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区域或环境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它虽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有机体构成,但仍是一个具有一定成分和外貌比较一致的组合体。一个群落中不同种群不是杂乱无章地散布,而是有序协调的生活在一起。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2知识总结,包括水因子生态作用、生物对环境水因子的适应、土壤因子生态作用、土壤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土壤化学性质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
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外貌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首要特征)
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
形成群落环境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定的动态特征
一定的分布范围
群落的边界特征
群落交错区
在多数情况下,不同群落之间都存在过渡带,被称为群落交错区(ecotone),并导致明显的边缘效应
边缘效应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常比相邻群落中多
组成群落的各物种不具有同等重要性
生物群落的构成
群落的种类组成
种类组成
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全部种类
可以反映群落的生境状况
可以反映群落的历史渊源以及群落类型之间的关系
种类组成调查
(一)样地选择
样地
能够反映植物群落基本特征的一定地段
选择样地原则
种的分布要具有均匀性、有层次分布
生境条件(地形、土壤)一致
典型地段,避免过渡地带
(二)样地登记面积大小确定
最小面积:植物种数不再有明显增加时的样地面积称为群落的表现面积
组成种类越丰富,其最小面积越大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对群落的种类组成进行逐一登记后得到一份所研究群落的生物种类名录(一般是高等植物名录或动物名录)。群落的种类组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群落的性质。
种类在群落中作用
各个种在群落中作用不同,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大的群落成员型
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
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种
建群种只有一个称为单建群种或单优种群落
建群种有两个或两个同等重要的建群种称为共建种群落或共优种群落
亚优势种
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伴生种
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或稀见种
同一个植物种在不同的群落中可以不同的群落成员型出现。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种的个体数量
多度
多度是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目
方法
记名计算法(个体的直接计算)
直接点数各种群的个体数目,然后算出某种植物与同一生活型的全部植物个体数目的比例
目测估计法
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大同小异
通用的德氏(Drude)多度制:多度与盖度结合起来
目测等级种类多样, 通用的德氏(Drude)多度制如下: Soc.(Sociales)——极多,植株密闭,形成背景 Cop3(Copiosae3)——植株很多 Cop2(Copiosae2)——植株多 Cop1(Copiosae1)——植株尚多 Sp.(Sparsae)——植株不多,散布 Sol.(Solitariae)——植株很少,偶见 Un.(Unicum)——个别,仅1-2株
密度
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株数
公式
是一个实测的数值,而又只能限于一定面积的样方内才能计算
又是一个平均数值,所以,在用不同的样方作比较时,应说明面积大小,而同一密度并不就是同一数量
密度的数值受到分布格局的影响,在规则分布的情况下,密度与株距平方成反比
分类
相对密度
样地内某一物种的个体数占全部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
密度比
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逐个计数法
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
估算法
调查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小的种群时
样方法
选取样方:诺干个
计数
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 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度
计数原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求平均值: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标志重捕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体 ,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适用范围: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
步骤
抓捕并标记
全部放回
重捕
估算
盖度
指的是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
种盖度(分盖度)
层盖度(种组盖度)
总盖度(群落盖度)
分盖度或层盖度之和大于总盖度
相对盖度
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盖度比
某一物种的盖度占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的百分比
意义
是群落特征的重要指标, 它不仅标志了植物所占有的水平空间面积, 反映植物的同化面积的大小, 而且还表明了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处于主要层的植物种类, 其盖度的大小决定了群落内植物环境的形成和特点
盖度的大小不决定于植株的数目, 而决定于植株的生物学特性
频度
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按包含该种个体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来计算
频度=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100%
高度
为测量植物体体长的一个指标。测量时取其自然高度或绝对高度。某种植物高度占最高的种的高度的百分比称为高度比
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优势度
优势度用以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
重量
用来衡量种群生物量(biomass)或现存量(standing crop)多少的指标
相对重量
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量占全部物种总重量的百分比
体积
是生物所占空间大小的度量
重要值
也是用来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
重要值(I.V.)=(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相对基盖度))/300
综合优势比
种间关联
物种多样性
概念
群落中物种的数目与每个物种的个数数目的综合
构成
种的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的数目
种的均匀度
群落中全部个体在各个种上的分配状况
物种多样性类型
生物多样性测量指标
辛普森指数
香农一威纳指数
空间格局
从赤道到两极生物种数目变化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海拔的增加
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水热条件下,不同的垂直分布格局
随着水深度的增加
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