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
投资需谨慎也需合理,此篇导图分别从何为“懒”、“道”即投资的基本知识以及“术”即基于“道”的操作方法和策略这三方面为您讲述投资体系,乍一看是否感觉很难但您不妨点进来,这时将会有全面的知识体系呈现在您面前
编辑于2022-06-05 00:54:53您是否还在想《如何高效学习》是一本纯理论的书,但您不要担心,这篇导图将为您解决疑虑,其从整体性学习策略、整体性学习技术、超越整体性学习通俗且细致的讲解如何高效学习,此后还整理了注意事项、学习心得以及后续计划以供各位朋友们参考
投资需谨慎也需合理,此篇导图分别从何为“懒”、“道”即投资的基本知识以及“术”即基于“道”的操作方法和策略这三方面为您讲述投资体系,乍一看是否感觉很难但您不妨点进来,这时将会有全面的知识体系呈现在您面前
纵看《人性的弱点》是一本书,但此篇思维导图较为全面的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理解人性,找到弱点,尽量避免,以此提高自身修养,并且此导图从把握人际交往的关键、把别人吸引到身边来、不露痕迹改变他人、交谈如何更愉快、与金钱和睦相处、学会享受工作以及营造幸福家庭来全面而详细的分析了此本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您是否还在想《如何高效学习》是一本纯理论的书,但您不要担心,这篇导图将为您解决疑虑,其从整体性学习策略、整体性学习技术、超越整体性学习通俗且细致的讲解如何高效学习,此后还整理了注意事项、学习心得以及后续计划以供各位朋友们参考
投资需谨慎也需合理,此篇导图分别从何为“懒”、“道”即投资的基本知识以及“术”即基于“道”的操作方法和策略这三方面为您讲述投资体系,乍一看是否感觉很难但您不妨点进来,这时将会有全面的知识体系呈现在您面前
纵看《人性的弱点》是一本书,但此篇思维导图较为全面的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理解人性,找到弱点,尽量避免,以此提高自身修养,并且此导图从把握人际交往的关键、把别人吸引到身边来、不露痕迹改变他人、交谈如何更愉快、与金钱和睦相处、学会享受工作以及营造幸福家庭来全面而详细的分析了此本书
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 (根据“懒人养基”公众号内容整理)
何为“懒”
“懒”是一种投资态度
不谋求战胜市场,因为市场不可战胜,同时也不追求最高收益,因为最高收益也是可望不可及,追求不到。
“懒”是一种投资策略
大家都觉得投资是很痛苦难受的事情,希望能以比较舒适的方式赚到钱。
“懒”是一个投资过程
希望能在投资的持有环节少动,真正躺平办不到,但少动是能够办到的,最后实现躺赢。
“道”,即投资的基本认知
投资要趁早
培养良好的投资意识和习惯。
投资要靠复利的积累。
犯错也要趁早
在你可以投资的钱比较少的时候你尽量犯错误,说实话那时候犯错误犯得起,如果钱很多,你当然就很谨慎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自己下水才能学会游泳。
“投资中不断地犯错误”,我说的犯错误是小错误,这样才能让自己成长。
积累本金更重要
如果你有一份现金流,你的投资心态会好得多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本金不够,那你想尽再多办法,最后投资的获益也不会太大。
乐观的心态
乐观的人才适合投资,如果自己是一个悲观的人,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这样的人是不适合投资的,这样的个性也不适合投资。
乐观不是傻乐,而是要有体系、有方法、有策略,只有完整的方法和策略态度保证我们的投资成功。
为什么我们要投资
投资的被动收入超过了上班赚的主动收入,且这个收入是可持续的,基本财务自由目标也就达成了。
通过我们的工作和投资,到了一定程度实现被动收入覆盖我们的基本开支以后,我们是可以达到比较低层次的财务自由的。
欲望是无穷的,真正的财务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
目的
战胜通胀,争取保值。这是第一个最基础的目的。
参与财富的第三次分配。
第一次财富分配:上班工作做生意赚钱,靠自己的劳动、靠自己的努力赚钱
第二次财富分配:我们享受公共福利,通过税收的转移支付
第三次财富分配:投资增值带来的财富分配。
必须投资,不投资就肯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从现在来看,未来的10年、20年是权益投资非常好的机会,有可能比肩10年、20年前的房地产
投资靠什么赚钱?
方式
趋势投资,短线博弈。
零和博弈。赚别人亏的钱。
10%定投追加法
价值投资,长期持有
这个方法必须要靠时间的积累,必须要有耐心,多持有一天,权益就会增厚一点点
投资靠什么赚钱,背后的逻辑不是靠我们追涨杀跌,而是靠我们持有的权益资产后面的企业持久地为我们赚钱。
“术”,即基于“道”的操作方法和策略
买股票还是买基金?(也就是投资以什么方式进行)
股票
不缺乏明星,但很少有寿星
确定性远远不够,波动大,备受关注
幸存者偏差
基金
基金投资的是股票组合,最终可以规避这个非系统性的风险,增加投资的确定性
我们可以获得投资基金的方式胜于市场的平均收益,甚至可以通过优选基金的方式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
作为普通投资者来讲,选择基金进行投资是一种更合适的投资方式。
以基金组合的方式进行投资。
主动示弱思维
我对市场的研究不够,我对个股的研究不够,我对基金的研究不够,你再怎么研究也研究不够的,所以我想以投资基金组合的方式来弥补研究不够的不足。
目前因为我们的韭菜很多,所以主动基金相对于大部分宽基指数基金还是有不菲的超额收益
目前我自己的主动基金大概占70%左右,指数基金30%左右,以主动基金为主
好处
规避单一基金的不确定性
你无法预知最好或最差的基金。单吊一支的不确定性太大。
平滑波动有利于长期持有
选不同风格、不同行业的ETF、基金,不可能齐涨共跌,此消彼涨,你的整个投资就有平滑波动的功效。
多基金组合并不会使你的收益降低
在一段时间或一天中这个基金上涨2%点几,那个基金下跌0.7%,从短期来看收益显得平庸,进攻性不够,但从长期收益来讲没受到影响
举例,单支基金:今年涨80%,明年跌30%,最终收益率:1*1.8*0.7=1.26。 基金组合:今年涨20%,明年还涨20%,最终收益率:1*1.2*1.2=1.44。
长期视角一定是构建基金组合的方式更好。
从构建指数来讲,单一的行业指数或宽基指数基金一般不要超过10%,即使强烈看好也不要超过20%
构建投资组合的两种思路。
方案1:股债商品,通过大类资产的方式构建基金组合,这种构建基金组合的方式是一种最经典的配置思路
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
桥水基金瑞.达里奥的《全天候配置》
最大缺点还是长期收益水平稍微低了一点
方案2:基于基金经理投资风格能力圈差异的配置。
如果全部都配权益产品,也就是偏股基金的话,总体收益率会比较高
通过不同投资风格和基金经理不同能力圈的差异配置,我们还是可以做到波动水平比较平滑
缺点:如果碰到巨大的市场风险,系统性风险,大跌的时候,那时的商品和债券就能起到很好的避险作用,但如果都是权益基金,对极端情况的保护效果是有差异的。
对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的问题是持比较开放的心态
第一种风格区分是成长、价值、均衡
第二种风格是价值风格,低估值,这里面要排除一些低估值陷阱,也就是说如果这个行业本身是衰退的
均衡风格:兼具价值和成长
从盘子来讲有大盘、中盘、小盘,有大盘成长,大盘价值,中盘成长,中盘价值,小盘成长,小盘价值。
一是不同风格才能实现互补,如果都选一种风格,那选10支基金或选几支基金都是没有意义的;
二是要观察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要相对稳定;
三是他们如何赚钱我们要能看明白、能理解
配置举例
中观风格
中观风格就是先行业后个股,先看行业比较景气,然后才选择个股
一是实业上比较景气
二是股市上比较景气的
中观风格一般来讲会做一定的行业轮动
价值风格
有的偏好大盘价值,有的选股是基于风险源的分散,估值与仓位的负相关,以此来平滑波动。
均衡风格
行业配置比较均衡,它有投资风格的配置
涨多了用方案1(股、债、商品配置),用方案1作为防守更好; 如果跌多了就用方案2。
逢低分批建仓优于一把梭建仓。
如果你觉得这个基金好,一定在它下跌时(买入),一定要在基金经理落难的时候买,落难的时候是最好的买入时机,这是我自己深入骨髓的(认知),这一点认知非常重要,一定要逢低。
定投式分批买入优于一把梭
1、逢低,指数估值处在相对低位时开始建仓;
2、主动基金落难时,至少半年或年度业绩排在后面50%甚至更多的时候,此时恰好是布局时机。
3、一般对于行业主题基金我都会等到下杀30%以下才会开始建仓,如果此时估值还是稍微偏高一点,但这时候是开始,如果估值比较高,我就把定投的周期拉长一点,估值比较低,就把定投周期缩短一些,比如把投资周期拉长到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一个月无脑定投,分成12份,到每个月固定时间就无脑定投
傻傻持有还是择机止盈?
一直持有波动和你每年换基金或进行止盈以后又重新开始的动作,实际上收益都不如一直持有
但如果我们一直持有,实际上很难办得到,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坐过山车,说实话,坐几次过山车你心态就崩了
择机止盈是我们现实的、可选择的方法
一是我作为主动或指数基金组合,一到两年做一次动态平衡,不一定每年都做,最初比例,假设10支基金都是10%,一两年后有的基金可能涨到20%了,有的基金到了5%,最后我再通过买卖恢复原始比例,比如都是10%,实际上是被动实现低买高卖。
二是对行业指数基金,我通常的做法是达到年化20%就止盈,对于20%我是这样想的,如果做得好,20%按照“七二法则”,大概三年能翻一番
如果第三年还有20%,则可以结合市场估值和市场情绪,市场估值不太高市场情绪不太亢奋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止盈利润部分,止盈后可以放到债基,也可以放到货币基金里,反正是重新开始,如果市场的估值太高或情绪非常亢奋,那么就清仓止盈,放入货币基金或债券基金等保险资产中。A股历史上基本很少出现连涨三年的情形。
连涨两年,我就止盈为好,按照股债比例配置,结合经济周期在衰退后期或复苏初期(我自己判断现在是在衰退期)逐步将偏债部分转到偏股部分里
单用ETF可不可以构筑完整的投资策略?
配置有一定难度,要采取一定的轮动策略,也许做好以后能实现不亚于主动基金组合的收益。
方法
1、从目前来讲,以显著低估的几个行业ETF来配置,这部分占到总投资的70%左右,因为它低估嘛,我把周期缩短到6个月左右,比如1号无脑买入,无脑定投,不选择时间。
2、刚才说了70%配显著低估的,剩下30%就择机买入我们看好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消医科”(消费医药科技)
我自己做必须要从最高点下跌30%以上才买,达到条件就买,达不到条件就停止买入,反正还是这个主张,没有什么东西是必须要投资的,达不到条件钱就放在那里,它也不咬手,你放货币基金或短债里它照样源源不断地产生收益,反正就是以12个月为周期买12份。
买入以后,低估的,未来两年或三年可能就有了止盈机会,一些不是长期看好的大盘价值的大金融,将来可以逐渐清仓止盈,逐渐择机转到我们看好的这几个行业ETF里去。
达到目标收益率以后转出来放债基,即我前面讲到的思路,转出收益放债基
完整的投资策略
从我们的操作来讲不要跟着感觉走,一定要有完整的策略,这个策略是什么?比如我看好新能源,我就一把买入,但一旦买入后碰到大跌怎么办,你要有后手,你的策略要去考虑成了怎么办、不成又怎么办,必须有这些才是完整策略,有了这些策略后你才能睡得好,才能舒适投资,就像我的“懒人养基”,为什么能懒养?前提是“勤”,这个勤就是你在做整个投资策略时必须要有非常好的方案,才能做到懒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