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小学教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本导图梳理了中小学教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丰富详细且思路清晰,有需要的朋友收藏下图参考吧!
网店详情页排版方法分享~包括中心页面组成,优质详情必备,详情页的排版参考方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哦~
喷绘色彩基础培训方案,内容涵盖色彩基础,喷绘写真。框架清晰,内容丰富,希望对小伙伴有所帮助哦~
酒窖营销计划方案,包括结果目标,过程目标。框架清晰,内容丰富,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哦~ 可供大家参考,借鉴,交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教资:教育目的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9月4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布重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主要包括的内容:
爱国守法、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
这些内容具体体现了新时代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 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附录:原文
一、爱国守法。
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 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 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核心。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 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 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教师的天职和道德核心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 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不竭动力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 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引导促进
一、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
学校的规章制度、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等,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调节作用, 但是,它们不可能包揽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还必须有一种更灵活、更有效的,时时处处能起指导、调节与监督作用的东西,这就是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两种形式来实现的。
教师职业道德能够通过激发动力、评价优劣、调节行为来处理和调节各种利益关系,保证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圆满完成,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社会作用。
二、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尽管青少年有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主观能动性,但是,由于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还没有成熟的观念和切实体验,因此,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往往从教师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中汲取是非、善恶观念。
当教师按照教师 职业道德作为时,会使道德要求具体化、人格化,从而使学生在富于形象性的榜样中受到启迪和教 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所期望学生拥有的良好思想品德,增强教师教育的可信度、吸引力和有效性。
三、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学生是具有多重角色的个体,他们在学校是学生,在家庭是成员,在社会是公民。
学生的多重身份使教师的接触面无限扩大。教师为了做好教育工作,必然要与社会及家长打交道,以实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
当教师严格遵循教师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面貌出现在 社会活动中时,他们的道德风貌、人格形象便会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积极影响,这些都体现了教师职 业道德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四、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社会对教师整体素质的要求高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
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和 应有要求。
在教师自身修养过程中,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引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