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补充:第四节 班级学生评价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四节 班级学生评价笔记,包括学生评价的发展趋向和班级学生评价的主要策略两部分内容。
网店详情页排版方法分享~包括中心页面组成,优质详情必备,详情页的排版参考方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哦~
喷绘色彩基础培训方案,内容涵盖色彩基础,喷绘写真。框架清晰,内容丰富,希望对小伙伴有所帮助哦~
酒窖营销计划方案,包括结果目标,过程目标。框架清晰,内容丰富,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哦~ 可供大家参考,借鉴,交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补充:第四节 班级学生评价
概述
班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及水平如何,班级教育是否有成效,涉及的是班级学生评价问题。
与传统评价不同,真实性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
掌握和运用多种评价策略,对班级学生实施真实性评价,是对班主任素质的专业性要求。
一、学生评价的发展趋向
班级学生评价是班主任工作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班级管理和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
从教育评价的角度看,有效的学生评价具有
诊断、
导向、
规训、
激励、
发展
等多种功能
学生评价的分类
按照功能区分为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按照方法区分为
相对评价法、
绝对评价法、
个体内差评价法
按照教育目标领域区分为
认知领域的评价、
情感领域的评价、
技能领域的评价
就整体趋向而言,我国中小学的学生评价正在发生如下变化
(一)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传统的学生评价注重评价的竞争、比较、筛选功能
因此往往更多地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学生过去或即时的状况或表现上。
与此不同,以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更加关注学生可能的内在潜能,着眼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着眼于未来的改进与提高,因而特别重视评价的
动态性、
层次性、
差异性
多样性
(二)注重质性评价甚于量性评价随着量化评价方法的广泛应用
通过各种量化指标特别是考试分数来界定学生的表现,曾一度成为评价“科学化”的一种定势,以至于出现了将学生的思想、品行状况转化成分数的做法
鉴于对过度量性评价的反思,学生评价开始重新关注建立在观察、访谈、体验等基础上的质性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作为完整的、真实的、具有生命力的存在体的意义。当然,量性评价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亦不可否认。
(三)重视过程评价甚于结果评价
依据学生既定的选择或表现进行评价,突出的是结果本身,却忽视了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和行为动机
过分注重结果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意义显然很有限
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
即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注重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能够做到的或者知道怎么做的,而不是对他们的潜在能力进行抽象假设或者做出某种结论性的判断和预测。
二、班级学生评价的主要策略
(一)操行评定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操行评定是我国中小学班主任最常用的一种学生评价方法,是班主任采用书面报告的形式,对学生在一学期(或一学年)内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表现、变化进行的总体评价。
操行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在一个阶段内各方面的突出表现及变化情况,包括优点和缺点、长处与不足,以便明确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也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尤其是在校表现,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地配合。
真正能够达到目的的操行评定,并非出自班主任对于学生日常表现的个人概括,而是建立在全面、准确、客观把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之上的,包括对学生内心世界的把握和理解。
过程要求
班主任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有关记录,尤其是有关每个学生的突出表现或者印象深刻的事件的记录,并对这些表现或事件进行判断、反思、评价。
为了避免一己之见,班主任还需要抓住适当时机,发动全班学生进行互评(结对评议、小组评议和集体评议等)和自评
最后,班主任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归纳、小结。至于操行评定是否应当给出评定等级乃至具体分数,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
要求
操行评定落实到书面上,就是具体的操行评语。操行评语的写作可以根据班主任对学生的把握,有的放矢地进行。
写作的具体内容,可以涉及全面发展的方方面面,也可以有所侧重。在写作过程中,事实陈述应尽可能做到真实、客观,无论优点或缺点,都不能夸大其词;
语言表述多以鼓励、行为指导为主,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或今后的努力方向,应提出可供参照的指导性意见。为了避免千篇一律,评语应人性化和富于人情味,特别应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特色,以使他们在阅读评语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积极情感反应。
(二)成长记录袋
定义
成长记录袋是基于真实性评价,对学生人际交往和亲社会情感的评价,对学生个人内省、自我反思的评价,等等,都可以尝试运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
基本思想
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学生的各种有关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
分类
过程型成长记录袋
着重记录学生在某一学习领域的进步过程,诊断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发展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思考和评估能力
目标型成长记录袋
除了过程型的目标之外,还关注让学生学会制定计划与选择目标,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创造空间,培养他们自我监控与自我反思的能力
展示型成长记录袋
主要侧重优秀成果的记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
评估型成长记录袋
主要是用于向家长、学校等方面提供学生在某一方面所取得成绩的标准化报告。
选择和运用成长记录袋需要注意的是
(1)明确评估的目的
旨在着重展示学生在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某一方面取得的成绩或进步,多选用展示型成长记录袋,其材料或作品往往是每个人的最佳或最满意的作品;
旨在描述学生在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学习过程及其成长、进步,多选用过程型成长记录袋,其材料收集的范围要广泛一些,反映某个阶段、某个侧面进步的作品都可收入
旨在作出某个阶段的水平性或终结性评价,则选用评估型成长记录袋,其内容通常是标准化的,包括作业、期末试卷、调查报告、设计作品等,可以用来作为选拔、录用的重要参照。
(2)确定成长记录袋的主题和选材范围,
尤其是要针对不同学生把握不同侧重点,从而确定主题,由此规定选择作品的基本范围和数量。
(3)注重学生、家长、各科教师的合作与参与,
尤其是要注重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自主性、参与性,并适时引导学生个体进行自主评价、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