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管理会计——成本核算
管理会计成本核算。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分批成本法,分布成本法有逐步结转分布法,平行结转分步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云报税(个税)
成本核算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
包括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
按经济内容分类
按其经济用途分类
制造成本(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非制造成本(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其它分类方法
生产费用按其与工艺工程的关系分类
直接生产费用
间接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方法的分类
直接计入费用
间接计入费用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材料费用核算的内容
一.
二.
三.
间接材料(机物料)
材料费用计入成本的方式
材料发出的核算
按实际成本计价材料发出的核算
按计划成本计价材料发出的核算
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材料费用的总分配(P49)
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
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P51)
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是指直接材料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的分配 采用定额耗用量或定额费用来分配共同耗用的材料
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人工费用的构成
人工费用的汇总和分配(P55)
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核算(P56)
折旧费用的核算(P5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直接分配法(P64)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某种服务的单位成本时,需要用总待分配费用总额(未扣除各辅助生产车间互相提供的服务)除以扣除对外提供的服务总量(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互相提供的服务量)
顺序分配法(阶梯分配法)(P66)
功劳大的在前 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给排在后面的,而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不再分配给排在前面的。
交互分配法(P67)
一次交互分配法(P68)
计划成本分配法(内部结算价格分配法)(P69)
代数分配法(P71)(不考了)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费用的归集
制造费用的分配
实际分配率法(P74)
预定分配率法(年度计划成本法)(P74)
在产品及其数量的核算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在产品不计价法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
就是把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期投入生产费用分配到期末在产品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当中去
在产品按照年初数固定计价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P79)
定额比例法(P80)
约当产量比例法
加权平均法(P82)
先进先出法(不考了)
在产品投料程度和完工程度的测定(P83)
投料程度的确定
完工程度的测定
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
基本方法
品种法
分批法
分步法
辅助方法
分类法
作业成本法
定额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品种法的特点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P95\P105)
分批成本法(分批法、订单法)
分批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意义
特点
分批成本法的一般计算程序
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方法
当月分配法(一般分批法)
累计分配法(简化分批法)
一般分批成本法的应用
一般分批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P111)
一般分批法在服务业中的应用(P114)
简化分批法及其应用
简化分批法的特点
简化分批法的具体应用(P116)
适用范围
分步成本法
大量大批连续性生产
逐步结转分步法
计算并结转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综合结转分步法
在下一步骤上是以"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反映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不具体反映上一步骤半成品各成本项目的本。 半成品成本的综合结转,可以按照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的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照企业确定的半成品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结转。 1.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 采用这种方法结转时,“自制半成品”综合项目,在半成品全部从上步骤直接转入下步骤的条件下,就按本月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总成本登记,在半成品从上步骤不全部直接转入下步骤或通过半成品仓库收发的条件下,就要根据所耗半成品的数量乘以半成品的单位成本计算。库存半成品单位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以及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确定。 2.半成品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 采用这种结转方法,自制半成品日常收发的明细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在半成品实际成本计算出来后,再以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计算半成品成本差异额和差异率,调整领用半成品的计划成本。采用这种方法,自制半成品明细账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栏以及从第二步骤开始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的“自制半成品”项目都设置了“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和“成本差异”专栏,这里的半成品成本差异率、差异额的计算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条件下的材料成本差异额、差异率的计算完全相同,就不再列举。 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与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相比较,可以简化和加速半成品核算与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在各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可朋lJ反映半成品的成本差异,在分析各步骤制造成本时,还可剔除以前步骤半成品成本变动对本步骤产品成本的影响,有利于分清经济责任,也便于对各工艺环节的成本实施控制和考核。
半成品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和结转(P128)
其实质是(以两步骤为例):依据约当产量【在产品和(半成品)产成品】,第一步骤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配到半成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当中去;第二步骤,将自制半成品(半成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配到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中去。 这样做,同时能够将各种产品成本分配到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自制半成品)中去。
半成品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和结转(暂时不考了)
综合成本法的还原
其实质是:从最后一步骤开始,依次将自制半成品成本分配到上步骤的自制半成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知道,不出现自制半成品为止,最后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各项纵向加和。
成本项目比重法(P135)
还原分配率法(P136)
分项结转分步法(P137)
在下一步骤生产明细账上需要分别按成本项目登记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
不计算不结转各步骤半成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