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书育人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教书育人笔记,包括教书育人是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教书育人要正确处理三对矛盾、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三部分内容。
网店详情页排版方法分享~包括中心页面组成,优质详情必备,详情页的排版参考方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哦~
喷绘色彩基础培训方案,内容涵盖色彩基础,喷绘写真。框架清晰,内容丰富,希望对小伙伴有所帮助哦~
酒窖营销计划方案,包括结果目标,过程目标。框架清晰,内容丰富,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哦~ 可供大家参考,借鉴,交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一、教书育人是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
反对倾向
一是“分家论"
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传授知识,至于育人那是学校领导的事、政治课教师的事、班主任的事,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任何一个教师无 论教何种课程,它的授课内容本身就包含有知识内涵和育人内涵,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本身,而且要告诉学生学了它用来干什么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总是以自己一定的立场、观点。感性和气质影响学生,这是客观的、必然的
二是“自发论"
就是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混淆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用教书代替育人,认为自己传授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育人的任务,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按照教育学的要求,教师要从事一门学科的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教学目的
要讲清知识内容本身
一是教育目的
要讲清学了它怎样运用以及学习的重要意义
两个目的要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完成,不能截然分开,但又不能相互混同
如果混同了,它的结果和第一种倾向是一样的
三是“代替论”
就是把教书和育人从另一个极端混为一谈,同样混淆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用育人代替教书。认为自己强调了学习某种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了它有何种好处,不注重把这 种知识本身的内容讲清,把一门学科知识的讲授变成了纯政治性的说教或空谈,同样,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客观事实表明,育人只有在教书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教师对所授内容讲的越清楚越深刻, 就越有利于达到育人的目的,就越能显示出知识育人的威力
二、教书育人要正确处理三对矛盾
教书育人是“教”与“学”双向结合,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要做好教书 育人工作,最主要的是要正确处理好三对矛盾
一是教书与育人的矛盾
就是说,教师既要认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注重思想教育,克服“分家 论”、“自发论”、“代替论”的“两张皮”倾向,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一,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之中
这里所说的思想性因素,应当包括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寓思想教育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除了课堂讲课之外,还有辅导答疑、考试考查、批改 作业、课外活动、毕业实习等环节,我们都应当把它作为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机会和有力手段
第三,寓思想教育于师生的交往之中
师生关系除了表现在教学环节之外,更多的表现在师生 平日的交往之中,以个别谈心作为主要交往方式
二是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矛盾
要做到“熟”、“准”、”强“
“熟”
就是亲近学生,熟悉学生,掌握他们的家庭状况、社会关系、优点长处、缺点弱点、 爱好个性、思想特点等,做到心中有数
“准”
就是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在讲授知识时,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弄 清楚从哪里作起点,最高要求应达到什么程度;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明确从哪些方面进行
“强”
就是教育性要强,所讲授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有用的、先进的
所进行的思想教 育内容应当是有说服力、感染力、鼓舞力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当代学生的思想状况,我认为 要抓住这样几个方面
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要强调以强国富民,振兴中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奋 斗目标,而不能只是为了谋求一个“饭碗”
在成才观、价值观教育中,要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奉献, 而不能单纯追求个人的待遇享受
在专业教育中,要正确阐述各自专业所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既不 夸大,也不缩小更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抬高自己的专业,贬低其他专业
在道德纪律中, 要强调高标准、严要求,讲究理想人格的完美形象,而不能满足于低水平、得过且过;在个人生活 方面,要强调崇尚高尚的、先进的品德,而不能追求低级趣味的、颓废的东西
三是言教与身教的矛盾
第一,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率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 教师带头不做
第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将贯穿于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的始终,甚至可以说影响学生的一生
作为教师要有一种为人师表的形象,以便让学生鉴别和模仿
坚持原则、作风正派;思想敏锐、品德高尚;治学严谨,谦虚好学;待人和气、文明礼貌;仪表端庄、朴素大方
第三,严于律己,勇于自责
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事事通,精明的脑瓜也不可能样样懂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教师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善于改正
这样不但不降低威信,反而会提高威信。教师知错改错,勇于自责,也能给学生以具体生动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事物具有双重性以及错误一旦被认识和改正就可以转化为正确的客观真理
三、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教师要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就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师德修养的提 高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
包含环节
自我认识
是教师对自己教书育人的状况和水平进行认识和评价
正确的自我认识,可以使教师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恰如其分的估价,既不妄自尊大,又不自卑丧志
自我认识,可以通过 三种对照来进行。
一是“理论对照”。
二是“实践对照“。
三是“榜样对照”
自我激励
就是教师在自我认识基础上给自己在教书育人方面提出新的奋斗目标
自我激励可 以为教师提供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动力
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目标激励”
第二,“成果激励“
第三,“反思激励”
自我提高
就是在自我激励的鼓舞下,战胜自己身上的消极因素,求得提高
这种提高,表现 在三个侧面上:
一是通过是非观的斗争求得提高。
二是通过价值观的斗争求得提高。
三是通过知行观的斗争求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