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儿童发展心理学》
整理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第一章绪论,第三章科学发展的理论依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第四章人生的开端——胎儿的发展,第五章感知觉动作发展的关键期——乳儿心理的发展,第六章动作依恋发展的关键期——婴儿心理的发展,第七章游戏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心理的发展,第八章学会学习的关键期——小学生心理的发展,第九章半幼稚半成熟的错综矛盾期——初中生心理的发展,第十章从疾风怒涛到相对平稳期——高中生心理的发展
编辑于2022-06-08 10:07:16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一研究对象
内容:儿童心理学或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心理上发生的变化的学科
儿童
成熟,一般指个人心身发育过程的完成
发展:指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个体身上所发生的系统的了连续的变化过程
系统性
连续性
持久性
发展过程
心理发展过程
认知发展过程
人格和社会性发展过程
发展阶段和年龄标准
个体发展阶段的划分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建构,是社会期待和引导个体如何按照社会的要求做自己年龄阶段内应该做的事,不做不应该做的事。
二研究内容
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遍模式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
解释和测量个性差异
探究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第二节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绝对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
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 《天才的遗传》
环境决定论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共同决定论
斯腾
格赛尔: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成熟优势论
双生子爬梯实验
相互作用论
内容
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
互相渗透,互相转化
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代表人物
皮亚杰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争论
年龄特征
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年龄相对应,并具有不同于其他阶段的一些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的争论
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
第三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普莱尔1882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普莱尔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霍尔是美国儿童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发明了研究儿童心理的新技术‘问卷法’,巨著《青少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
弗洛伊德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兴起
皮亚杰建立了结构主义的儿童心理学或发生认识论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 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
第四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原则
客观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理论与实际结合原则
教育性原则
发展研究的研究设计
横向研究
时间短,取样大
纵向研究
序列设计
跨文化研究
研究者需要遵守的道德伦理规则
第三章 科学发展的理论依据 ——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于心理发展动因的讨论
一因素说
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
1. 高尔顿
采用问答法研究意向的个别差异 创始智力理论 1883创立优生学 著有《遗传的天才》《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探讨》《自然的遗传》
观点
一个人的能力有遗传得来,他受遗传因素决定的程度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受遗传决定的程度一样
2. 霍尔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3. 彪勒
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内部素质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的运动过程,外界因素只不过起延缓和促进这个过程的作用,而不能改变此过程
4. 格式塔学派
强调儿童心理发展取决于原有的先验格式
5. 弗洛伊德
强调存在于潜意识的性本能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基本观点
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先天不变的遗传的结果,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人格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
华生
心灵特质的遗传实在没有可靠的证据
基本观点
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否定儿童的主动性,否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规律,片面夸大、机械地看待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受外界影响的结果,是环境决定的
二因素说
代表人物
施太伦 辐合说
心理的发展是内在的品质及外在的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
武德沃斯 相乘说
儿童心理发展的遗传和环境的乘积
格赛尔 成熟势力说
先天的成熟和后天学习共同决定儿童心理发展,成熟更为重要
评价
没有克服机械性,没有看到个体的实践活动和个体本身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相互作用说
基本观点
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着个体心理
代表人物
皮亚杰
遗传和环境呈相互依存关系,其中任何一种因素作用的性质,大小都依赖于另一种因素,他们之间不是简单地相加和会合,而是呈相互转化和渗透的关系
瓦龙
社会环境和个体的生物机构,遗传素质,个体的机体生长的不断相互作用,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
发展的程序取决于遗传,发展的速度,内容取决于环境等外部因素
儿童心理发展就是在外因和内因不断相互作用,不断矛盾和平衡的过程中进行的
其他人
艾里克森
强调个体行为既是性心理的,又是认识的,注重自我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社会机制
班杜拉
人的人格就是在行为,人的内部认知因素和环境相互作用下决定的
评价
相互作用说看到了遗传,环境两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
心理发展的动因
遗传与生理成熟动因
遗传的概念
遗传
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一下的现象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可以传递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
遗传物质
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
遗传的作用
遗传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动力设备及其功能
遗传因素变异或遗传病,可导致非正常人格或低能儿
遗传因素影响着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
遗传通过气质类型 影响着个体人格的发展
气质通过影响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塑造人格
气质中反应性水平的差异影响人格的形成
生理成熟的作用
生理成熟是指生理发展,即个体生长发育的水平,它依赖于个体种族遗传的的成长程序,有其发展的规律性
遗传、生理成熟的作用依赖于环境、教育,影响环境、教育,与环境、教育交互作用
遗传、生理成熟的作用为个体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但个体是否能够正常发展还要看环境因素作用的性质与水平
遗传、生理成熟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调节和通过影响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制约个体心理的发展
环境与教育动因
社会环境的作用
遗传和生理成熟对个体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而环境可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只有人的遗传素质,没有人的社会环境是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的
一个人即使具有良好的遗传素质,也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教育
多数人的遗传素质相差不大,智力发展之所以有差别,是环境和教育的结果
社会环境影响着个体心理发展的性质、内容和水平
社会生活、不同的生产方式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发展
社会文化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发展。不同的文化,特别是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发展
家庭的作用
地位
家庭为个体心理开始形成提供最初的社会环境,为个体心理发展奠定基础
家庭的因素对个体心理起到的作用
家庭体系
家庭是个体最初接触的社会环境
父母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态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体
亲子相互作用
父母亲在与子女的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
扩展型家庭
缺损的单亲家庭
家长抚养方式的影响
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
两个重要的行为维度
接受—拒绝
限制—允许
父母联合养育
家长特征
学校(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教育的主导作用
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
个体心理的发展依赖于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指出的方向,若没有适合于个体心理发展的教育,个体心理就无法发展
教育可以在不断使个体掌握知识技能中,促进个体心理能力的发展
教育可以加速或延缓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
教育可使具有一般遗传素质的人成为科学家 教育能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成发展的现实性
学校(幼儿园)教育的影响因素
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与学生关系效应
教育教学组织方式影响着个体心理发展
历史环境的作用
早期经验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社会历史文化遗产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环境,教育在与遗传,生理成熟交互作用中,依赖于遗传,生理成熟,并能改造遗传,生理成熟
活动动因
活动活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源泉和基本途径。 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要通过个体的活动、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引起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实现
活动是个体实现内化的过程
活动是个体产生内部矛盾的基本途径
心理内部矛盾动因
什么是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
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的心理水平我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一个方面—新的需要
需要:是一种反映形式,是在一定生活条件下,即在一定社会和教育的要求或自身的要求下所产生的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反映, 是个体为生存、发展的欲求心理倾向,它是心理活动的动机系统
矛盾的另一方面—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
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已有的完整心理结构,是过去反映活动的结果,即在遗传素质和生理发展基础上,在过去生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生活条件、社会的反映
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内部矛盾的相互依存
个体心理上新的需要和已有心理水平或状态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即个体新的需要是在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上产生的,已有心理水平是新需要产生的基础
内部矛盾的相互对立
儿童新的需要总是与已有的心理水平有矛盾
内部矛盾的双方相互斗争,相互转化,在新的水平上达到新的统一,是促进个体心理向前发展的动力
个体心理内部矛盾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依据,即内因
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运动离不开外部条件。教育是最主要的外部条件
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双方的斗争、转化和在新水平上的统一,是在儿童到实践活动中实现的
环境和教育如何影响个体:个体自身的认知因素和自我意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认知因素是指先期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内容或组织上的特征。由于人有认知能力,有主观能动性的,能对外界信息加以认识,人才能有选择的接受外界信息将外界的要求并为自己的需求
自我意识是个体人格发展的前提,也是儿童人格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
个体心理发展的形式
个体心里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具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的过,程整个过程中表现出若干个连续的阶段
个体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后一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是一个连续的矛盾运动过程
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
个体心理年龄特征
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个体心理年龄特征是指:个体心理的年龄阶段而言,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个体心理年龄特征是指某一阶段个体所具有的那些一般的、 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个体心理年龄特征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遍性
可变性:在个体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又可以有一定的差距
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
个体对环境影响的敏感性增强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可能对此后的发展依然有决定性的影响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的核心在于,儿童早期发展对毕生发展的关键意义
第四章 人生的开端——胎儿的发展
第一节 人之初——胎儿的发展
I. 生命之吻——合子的形成
人体最大细胞 卵子
人体最小细胞 精子
II. 怎样生长——胎儿的生长阶段 40孕周280天
1. 胚种期
胚种期也叫卵细胞阶段,是指从怀孕开始,直到受精卵完全固着在子宫壁上的这段时期,也被称为受精卵期
胚囊的内层结构(胎盘)➡️将形成胚胎 外层将形成➡️各种组织负责保护胚胎,并向胚胎提供营养 着床:胚囊到达子宫壁后,将绒毛埋入子宫壁,与母亲的血液供应系统连接起来
着床成功后,胚囊的外层会迅速发展成4个主要的支持结构系统
羊膜:防水薄膜 缓冲震动对发育中机体的影响,调节温度,提供一个无重力的环境,便于胚胎的移动
卵黄囊:提供血细胞
绒毛膜:最终变成胎盘的内层
尿膜:最终形成脐带,无神经无痛感
胎盘:在孕期发挥了关键作用,负责代谢交换,维持胚胎的生存和发育
2. 胚胎期 (怀孕第三周—第八周)
最外层(外胚层)发育成神经系统、表皮和毛发
中间一层(中胚层)发育成肌肉、骨骼和循环系统
内层(内胚层)发育成消化系统、肺、泌尿系统和其他器官
怀孕后第1个月是发育最快的
3. 胎儿期 怀孕的后7个月
第三个月,踢腿、握拳、蜷身这些活动轻微,母亲体感受不到;性别差异迅速发展 第3个月末,胎儿的性别可通过超声波检测出来
怀孕后的第456个月期间(妊娠中3个月),吸允手指或踢腿,母亲可察觉
III. 来到世上很不容易——围产期环境
围产期环境是指婴儿出生时所处的环境,包括生产时母亲所用的药物、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以及婴儿刚出生时的社会环境等影响。 围产期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能影响婴儿的健康和将来的发展状况
出生过程
分娩过程中的药物治疗带给胎儿的可能危害
出生并发症
i. 缺氧症
经历过轻微缺氧症的婴儿在出生后经常表现出烦躁不安
ii. 早产及低体重并发症
第二节 教育从胎儿开始—胎教
何为胎教?
控制母体内外环境,免除不良刺激对胚胎或胎儿的影响,自觉提供有利条件,并且通过人为的活动与胎儿沟通信息,对胎儿进行培养教育,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胎教的影响因素—母体内外环境
A. 妈妈自身条件的影响
母亲的年龄
23–29岁
母亲的饮食
叶酸
B. 母亲疾病的影响
风疹
其他传染性疾病
性传播疾病
C. 母亲服用药物的伤害
母亲服用某些药物
反应停
其他常见的药物
母亲服用成瘾物质
D. 母亲酗酒、吸烟的伤害
母亲酗酒
易产下患有胎儿酒精综合征FAS的婴儿
母亲吸烟
E. 母亲的情绪状态的影响
F. 母亲所处环境的影响
辐射
化学物质和污染
“胎儿能接受胎教”——胎儿的活动和能力的发展
1. 出生前感觉器官的丰富发展
A. 皮肤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大约在怀孕后7~8周完成
B. 嗅觉 在怀孕第2个月就能起作用
C. 味觉 怀孕第3个月开始积极活动
D. 视觉 怀孕第4个月
E. 听觉 怀孕后第2~5个月
2. 胎儿自己的经验
身体图像:身体和谐的三度空间存在的经验,用触觉和自我观察,发展身体图像。是我们对体重温度位置和身体体积保持灵敏的信息
3. 胎儿的意识形态
4. 出生前的准备
i. 开始积累来自母体的抗体
ii. 铁质保存的准备
iii. 胎儿头部向下转动
iv. 皮下储存相当的脂肪
第五章 感知觉动作发展的关键期——乳儿心理的发展
(1) 新生儿的发展 (胎儿出生1个月期间) (胎龄37~42,体重2500以上,身长42cm)
A. 新生儿分类
胎龄划分
1| 足月儿(37-42)
2| 早产儿(少于37周)
3| 过期产儿(多于42周)
出生体重划分
1| 正常体重儿(2500克以上者)
2| 低体重儿(少于2500)
3| 极低体重儿
4| 超重儿(4000以上者)
B. 应激与适应—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
C. 很弱小,但潜力巨大—乳儿生理发展特征
身体的发展特征
支配发展的主要原则
1. 头尾原则
2. 近远原则
3. 等级整合原则
4. 系统独立性原则
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特征
出生时,发育最好的是脑的低级中枢(皮下层)
出生就有的能力—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反射
是指对刺激的一种自发和自动的反应
无条件反射
是指一种在未经学习的情况下,就能引起某种特定反应的刺激
分类
比较精细和复杂的无条件反射为“生存反射”
1. 呼吸反射
2. 眨眼反射
3. 吸吮和吞咽反射
4. 瞳孔反射
5. 觅食反射
出生头几周消失,被自主性的头部转动所取代
6. 心理学家又将多数有用的生存反射分为无条件食物反射、无条件防御反射以及无条件定向反射
无条件食物反射
吸吮吞咽
无条件防御反射
眨眼
无条件定向反射
当新异刺激出现时,儿童会自动把头朝向它或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
原始反射
1. 抓握反射
3-4个月内消失
2. 巴宾斯基反射
8个月—1年消失
3. 摩罗反射
4-6个月消失
4. 游泳反射
4-6 个月消失
5. 行走反射
出生后8周消失
6. 早产儿在刚出生时几乎不会表现出原始反射
D. 学习从现在开始—条件反射的出现
新生儿的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是新生儿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一个中性刺激最初伴随着有意义的非中性刺激出现,反复几次后,这个中性刺激就能够引起那些原本只能被非中性刺激引起的反应
新生儿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首先,刚出生几周的新生儿的经典条件反射有很大的局限性,条件作用只可能在那些关系到生存的生理反射上发生作用,如吸吮
新生儿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学习者首先表现出某种反应(操作外界环境),然后将这种行为与其导致的愉快和不愉快的后果相联系。
意义:这种反射对人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为我们更倾向于重复那些能产生令人高兴的结果的行为,抑制那些导致不良后果的行为
(2) 乳儿的发展 (1个月~1周岁)
A. 此时,发展的很快—乳儿生理的发展
乳儿的身体发展
乳儿的骨化过程远未完成,骨骼易变形,肌肉也易疲劳
乳儿的神经系统发展
1| 脑和神经系统未发育成熟,是婴儿不能独立生存的根本原因
2| 1、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
3| 2、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
乳儿的皮质抑制机能开始发展,无条件抑制是与生俱来,产生于低级中枢;条件抑制是出生后形成的,只能产生于大脑皮层
B. 心理发展的源泉—动作的发展
粗大动作技能
精细运动技能
自主够物动作技能的发展
手的操控技能的发展
手指活动是四—六个月大的婴儿获得有关物体信息的最主要手段
六个月之后,婴儿手指的技能有了较大提高
11个月大时,婴儿能够从地上捡起小到弹球之类的物体
早期动作发展对乳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1. 动作技能的发展是乳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加深了婴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体验
2. 乳儿对身体活动控制能力的不断增强,对其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 为发展空间知觉,形成初步思维活动做准备
4. 使乳儿心里得到极大满足,使其更积极主动地探索外在世界
5. 为有目的的活动—游戏和早期学习准备条件
6. 有利于发展乳儿的独立性
C. 天生就想说话—言语的发展
乳儿言语的发生
1| 反射性发生阶段
最初的哭,是乳儿开始独立呼吸的标志是对环境的反射反应
一个月后乳儿的哭声逐渐带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出现了分化的哭叫声
2个月时,婴儿发出除哭声之外的第一个声音的里程碑,可以发出类似元音的声音
2| 咿呀学语阶段
4-6个月时,婴儿的发音中,增加了辅音,称之为咿呀声
第9个月起,咿呀语出现高峰
乳儿对语言的理解和沟通的准备
1| 语音知觉
1| 一个月的婴儿能够和成人一样辨别辅音
2| 2个月的婴儿甚至可识别出不同人用不同的音调或强度说出的发音相同的特定音素
2| 词语理解
1| 前言语阶段的婴儿,不仅可分辨出不同的语调模式,且可以很快识别出某些语调所具有的特定意义
2| 八九个月时,开始表现出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话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3| 10~11月,乳儿逐渐懂得一些简单的词的意义
4| 乳儿与成人语言交际的开端,1岁能听懂的词有10~20个
D. 怎样认识世界—认知过程的发展
研究方式的突破
传统研究方法的限制。
研究方法的创新。
四条基本的研究途径。
仔细观察婴儿并注意其行为。
认识婴儿有不同的情绪及状态,在这些状态下,他们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
观察婴儿对一些特殊刺激的反应,这让我们看到他们确实具有感觉和知觉的能力
观察他们如何适当的使用动作反应,这种反应预示着他们的学习能力
关键性研究方法。
习惯化范式(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优先注视范式(刺激偏爱程序)
感觉的发展。
1| 视觉
两个月的婴儿通常可以区分颜色
2| 听觉
乳儿1个月时 明显的听觉集中
3| 嗅觉和味觉
乳儿3个月时,味觉对主食物的液体状态能分化
4| 触觉
定向反射,嘴巴周围感知触觉
知觉的发展。
1| 图形与形状知觉
2| 深度知觉
6-14个月大的婴儿不会通过试“崖”,说明深度知觉能力成熟
3| 知觉恒常性与客体永久性
三至五个月 双眼视觉(立体视觉)有更好的发展基础,才具有大小恒常性
8-12个月,才有客体永存的概念
记忆的发生和发展
乳儿已具有记忆能力
(3) 乳儿社会性的发展
天生具备的社交能力
乳儿的社会关系
与父母的关系
母婴同步性
父婴交往
1| 接触交往时间少
2| 父亲并非不敏感,不能干。
3| 父婴交往再在内容、方式、性质上的特点
同伴交往
乳儿早期的交往行为似乎遵循着一个固定的程序进行,并且经历了就逐渐从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有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过程
(4) 乳儿的教养
会出现什么问题—乳儿期常见的心理问题
认生
婴儿对不熟悉的人表现出一种害怕的反应。
认生发展过程
1| 小于四个月,不会认生
2| 四~五个月 ,对陌生人出现“警惕的注意”现象
3| 五至七个月,在陌生人面前婴儿会表现出明显的严肃紧张的神态
4| 七至九个月,有些婴儿面对陌生人会哭闹,苦恼,回避
认生的解决办法
多带婴儿去户外。
多与陌生人接触。
迎合宝宝的爱好心理
耐心对待婴儿认生现象。
夜惊
儿童夜惊证属于一种睡眠障碍,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都可能是导致夜惊出现的原因
发生夜惊的原因
1| 婴儿时期的神经大脑尚未发育完全。
2| 心理因素占一定的比例。
3| 持续的夜惊这可能是一些病理性因素
怎样对待孩子的夜惊
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睡眠卫生
帮孩子放宽心
白天适度增加孩子的运动量
需要这样教养—乳儿的教养
父母应鼓励乳儿手眼并用
寓教于乐
要多于乳儿交流
注意对乳儿情感的照顾
第六章 动作依恋发展的关键期—婴儿心理的发展 (1~3)
长得很快的时期—婴儿生理的发展
1. 身体发育
6–7个月时,其成长发育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开始长牙
2. 神经系统发展
婴儿大脑的形态发展
脑细胞发育逐渐完善,大脑皮质层依次扩展,神经纤维继续加长,突触数量增多
神经纤维髓鞘化进程加快
婴儿大脑的机能发展
婴儿大脑的形态发展为其脑机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婴儿大脑是按照基因结构的顺序发展的,遵循头尾原则和远近原则
皮质抑制机能发展是婴儿神经系统发展的主要表现
大脑两半球单侧化是婴儿期大脑分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3. 后天环境与大脑的发展
儿童的心理发育是“先天”内在潜力与后天环境和人际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脑的可塑性是指发展中结构或行为随着经验改变的可修改程度
可塑性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大脑的修复性
心灵才能手巧—婴儿动作、活动的发展
1. 动作的发展
婴儿的主要动作发展
独立行走
独立行走时婴儿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将满2周岁时儿童能掌握行走的技巧,达到自动化程度
两岁后,婴儿不但会独立行走,而且渐渐开始跑跳
钳形抓握动作的发展
婴儿在1岁时已经掌握了这种钳形抓握的动作
在2岁时,婴儿可描画一些简单的横线和竖线
婴儿动作的发展规律
格赛尔提出婴儿行为发展的五项基本原则
发展方向原则
成熟原则
相互交织原则
机能不对称原则
自我调节波动原则
婴儿动作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
从整体向分化发展
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2. 活动的发展
最基本的生活活动
最初的游戏活动
婴儿最初的游戏活动水平还很低,其中模仿性游戏和象征性(假装)游戏是婴儿最主要的两种游戏形式
3. 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1| 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是其动作发展
2| 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3| 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4| 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婴儿认知的发展
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绝大部分的基本感知觉能力在婴儿期完成
颜色视觉
发展迅速。
数的感知
数的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课体数量或数目的反应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大小、形状、方位、距离等空间特性的反应。三岁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大小知觉的发展方面
跨通道知觉
跨通道知觉是指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形式的能力
婴儿注意的发展
注意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
分类
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目的的,需要抑制控制的注意
3岁前的婴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但同时也是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的关键时期
发展规律
新生儿:具备了一定的注意能力
2~4个月:条件反射的出现,已能比较集中注意人的脸和声音
5~6个月:能比较持久的注意一个物体,但注意极不稳定
7~8个月:婴儿有意注意萌芽
1岁左右:有意注意开始出现,但极不稳定
2岁左右:有意注意有所发展
三岁左右: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但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
1岁以后:有意注意的良好开端
婴儿记忆的发展
记忆是指对经历过的事情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出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
婴儿记忆的特征
经历三个过程
1| 感知
婴儿首先对事物的外表获得初步的印象
2| 认识
就是在感知的基础上,获得对事物特征及作用等方面的理解,从而在大脑里留下该事物的印记
3| 再现
对印记的事物能够回忆出来
婴儿记忆的发展
婴儿期条件反射地出现记忆发生的标志
用动作解决问题—直觉行动思维的出现
婴儿期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典型特征就是直觉行动思维 其基本特点是这种思维与儿童的感知觉和行动密切联系,儿童只能在感知行动中思维
婴儿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以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征
两个明显的特征
直觉行动性
概括的水平很低
怎样会说话—婴儿言语的发展
言语的形成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
1| 单词句(1-1.5 岁)
2| 双词句(1.5-2岁)
3| 完整句的发展(2-3岁)
言语的获得理论
分类
1| 行为主义的言语获得理论
代表人物:斯金纳,班杜拉,布鲁纳
学习语言是通过操作式条件反射过程来进行的
2| 文化相对论和文化决定论
代表人物萨丕尔,沃夫
行为多于注重环境,并不重视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强调文化在语言在习得中的作用
3| 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认为语言发展是通过遗传,成熟和接触环境等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4| 预先形成论和预先决定论
他们认为我们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更长的句子,就这一点来说,语言知识是没有穷尽的
影响婴儿言语发展的因素
1| 生理基础
2| 智力因素
3| 情绪
4| 语言环境
5| 社会文化经济条件
6| 性别差异
“我”要变成社会人—婴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请你了解—我婴儿的气质
婴儿的气质类型
含义
气质是婴儿各自不同的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
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典型结合
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
情绪性
活动性
冲动性
社交性
按三种类型划分(托马斯和切斯)
容易抚养型
抚养困难型
发展缓慢型
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1、在出生后第一年,婴儿气质的稳定性成连续增长的模式
2、气质的稳定性是中等程度的稳定性
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其与教养的关系
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儿对早期教育的适应性和要求的不相同
早期经验对婴儿气质的影响
取决于环境教育的要求是否与婴儿的气质特征相符合、相适应
不要总是吓唬—婴儿情绪的发展
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是人际交往的纽带
三个阶段
1| 自发性微笑阶段
是生理反射性微笑不是社会性微笑
2|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3|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婴儿的哭泣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并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是在学会语言前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
自发性的哭
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射性哭
应答性的哭
不适应内外环境刺激而引起的哭
主动操作性的哭
婴儿恐惧的发展
婴儿的恐惧是一种消极的情绪,此情绪体验会引起儿童的紧张感造成逃避和退缩
分类
1| 本能的恐惧
2|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如被开水烫过
3| 怕生
4| 预测性恐惧
这是一种由想象引起的恐惧。如狼外婆
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
阶段
1| 最初阶段
拒绝陌生人以及痛苦的求救抗议
2| 第二阶段
希望破灭出现情感冷漠
3| 第三阶段
无可奈何之下开始寻求可亲近的陌生人,企图适应新的环境
情绪的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 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2| 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情绪本身具有驱动性,婴儿具有自生长、自发展的内驱力。分类:
本能性的驱动力
心理生活型驱动力
3|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是指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交往功能
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婴儿对他人情绪的分辨 二是婴儿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情感的源泉—婴儿依恋的发展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的重要标志
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比)
1| 第一阶段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对成人不加区分的积极反应
2| 第二阶段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出现有选择的对人反应
3| 第三阶段 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婴儿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
4| 第四阶段 互惠关系形成阶段,婴儿能把母亲当作交往的伙伴
依恋的类型(安斯沃斯)
1| 回避型(A型)20%
这类婴儿经常对母亲很少理会被称为无依恋的婴儿
原因:他们的母亲对婴儿的情感需要不敏感 由于母亲外出工作婴儿有多人抚养
2| 安全型(B型)60%~65%
喜欢与母亲亲近,但并不总靠在母亲身边,而是放心的玩耍
3| 矛盾型(C型)15%
这类婴儿缺乏安全感,对母亲离开十分警惕
正确看待依恋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西方学者的研究
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代理母亲)间温暖、亲密的连续不断的关系。这一关系将导致一个人信赖和自我信任的形成,并且能成功的依恋自己的同伴的后代
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以及依恋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婴儿的情绪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和语言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可见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我国学者的研究(李丹)
1| 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培养儿童对己、对父母、对同伴的信任感,以及积极的探索能力,为其个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儿童的行为特点和个性心理特点是儿童与家庭、学校和社会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儿童早期与父母的关系虽然也能影响其个性的发展,但这一关系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也会发生变化
3| 儿童个性是其生活经验与其现实活动相统一的产物,他既表现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又具有相对的可塑性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1| 反应性—及时的。经常能正确的理解婴儿发出的信号的意义所在并能给予积极的应答和反馈
2| 情绪性—积极的。经常会通过说、笑、爱抚的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
3| 社会性刺激—多样的。通过相互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生活性互动以及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活动节律和互动内容的要求来适应婴儿的生活活动需求
人生发展的关键—自我意识的萌芽
自我意识是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
婴儿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发展关系(哈特)五个阶段
主体我的发展
第一阶段:五~八个月,婴儿显示对镜像的兴趣,此时还没有萌生自我意识
第二阶段:9~12个月,婴儿显示对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识,产生了初步的主体我
第三阶段:12~15个月,婴儿已学会把自己与他人分开,主体我得到明确的发展
客体我的发展
第四阶段:15~18个月,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反映了在客体我水平上的自我认知
第五阶段:18~24个月,婴儿已具有用语言标识自己的能力,已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能从客体中认识自己
我国心理学家的观点
一岁左右 能将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这是自我意识出现的最初表现
2~3岁。儿童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来认识,突出表现是从称呼自己的名字,这一变化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也可以说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会出现这些问题—婴儿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
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各个感觉器官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使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无法完全来自环境刺激的整合,也无法准确做出相应反应的现象
研究指出,引发感统失调的原因可分为生理原因(先天性的),环境及人为的原因(后天性的)。通常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
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性障碍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孤独症儿童的共同表现
1、极端孤僻不能与他人发展人际关系
2、言语发育迟滞,失去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
3、重复简单的游戏活动,并渴望维持原样不变
4、缺乏对物体的想象及灵巧地运用他们的能力
时刻要注意—婴儿教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婴幼儿心理的最初发育是经过吸收外界的信息刺激,累积材料,形成许多感受点,然后才产生心理活动。这一过程与生理上的“生理胚胎期”很相似,所以被称为心理胚胎期
2| 积极满足和调动婴儿心理发展需要
3| 在游戏中促进婴儿的发展
4| 给予婴儿动作、行为发育的帮助和训练
5|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七章 游戏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心理的发展 (幼儿期3~6、7岁)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概述
活泼好动是我的本质—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
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具体形象性的思维就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即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
幼儿主要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
具体形象是贯穿幼儿期认识活动的一个主要特点
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整个认识过程
表象不仅是一个人的映象,而且是一种操作,即心理操作可以以表象的形式进行,即形象思维活动
学龄前儿童具有以下特点
表象思维(形象思维),即凭借表象进行思维操作,“心理旋转”研究是一项有说服力的证据
表象与词在心理操作中双重编码
表象是词的思维操作的支柱,词的思维操作所需表象的参与和支持
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无意性
幼儿有意控制自己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很差
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易受无关因素干扰
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婴儿的心理活动还是片断的,无系统的,易变的仅有自我意识和社会性的萌芽。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社会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儿童的个性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社会化中实现的 社会化就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掌握社会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更像个婴儿—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
1| 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行动主要受情绪支配,较少受理智支配
情绪强烈不稳定,易冲动,具有易变性
2| 爱模仿
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
教师常常是幼儿模仿的榜样
3| 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思维依靠动作进行
思维依靠感知进行
真正的幼儿—幼儿中期的心理特点
爱玩、会说
中班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对于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典型游戏
两岁以后,练习性游戏减少,大量出现象征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的典型特征是幼儿借助自己的身体或者其他物品,来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和生活情景,象征性游戏是幼儿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能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结构性游戏也是这一阶段儿童非常喜爱的游戏形式 结构性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材料来建构某种物体的游戏
中班儿童会计划游戏内容、分配角色、商量玩法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
思维具体形象
幼儿中期(中班幼儿)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他们较少依靠行为来思维,但思维过程还需依靠事物的形象做支撑
我像个小学生—幼儿晚期的心理特点
1| 好学好问求知欲强
爱提问题
喜欢拆拆卸卸,弄个究竟
2| 思维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大班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抽象概括性的萌芽
3| 个性出具雏形
这个年龄的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显示出稳定的个人倾向
幼儿生理的发展
幼儿身体的发育
身高、体重
骨骼
儿童骨骼骨化还未完成,骨骼易变形
肌肉
幼儿的大肌肉比较发达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脑结构发展
脑重增加
神经纤维增长
整个大脑皮质达到相当的成熟程度
儿童脑的成熟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脑的发育有两个加速期
5~6 13~14
神经纤维基本髓鞘化
脑机能发展
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加强
兴奋和抑制过程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这两种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皮质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条件反射易建立且巩固,两种信号协调活动进一步发展,第二信号系统作用加强
儿童游戏的发展
心理学家眼中的儿童游戏—关于游戏的心理学理论
经典游戏理论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较有影响的游戏理论
1| 福禄贝尔的天赋本能论,把游戏解释为儿童内部本能的表现
2| 霍尔 复演说,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重演
3| 席勒—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把游戏看作是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4| 彪勒的机能快乐说,强调游戏是儿童从机体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手段
5| 格罗斯的生活准备说,把游戏看作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准备,是一种本能的练习活动
6| 拉扎鲁斯-帕特瑞克的娱乐—放松说,认为游戏不是源于精力过剩而是来自于放松的需要
7| 博伊千介克的成熟说,反对生活准备说,认为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种欲望的表现
8| 引起游戏的三种欲望
排除环境障碍获得自由,发展个体主动性的欲望
适应环境与环境一致的欲望
重复练习的欲望
现代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伯勒: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
蒙尼格的宣泄理论:进一步强调游戏的益处在于宣泄和降低焦虑
艾里克森: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宣泄方式
认知动力游戏理论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
学习游戏理论
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
当代西方的游戏理论
1| 觉醒理论
代表人物:布莱恩、艾丽斯、哈特及费恩
认为游戏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状态—觉醒有关,游戏是内部动机引起的行为,是由于机体需要寻求刺激,以维持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
2| 元交际理论
代表人物:贝特森
强调游戏的信息交流特点,所谓“元交际”就是随交流信息的意识
3| 行为适应说
代表人物:萨顿史密斯
认为游戏有利于发展行为的适应性,游戏允许在安全范围内的思想行为的创新
中国心理学家对游戏的观点
游戏具有社会性他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
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他不是社会生活简单的翻版
孩子最喜欢玩—游戏是幼儿期的基本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有益于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适宜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活动
1、游戏是儿童内部需要的反映
儿童进入游戏可以满足以下几种需要
符合幼儿的生理发展需要和重复练习需要
满足幼儿直接兴趣和愉快情绪的需要
促进幼儿的自我意识以及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2、游戏最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所谓“最适合”是指游戏产生与儿童身心发展的一定阶段,他最适合本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反映了他们的发展水平
首先,游戏适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最显著的心理特点是具体性和不随性
其次,游戏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如想象力模仿能力
3、游戏是幼儿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实践活动
游戏是幼儿认识客观世界的途径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性活动
游戏内容:由反应人们运用物体的外部活动发展到反映人们在活动中的相互关系以至人们的内心情感和道德品质
幼儿的游戏游戏与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区别,主要表现为幼儿的这种实践活动不创造财富,不承担社会义务,也不产生社会后果
会玩的孩子才聪明—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活动能力
1、游戏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可使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2、游戏在幼儿情感中的作用
游戏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可以促进幼儿发展积极情绪情感
3、游戏在幼儿意志品质发展中的作用
4、游戏在幼儿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我为学习做准备—幼儿认知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感觉的发展
触摸觉
视觉
能正确辨别基本色,但对混合色辨别不清
听觉
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
方位知觉
二维三维空间相互转换的能力
客体空间定位的表征能力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应
1、幼儿早期时间知觉的发展
时间知觉的萌芽
2、幼儿中期时间知觉的发展
幼儿已经能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概念,幼儿的相对时间概念开始萌芽,但发展还不完善
幼儿后期时间知觉的发展
五至六岁幼儿能够以今天为基准划分一日之内及一周之内的时序
幼儿注意的发展
注意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认识活动的效果。突出表现在注意的目的性和注意品质的发展两方面
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
三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能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有意注意主要表现在幼儿能自己控制自己的注意,其特点是有目的和需要意志努力
注意品质的发展
1| 注意范围不断扩大
2| 注意稳定性不断提高
3| 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能力不断增强
注意转移是人能根据一定的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4| 注意策略的使用
幼儿记忆的发展
幼儿的记忆发展遵循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从不随意向随意方向发展,从具体向抽象方向发展
1、记忆容量的增加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
幼儿初期的儿童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发展
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展
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
记忆策略的形成
记忆策略:人们为有效等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
记忆策略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没有策略 2,不能主动应用策略,但经诱导可使用 3、能主动自觉地采用策略
元记忆的形成
原记忆就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
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
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
对周围世界知识的发展
故事结构知识
故事结构知识是指故事通常有开头结尾时间地点等
程式知识
程式知识是指日常生活情境或事件的心理表象
心理地图
心理地图及某一地点中各种物体的空间布局在人脑中的记忆表象,是各类地图在头脑中的保持和再现
幼儿思维的发展
幼儿思维的特点
1|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
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还派生出幼儿思维的经验性表面性拟人化等特点
2| 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维并不是彼此孤立和相互对立的,他们在幼儿思维中所占的地位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3| 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幼儿思维形式的发展
思维形式是指思维的逻辑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幼儿思维形式的发展也遵循着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再到抽象的发展趋势
1、最初概念的掌握
最初的词的概括和概念的掌握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应,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用词来标志的
与三种不同思维相适应,有三种不同概括水平
动作概括水平
形象概括水平
本质抽象概括水平
最初数概念的掌握
数概念和实物概念比较起来是一种更加抽象的概念
类概念的掌握
2、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联系的过程
幼儿言语的发展
语音的发展
词汇的发展
词汇数量的增加
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词类范围的扩大
积极词汇的增长
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语法的掌握
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岁看大”: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三岁看大—幼儿个性初步形成
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儿童个性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
表现方面
显示出比较明显的气质特点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但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可塑性,幼儿期是可塑性比较强的时期
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
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
最初的性格特点的表现
怎样控制自己—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发展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发展到初步比较客观的评价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麦克白拜区分了四种幼儿自我控制活动类型
运动抑制
情绪抑制
认知活动抑制
延缓满足
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认知和策略
榜样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最初的社会关系—同伴交往的发展
同伴关系的作用
1| 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2| 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3| 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4| 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
同伴关系的发展
对世界充满好奇—好奇心的发展
好奇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
好奇心是孩子思维发展的基础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源动力
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含义
性别是社会最基本的分类他决定了父母或其他人对待儿童的方式
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
幼儿社会角色是在其性别角色社会化及性别化的过程中获得与发展的。 性别化则是指在特定文化中,儿童获得适合于某一性别的价值观、动机和行为的过程
性别化工作通常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领域
性别同一性的发展
性别角色观的发展
性别化行为模式的发展
男女儿童性别化发展差异
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父母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父母对两性子女的方式不同
父母亲在儿童性别化中的独特作用。父亲是子女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动因
没有父亲或缺少父爱对儿童性别化发展的不利影响
幼儿园对儿童性别化的影响
教师对幼儿性别化的影响
幼儿园同伴的影响
电视对幼儿性别化的影响
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
第一逆反期的表现是幼儿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母亲控制,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其年龄主要是三至四岁)
1、第一逆反期的发展性特点
第一逆反期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
逆反期幼儿的心理需求:在于要实现自我意志实现自我价值感
逆反期幼儿的行为表现:在于要参与成人的生活活动
第一逆反期的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2、父母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
幼儿时期的心理卫生
我会出现的问题—幼儿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
幼儿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1| 社会原因
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
父母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的影响
家庭氛围的影响
2| 生物学原因
3| 儿童个性因素
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分为一般性和特殊性两类)
1| 吸允手指或咬指甲
2| 拒绝入园
3| 发脾气
4| 习惯性摩擦综合症
5| 多动症
原因
家庭或幼儿园压力太大
轻微的脑部受损
天生就属于好动型的孩子
6| 遗尿症
教育我,要注意—幼儿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育态度要严宽并济
2| 生活安排要张弛有度
3| 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并重
4| 合理使用奖励与惩罚手段
5| 采取形象的教育方式
6| 运用榜样的力量
7| 处理好理智与感情的关系
8| 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和灵活性
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1| 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2| 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3| 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4| 培养其独立性
第八章 学会学习的关键期—小学生心理的发展
“童言无忌”—小学生的一般特征
小学生身体的发育。
新陈代谢旺盛。
体格发育在儿童期平稳发育的基础上出现快速增长
下肢发育加快现象(骨逐步骨化,肌肉力量尚弱)
乳牙脱落,恒牙萌出
心率减慢呼吸力量增强
小学生神经系统的发展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
心理发展是迅速的
10岁之前是儿童心理发展,个性形成的关键期,也称最佳期
心理发展是协调的
心理发展是开放的(真正的童言无忌)
心理发展是可塑的
童年的主要活动—学习活动的发展
学习和游戏不一样—学习的特点
广义的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这是一种社会义务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或认识过程
特点
儿童学习一般要超越直接经验
儿童学习需要教师指导
儿童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是认识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会如何学习—学习活动的发展
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发展(学习动机是分成次系统的,儿童的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
小学儿童学习态度的发展
对老师的态度
对集体的态度(还未形成班集体,彼此之间很少互相关心)
班级体对个人学习态度有直接影响,良好的集体氛围使学生感到集体温暖教师可亲
对作业的态度
对评分的态度
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发展
小学生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
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
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一定作用;中年级后,作用降低
小学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
决定儿童能否在学校中成功地进行学习的因素
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方面,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等
儿童学习能力方面,即顺利进行学习所必需的技能技巧
1、使学习变成儿童的独立活动
2使儿童学会进行智力活动
认识世界的能力—小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
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小学生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无意注意占很重要的地位)
无意注意的发展
有意注意的发展
小学生注意特性的发展
无论是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都表现出集中性、稳定性、广度、分配、转移几种特性
1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性和稳定性的发展
2小学生注意广度的发展
3 小学生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能力的发展
注意的转移是学生根据新的需要有目的的将注意力转向新的对象,使一种活动为另一种活动所代替
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快速计算
复述数字
学播音
抄书
扑克牌游戏
打乒乓球
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儿童记忆发展主要体现在: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意义识记在逐步发展,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具体表现
记忆容量的发展
记忆策略的发展
复述策略的发展
复数是指主体在记忆过程中对目标信息不断进行重复,以便能更准确更牢固地记住这些信息
组织策略的发展
组织策略是指识记者在识记过程中,根据记忆材料不同的意义,将其组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题或改组成其他形式,并根据记忆材料间的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
提取线索能力的发展
精细加工策略的发展
小学生元记忆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其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 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1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想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转折期
2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
概括水平可分为三个阶段
直观形象水平
形象抽象水平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小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
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
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
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
主要特点: 掌握守恒 思维具有可逆性 补偿关系认知
罗辑推理规则的掌握
类别体系化
序列化
小学生言语的发展
在入学学习的条件下儿童言语的发展
儿童在幼儿期已经基本掌握了言语交际能力 童年期的儿童言语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书面言语的发展
识字
阅读
阅读理解是儿童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 阅读速度也是阅读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阅读的基本方式
写作
写作是书面语言的高级阶段
一般经过下面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 过渡阶段 独立写作阶段
“七岁看老”—小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全面发展的需要—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感的动力特征明显
情绪多变而不稳定
友谊感逐渐发展
选择朋友的影响因素。
儿童友谊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3~5岁)短期伙伴关系
第二阶段(六至九岁)单项帮助阶段
第三阶段(9至12岁)双向帮助关系
第四阶段(12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情感发展的趋势
情感内容不断丰富
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情感稳定性的发展。
小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意志发展的一般特点(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做出决定阶段
低年级学生一般还不善于独立地提出行为的目的,行为的自觉性较差,具有受暗示性和模仿性的特点,他们的行为有很大的可塑性
执行决定阶段
由于行动的目的较短近,还不能深刻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活动往往受当前的兴趣和情绪所支配
意志品质的发展
意志自觉性品质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觉性较差,意志的受暗示性和独断性特征较为明显,受暗示性尤为突出
意志果断性品质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能当机立断地处理事情
意志坚持性品质的发展
意志自制性品质的发展
更全面认识自己—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 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 在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所谓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 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1 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形象。 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知,以及对个体、身体等方面的认识
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特点
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
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汽车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等有密切联系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
自我体验能力的发展特点
自我体验的一个表现形式即儿童的自尊心 自尊心强的儿童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 反之缺乏自尊心的儿童往往自暴自弃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儿童之间的“战争”—道德的发展
道德发展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道德准则为指导行为的发展过程,包括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绪发展和道德行为发展
1、小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表现:)
对道德观念的掌握从表面、具体到初步的本质和概括
道德判断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全面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儿童道德信念初步形成但不稳定
小学儿童道德动机的发展
基本特点
由服从向独立发展
由具体、近景向抽象、远景发展
逐步产生道德动机的斗争,但激烈的冲突较少
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1、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也称利他行为,表现在分享合作帮助等
亲社会行为的获得需要的条件
道德动机的发展
逐渐形成能设身处地为需要帮助者着想的能力
需要具备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也称侵犯行为。他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欺负的主要特征在于:行为双方的力量的不均衡性和行为的重复发生性
人际交往的发展
父母-儿童关系
进入小学后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变化
父母与儿童的交往时间发生变化减少
小学时期,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类型也发生变化
儿童与父母的冲突数量减少
在纪律约束技术和控制过程方面,父母通常认为学龄儿童比学前儿童更好控制
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也在发生变化
麦克斯白提出三个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六岁之前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至12岁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
童年期父母与儿童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父母与儿童对其行为的共同调节)
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
同伴交往与团体形成。
同伴交往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而主要的方式
1、小学生同伴交往的特点
与同伴交往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
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
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2、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可分为三类
受欢迎的儿童
不受欢迎的儿童
受忽视的儿童
3、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行程
同伴团体的特点
在一定规则基础上相互交往
限制其成员的归属感
具有明确或暗含的行为标准
发展了使成员朝向完成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
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表现在
提供学习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
提供行程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
小学班级体中同伴集体的形成要经历的一定发展过程
依从性及集合关系期
平行性集合关系期
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师生关系
小学儿童对教师的态度(充满崇拜和敬畏)
教师的期望(教师期望具有广泛的影响)
小学生的心理卫生
小学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
小学新生适应问题
学习问题
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又叫学习障碍或学习失能,是指个体从在从事某些特定知识技能的学习时,出现重大困难以致无法完成同龄人能够完成的任务
厌学
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
行为问题
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是指个体反复出现违反社会道德准则或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包括攻击性或对抗性行为(常见的说谎)
攻击性强
情绪问题
冷漠孤僻
交往情感封闭
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产生原因
学校方面教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要求过高
家长方面家长信奉高标准严格要求这一信条,给孩子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课堂教学方面:呆板、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会令学生产生排斥
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尽量改变科任教师每天的作业量作业贵在重质不重量
与家长沟通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给予理解
进行生动活泼富有乐趣的课堂教学
第九章 半幼稚半成熟错综矛盾期—初中生心理的发展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生理发育高峰
身体外形的变化
身高的变化
体重的变化
头面部的变化
内部机能的变化
内脏的变化
肌肉和脂肪的变化。
脑和神经系统的变化
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心理发展的直接前提和物质基础
1、脑的发育(反映在它的结构和功能两方面
2、神经系统的发育(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的髓鞘化过程也已完成
腺体和激素的变化
第二性征出现和性的成熟
初中生在青春发育期表现出的身体形态上的性别特征就是第二性征也称副性征 生殖系统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1、性器官发育
2第二性征的出现
3 性机能的成熟
性意识的觉醒
初中生对性意识的体验
性意识是指人关于性问题的心理活动,他反映出人对性问题的认识水平
初中阶段是性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
三个阶段
疏远期
爱慕期
恋爱期
初中生的性兴趣
初中生的性驱力
初中生对性教育的态度
性教育是指科学的传授性知识
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2、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初中生的学习活动
初中生学习活动的特点
学业成绩开始分化
学习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
学习策略和自学能力提高
智力因素的主要作用充分显示出来
初中生学习的心理指导
重视初中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作用
智力作用必须建立在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之上
智力的发展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调整
良好的智力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自信心
良好的智力有利于初中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指导初中生学习的具体方法
追求根源找准源头
借助测验 诊断智力障碍者
集中进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分析
知识基础的影响
先确定近期目标启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
努力使初中生了解教师的诚意
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以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生的认知发展
初中生记忆的发展
初中生短时记忆的广度
短时记忆广度是表示记忆容量的一种方法,是指记忆材料呈现一次后, 被试所能记住的最大量
初中生记忆的主要特点
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
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
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
具体表现
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抽象上存在困难
把握文章的整体,在概念上存在困难
在作文写作上,写作手法运用困难
归纳推理胜过演绎推理,复杂推理困难
初中生思维独立性和批评性得到明显发展
初中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具体表现:
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
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十分关注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初中生情感的发展
初中生情绪活动的特点(表现:
初中生情绪活动的两极性
情绪体验上的两极性
情绪效能上的两极性
情绪性质上的两极性
情绪体验迅速
情绪活动的外露性
富于活力的情绪状态
初中生的情感活动特点
道德感
道德感是根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做产生的态度体验
理智感
在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和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叫理智感
在学习中的表现
成功愉快的体验占主导地位
自觉确立学习目标
体验相对平稳
正确对待成功
美感
美感是人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作出评价时的情感体验
初中生意志发展的特点(很不完善很不稳定)
近景性动机占主导地位
决心大于行动计划难以持久(初中生的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都还比较弱
内部调节能力低下
行动上的盲目性和冲动性
第二逆反期
第二逆反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地,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
第二逆反期的主要表现形式
硬抵抗
软抵抗
反抗的迁移
形成第二逆反期的原因
生理方面: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心理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独立人格出现
社会因素方面:学习环境和教与学要求都发生很大变化
尊重青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反抗期
父母需要正视少年儿童的反抗期,正确处理亲子关系
父母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逆反期
在逆反期到来之前父母就要做好思想准备
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自主要求
以友相待
引导子女正确的接纳自己的变化
初中生人际关系的发展
初中生的同伴关系
初中生同伴交往的特殊性(表现为逐渐克服团伙的交往方式)
初中生同伴团体的形成(初中生的同伴团体最为活跃
初中生的师生关系
初中生师生关系的一般特点及其重要性
初中生主要在学习、工作上与老师发生联系
初中生师生关系的特殊性 ,师生关系带有一种强制性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在心理上形成的稳定的持续的比较融洽而亲密的关系
这一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
相互吸引
建立亲密关系
保持或继续这种亲密关系
初中生与父母关系的变化
情感上的脱离
行为上的脱离
观点上的脱离
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
青春期常见的心律社会问题及预防措施
成瘾行为及预防
吸烟成瘾及其预防
吸烟的原因
社会吸烟风气很严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中父母及兄弟姐妹的吸烟行为和态度起到强化和示范作用
同伴群体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代替的作用
心理上的自我满足
吸烟行为的预防策略
制定公共政策
创造支持环境
发展个人技能
网络成瘾及其预防
网络成瘾的原因
网络本身的特征
个人特征
家庭和学校环境
抑郁、焦虑继续预防
抑郁通常用来描述一种普遍的悲伤、痛苦或失望的情绪状态,是青少年较为普遍的心理困扰
造成青少年抑郁的原因
创伤性应急事件和持续积累的不良体验
个人的认知特征
摆脱抑郁症措施
树立信心
找出原因
主动与人接触
主动关爱别人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及其原因
主要表现:思维紊乱、扭曲现实或脱离与现实的联系,不能控制情绪及其人格混乱
精神分裂症出现的原因主要是遗传因素所致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患者常对性的幻想
自杀及其预防
自杀是有目的的自我毁灭,是人类心理对外界环境及不适应的表现,是心理危机的极端行为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表现特点
准备时间较短
手段残忍
后果严重
青少年自杀的原因
主要是学校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家庭问题还有对生活的怀疑抑郁孤独厌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青少年的生命观比较模糊,对生命存在错误的认识
青少年自杀的征兆
遇到一些难堪或情绪低落的事情
在态度,情感行为等方面出现与往日不同的巨大变化。
趁人不注意时偷偷准备自杀的器具。
青少年自杀的预防与矫正。
社会性防范
危机干预
加强青少年自身修养
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当陷入痛苦绝望时要开阔自己的思路学会寻找新的生活
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
离家出走及其预防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与犯罪
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引发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原因
有些家庭成为滋生儿童反社会行为和犯罪的温床
同伴因素和群体压力
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自身因素
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交给青春期青少年儿童情绪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
强化青春期少年的理想教育
直到青春期少年合理的发泄消极情绪,经常与他们沟通
优化青春期少年的学习生活环境,尤其是精神环境
鼓励青少年进行升华调控
第十章 从疾风怒涛到相对平稳期—高中生心理的发展
我开始长大—高中生的一般特征
身体发育相对稳定
心理品质日趋稳定
思维能力来看,高中生与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各种形式
自我意识的发展来看,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及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
从人格的发展来看,高中生超越了初中生的矛盾性和过渡性较为理智
高中生心理主要研究课题
高中生认知的发展
认知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心理过程,即认识过程 认知也是人认识世界的能力 思维能力是认知能力的核心
高中生学习的特点
高中生的学习以掌握系统的理性的间接经验为主
全面提高身心素质,为升学就业打好基础
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表现:
高中生的学习目的个明确
随认知能力的发展,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
学习的选择性有所发展
学习策略和技巧更完善
学习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多样化
高中生思维的发展
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
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也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期性 和内省性
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表现在:
高中生概念的发展(逐步摆脱零散、片断的现象,日益成为有系统的完整的概念体系
高中生推理能力的发展
高中生运用逻辑法则的发展
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法,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所进行的思维
高中生社会性的发展
青年期自我的发展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强烈的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自我评价的成熟
有较强的自尊心
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高中生的自我概念
自我形象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态度,这个态度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成分:
认识成分—对自己凭证和特征的了解和认识。
情感成分—对自身品质的评价及与此相关联的自尊体验
品行成分—从上述两个成分派生出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态度
影响自我概念的因素
生理因素主要是身体外观形态上的特点
认知水平
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对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影响
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
高中生自我评价的深化
自我评价是与个体认识能力发展相关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是一种包含社会行为准则的知识与主观经验的复杂的心理行为
高中生性意识的发展
高中生性意识的发展特点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对异性的兴趣(爱慕期
高中生的异性交往
高中生的友谊
高中生早恋问题探讨
早恋特点
对爱情理解的朦胧性
情感表达的闭锁性
早恋的原因
内在原因来看,首先是高中生的生理成熟
其次是道德观念相对薄弱和自制力不强
高中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
高中生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价值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
高中生的价值取向
高中生价值观的特点
高中生开始能做出理性的价值判断
高中生的价值观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高中生的价值观内容日益丰富
高中生价值取向具有突出的从众心理和明显的短暂性
高中生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生观问题进入个体意识领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条件
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
准备阶段
观察阶段
探索阶段
定向阶段
确立阶段
高中生对人生的态度
影响人生观形成发展的客观因素
社会交际原则
家庭书籍对青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
职业选择、榜样作用
高中生的心理卫生
帮高中生度过高考期—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高考生的心理问题
认知障碍
感知障碍
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
思维障碍
联想障碍
情感障碍
意志障碍
意志减弱
意志丧失
行为障碍
考试应激障碍
一般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高中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
冷漠与孤独
过度自卑
嫉妒心理
抑郁和焦虑
高中生常见的身心问题
失眠
希死心理与自杀
神经性厌食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是在儿童青少年期发展起来的人格缺陷和畸形
人格障碍的一般特征
生理上可能有某些神经系统功能上的障碍
通常是在无意识无智力障碍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和行为上的障碍
一般能正确处理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具有相对稳定性
人格障碍类型
偏执性人格障碍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基本表现是既无道德感,责任心,义务感有良心也无良心可言
戏剧性人格障碍(想引人注意)
分裂性人格障碍
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大脑功能紊乱而导致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表现
分类
神经症
神经衰弱
歇斯底里
恐怖症
强迫症
强迫观念:重复出现患者并不愿意出现的某些观念的症状
强迫动作:患者表现出一些明知没有必要,却又难以克制反复进行的动作
精神病
常见的表现: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抑郁苦闷智力减退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正确认识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心理疾病并非可耻之病
高中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了解自我接受自我
认识现实正视逆境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保持健康的情绪掌握克服不良心境的方法
释放
升华
转移
幽默
同情
自我安慰
积极参加课余活动丰富学习生活
心理障碍或疾病的防护和治疗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高中生的升学就业指导
高中生求职择业的依据
了解社会信息
了解职业或专业的性质特点
了解自我
高中生求职择业的方法
收集职业或专业信息的方法
自我介绍
参加适应性测验
参加必要的职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