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慈经的修行
《慈经》的观修:修慈心时,如何把经文转化成自己切实的感受?观修是很好的手段。我们可以把慈心观想成普照大地的阳光。
编辑于2022-06-08 06:28:25慈经的修行
缘起
现状
《慈经》一直是我们重要的修学内容,既是交流前的常规仪式,也是同喜阶段的定课。
但我们究竟对此有多少认识?
是作为背景音乐听一听,起到静心的效果,还是能随文入观,使之成为慈心的修行?
解决
如果没有方法,往往只能起到前一种作用,甚至连这一点都未必有保障,一边听着,一边依然妄想纷飞。
想让《慈经》真正成为慈心的修行,必须了解经文内涵,改变固有认识,再辅以相应的观修和实践。
以下,我从七个方面介绍《慈经》的修习重点
认识慈心
慈为与乐,是给予众生快乐的心。 常常和慈同时出现的还有悲,意为拔苦,希望帮助众生摆脱痛苦。
升起慈心的障碍
很多人对众生没感觉,无法和自己产生连接,自然生不起与乐拔苦之心。
还有人对某些众生是讨厌、排斥的,甚至会幸灾乐祸,希望他们过得不好,更谈不上与乐拔苦
真正对众生生起慈爱之心的方法
一方面和众生建立连接,对众生有感觉,愿意友好地对待他们,帮助他们;
另一方面要打开心量,接纳各种众生
修慈心的意义
修慈心有什么好处
对自身的意义
当我们修习慈心时,可以克服内心的冷漠、对立、仇恨,使自己变得温暖而祥和,进而散发这种正向气息。
一个具备慈心的人,可以让众生产生亲和感。这样才能与他人建立善缘,形成良好的氛围。
慈心也是福报的源泉,
慈心还是利他的动力,可以让我们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佛菩萨有两大品质,一是智慧的成就,一是慈悲的成就
慈心升起,七支因果
知母、念恩、报恩为引导,由此生起慈心和悲心
就是和众生建立连接,从轮回的角度认识到,无始劫来,六道众生都曾当过我们的母亲
知母之后,进一步忆念母恩,发愿报恩
没有母亲的生养,就没有我们的生命,没有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这份恩德是怎么报答都不够的。在此基础上生起的慈心,才能真切并落到实处
对世界的意义
慈心还可以消除对立和仇恨,这是世界一切冲突乃至战争的源头。
如果更多的人拥有慈心,散布慈心,让慈心形成强大的场,就能使人心安定,社会和谐。
现代人都担心空气污染,其实最大的污染不是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而是人心散发的戾气,是嗔恨、残暴带来的不祥之气
中心思想
在这样的世界中,格外需要慈心的净化。修习慈心不论对自身还是世界都意义重大
慈心说了什么
1.修慈心的方法
四句话:第一,愿我乃至一切众生无敌意,无危险;第二,愿我乃至一切众生无精神的痛苦;第三,愿我乃至一切众生无身体的痛苦;第四,愿我乃至一切众生保持快乐
保持快乐,是最圆满的人生
当你以慈心面对一切时,你的世界就是美好的。还能把这样的美好带给众生。
你的慈心有多少力量,是不是纯粹、圆满、没有夹杂?这是需要训练和培养的。 所以慈心不是生起一次,也不仅仅是在座上祝愿,而要让这样的心逐步增长、强大并延展。
2.修慈心的对象
对自己修慈心
对身边的人修慈心
对一切众生修慈心
中心思想
修慈心是不断打开心量的过程,通过由己及他、由亲及疏的次第,把一切众生作为散布慈心的对象,排除内心的冷漠、嫉妒、仇恨、愤怒,排除对自己和他人的负面情绪
让每句话成为自己的愿望
从听闻者成为真正的实践者
中心思想
要把《慈经》的每一句话,变成发自内心的愿望
把《慈经》作为定课,每天听闻,就是通过重复来强化这种愿望
当《慈经》从法义变成观念和心态,完成生命品质的转变。
《慈经》的观修
修慈心时,如何把经文转化成自己切实的感受?观修是很好的手段。
我们可以把慈心观想成普照大地的阳光
阳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源泉,有了它,万物才能生机勃勃;
阳光是驱除病毒的天然利器,晒一晒,那些在潮湿、发霉的东西就能消毒除霉;
阳光还给我们带来温暖,尤其是冬日的阳光,让人由内而外地舒展、放松而欢喜
把《慈经》的每一句话转化成阳光
观想我们的祝愿如阳光般遍照一切,驱散世间的敌意和危险,驱散众生精神和身体的痛苦,使他们的每个细胞得到能量,快乐无忧。
当我们这样观想时,眼前仿佛看到日出东方,所到之处黑暗消散,万物生长,大地欣欣向荣。
久远劫来,观音菩萨一直修习慈悲,最终成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才能救众生于一切危难之中。
中心思想
我们在听闻《慈经》的过程中,也要辅以观修,使慈心的力量日益强大,内心的阴暗随之消除,生命就会越来越祥和。
如果暂时观修不起来,先把经中每句话当作发自内心的真诚愿望,这样做也是有力量的
从座上到座下
菩提心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之分,修慈心也有从座上到座下
只有经过座下的检验,我们才知道座上修到了什么程度。
座上修的方法
我们首先要在座上真诚祝愿,通过观想,在内心不断模拟、建立、长养慈心,让自己成为慈心的蓄电站和发射台。
念每一句话的时候,都在散布慈心,散布到四维上下,十方法界。
有时,我们会想到自己讨厌或没感觉的人,慈心可能被卡住。这就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和众生的关系,去理解并接纳对方,感恩他们给了自己检验修行的机会。
座下修
座下落实慈心
检验慈心的关键所在
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对一切众生平等相待?
利他时,我们能不能对一切众生友好关爱?
利他,是长养慈心的有效方式
初级的利他,是从理解、同情、接纳,建立随喜、感恩之心
中级的利他,是建立广大悲愿,修习六度四摄
高级的利他,是在利他中做到平等、无我、无所得
无法生起慈心,我执惹的祸
我们活在自我感觉中,无法理解他人,就做不到同情和接纳,更谈不上随喜和感恩。
即使有,也只是极其有限的一小部分,无法遍及众生。这些冷漠、隔阂、对立,都是我执惹的祸。
扩大慈心,必须放下我执
学会用缘起的思维,通过理解、同情来接纳众生。
如果学会缘起的思维,就能尊重个体的差异性。
生命是无尽的累积,每个人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习惯、想法、思维方式,代表他的生命累积。
我们可以做的,是在尊重缘起的前提下,去理解,去接纳,然后用适合对方的手段加以引
有些人之所以伤害我们,因为他本身就是贪嗔痴的受害者,是轮回的重病患者,是在烦恼控制下,身不由己地做出这些行为。
理解到这些,我们就会从对立转为同情。
有时我们会在做事过程中对别人有很多要求,不理解别人的想法和做法,也是因为从自我的立场看问题
我执是修习慈心的最大障碍。,需要用智慧去处理
众生有三类,一是喜欢并亲近的,二是没感觉的,三是讨厌并疏远的
去我执方法
在修慈心的过程中,要把无感变成有感,把讨厌变成接受,把疏远变成亲近
圆满的标准
你对自己接触的每个众生都能生起慈悲,愿意尽己所能地帮助对方,没有丝毫冷漠、仇恨、对立,那你的慈悲就圆满了。
中心思想
座上修习的重点,是把经中每句话当作对众生的真切祝愿,全身心地散布慈爱。
然后在座下不断落实,把想法变成做法,把祝愿变成行动。
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座上修是座下修的引导和基础,座下修则是座上修的检验和增上
《慈经》修习次第
根据我们的定课要求,听《慈经》时要随文入观,观想自己的心无所不在
心是无相的,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应该分阶段观修
先总的听一遍,然后单独强化某一部分内容
重复的过程,是在修习专注力;
对念的过程清清楚楚,则是在修觉察力。
在相关心行清晰、稳定、持续之后,再修其他。
在所缘对象上,也要分阶段修。从对自己修,再对身边的人修,然后进一步扩大心量, 到一切众生。未来我们也可以结合《普贤行愿品》的观修,使慈心和菩提心的修行相结合
中心思想
慈心作为菩提心修行的基础
发起菩提心再来修慈心,就可以使慈心更有力量,从有限扩大到无限
结合空性见,真正成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在修行过程中不断提升的
结说
一、了解《慈经》的每句话,把经文内容变成自己对众生的真切愿望。
二、把座上的愿望带到座下,在生活中实践并检验。
三、学习《慈经》的观修,驱除身心的阴暗、冷漠、对立,与他人建立友好、祥和、温暖的关系。
四、立足于普贤行愿的见地,依慈心发菩提心,依菩提心圆满广大慈心。
五、依平等、无我、无所得的见地,建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
胜士、智士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