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的思维导图,知识内容有五脏风寒、五脏死脉、五脏证治距举例、三焦病症举例等。
十二经脉,任督二脉穴位定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足太阳膀胱经(67)水、足少阴肾经(27)水、手厥阴心包经(9)、手少阳三焦经(23)、足少阳胆经(44)木等。
十二经脉穴位定位,包括:足太阳膀胱经(67)、水足少阴肾经(27)、水手厥阴心包经(9)、手少阳三焦经(23)、足少阳胆经(44)、木足厥阴肝经(14)、木手太阳小肠经(19)等。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泌尿
方剂学速记歌决
执业医师运动系统(骨科学)2019
执业医师运动系统之骨折概论
2019年执业医师生物化学大纲
支气管扩张
执业医师消化系统概论大纲2019
执业医师血液系统概论2019
执业医师呼吸系统概论2019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
五脏风寒
中风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1)
肝中风者,头目? ,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4)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8)
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瞤瞤(run)而短气。(13)
中寒
肺中寒,吐浊涕。(2)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5)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9)
五脏死脉
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3)
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6)
心死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急者,死。(11)
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14)
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17)
五脏证治举例
肝着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7)
旋覆花汤
脾约
跗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15)
麻子仁丸
肾着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朮汤主之。(16)
甘姜苓朮汤
心伤
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10)
癫狂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12)
三焦病证举例
三焦竭部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18)
热在三焦+大小肠寒热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19)
积vs聚vs气
病有积,有聚,有㯏(谷)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㯏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㯏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