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8-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CPA 注会会计第十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概念;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的交易和事项。
编辑于2022-06-08 20:05:47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本质上是修正主义性质的,集合了保守哲学观念和激进政策设计。
经济就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指一个家庭的财产管理,宏观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这一动态整体中,生产是基础,消费是终点。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一般认为其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认可毛泽东思想是其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本质上是修正主义性质的,集合了保守哲学观念和激进政策设计。
经济就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指一个家庭的财产管理,宏观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这一动态整体中,生产是基础,消费是终点。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一般认为其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认可毛泽东思想是其取..
第十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概念

【提示】 (1)补价是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不含增值税之间的差额; (2)整个资产交换金额即为在整个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最大的公允价值。 如,甲公司用一台设备换入乙公司一项专利权,设备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3万元,专利权公允价值为90万元,增值税为5.4万元,甲公司收到补价17.6万元。判断该交换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补价中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为10万元 10÷100=10%,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的交易和事项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一、确认
企业应当分别按照下列原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换入资产进行确认,对换出资产终止确认。
(一)确认原则

(二)换入资产的确认时点与换出资产的终止确认时点存在不一致的会计处理

二、计量
(一)商业实质的判断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2.使用换入资产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继续使用换出资产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二)计量

【提示】对于非货币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形,企业在判断是否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时,应当考虑确定公允价值所使用的输入值层次,企业可以参考以下情况:第一层次输入值为公允价值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第二层次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比第三层次不可观察输入值为公允价值提供更确凿的证据。实务中,在考虑了补价因素的调整后,正常交易中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通常是一致的。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涉及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1.基本思路
(1)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判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还是账面价值计量; (3)确定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4)进行会计处理。
2.具体会计处理
(1)公允价值计量
A、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a、若给出换入资产公允价值
换入资产成本=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提示】此情形换入资产成本与补价无关。
b、若未给出换入资产公允价值
1、不涉及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2、涉及补价的情况
①支付补价方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支付补价的公允价值
②收到补价方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收到补价的公允价值
B、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影响的当期损益
a、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确定换入资产成本:
将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b、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确定换入资产成本:
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支付补价(或加上收到补价)的金额,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C、相关税费的处理
a、与换出资产有关的相关税费和出售资产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相同,如换出固定资产支付的清理费用计入资产处置损益,换出应税消费品应交的消费税计入税金及附加等
b、与换入资产有关的相关税费和购入资产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相同,如换入资产的运杂费和保险费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等
(2)账面价值计量
A、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a、不涉及补价的情况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相关税费
b、涉及补价的情况
①支付补价方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补价的账面价值
②收到补价方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补价的公允价值
B、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影响的当期损益
不确认损益
C、相关税费的处理
计入取得资产成本
【提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影响的当期损益,应当分别不同情况处理:
(1)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2)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的,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并将其持有期间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可转损益部分)”转入投资收益。 (3)换出资产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按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确认其他业务收入,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结转其他业务成本,二者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涉及相关税费的,按照相关税收规定计算确定。
二、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各项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
按照换入的金融资产以外的各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相对比例,将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涉及补价的,加上支付补价的公允价值或减去收到补价的公允价值)扣除换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后的净额进行分摊,以分摊至各项换入资产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以各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各项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
2、当期损益
对于同时换出的多项资产,将各项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在各项换出资产终止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按照各项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的相对比例,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涉及补价的,减去支付补价的公允价值或加上收到补价的公允价值)分摊至各项换出资产,分摊至各项换出资产的金额与各项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在各项换出资产终止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
(二)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各项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
对于同时换入的多项资产,按照各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的相对比例,将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涉及补价的,加上支付补价的账面价值或减去收到补价的公允价值)分摊至各项换入资产,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各项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的,可以按照各项换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的相对比例或其他合理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分摊
2、当期损益
不确认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