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记忆
教育心理学理论确实很难懂,您还在记忆这一小节遨游吗,此篇导图即将带您上岸,其阐述了记忆的概念,同时介绍了记忆三环节,分类,记忆系统,记忆品质,表象,遗忘,复习以及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二、确定位置,一、去图书馆(描述路线)。
这是一篇关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六、积的变化规律,五、运算性质,四、乘法分配律,三、结合律,二、交换律,一、买文具(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是一篇关于大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的兴起与延续:大学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段江净. 大学的兴起与延续:大学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J]. 高教学刊, 2016, (10):247-248.】,大学功能的再研判与发展【程水源. 大学功能的再研判与发展[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 (2):26-32.】。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教资:教育目的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记忆
概念
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情与体验保留和重现的过程。(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三环节
识记—保持—再现(回忆或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为:信息编码—贮存—提取】
分类
按意识参与程度分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潜移默化)
按信息加工与存储的方式分
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
按保持时间分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无意识记忆)
短时记忆(操作记忆、有意识记忆)
长时记忆
按内容分
形象记忆
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动作记忆)
语词—逻辑记忆
情境记忆
元记忆
记忆系统
特点
有鲜明的形象性
保持时间极短(视觉0.25-1秒、听觉1-4秒)
记忆容量大(9-20bit)
信息原始,记忆痕迹易衰退
编码方式
多以视觉(图像记忆)和听觉(声像记忆)为主
储存
注意
信息保存时间很短(一般5-20秒,最长不超过30秒/1分钟)
容量有限(大约在7±2组块或5-9组块)
意识清晰
操作性强
易受干扰
以语言听觉为主,也存在着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复述
容量是无限的
保持时间长久(>1分钟)
以意义编码为主【分为两种形式:语义编码(最主要)和表象编码,它们又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
程序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记忆品质(特征)
敏捷性(速度和效率)
持久性(保持时间)
准确性/正确性
准备性(提取与应用)
表象
表象是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对事物的形象回忆再现)
特征
直观形象性
概括性
可操作性
片段不稳定性
按产生的感觉通道分: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味觉表象、嗅觉表象
按概括性程度分:一般表象、个别表象
作用
表象是从感知向思维过度的中间环节
遗忘
遗忘是指对曾经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或重现。【从信息加工的角度,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错误。
规律
进程是不均衡的,发展是先快后慢,随后便趋于平稳
影响遗忘(记忆策略)因素
时间因素
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材料的序列位置(首位遗忘慢,首因效应(开头)、近因效应(结尾)
学习程度(50%的过度学习量效果最佳)
学习方法和态度
情绪和动机
遗忘产生原因
复习
复习的策略
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相结合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整体学习与部分学习相结合
间隔学习,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提取多种记忆线索
复习在记忆中的作用
给信息加工提供机会
重新考虑与寻找材料之间的关系
增加信息加工的深度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生主动性
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