侵权行为
合法:事实行为
不合法:违法行为
表意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件的行为
法律行为
合法
可撤销行为
有效行为
(不合法)无效行为
准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和准法律行为的区别 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如:订立合同、立遗嘱。 准法律行为:由法律直接规定民法效果的行为人的表意行为,如:债权人的催告、通知。
行为分类2 根据行为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划分为:合法行为、不法行为。
合法行为:生效法律行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不法行为:无效法律行为、违约行为、侵权行为。 根据行为是否以行为人意思表示为要件划分:表意行为、非表意行为(事实行为)。
债发生的四种原因
不当得利
侵权行为
侵犯他人利益不当得利
合同行为
给付不当得利
无因管理
无契约义务
阻却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