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区护理学全部
生长发育监测:定期监测婴儿身体重身高头围,腰围等指标一般规定身后一年内监测五次第一,三,五,八,十二个月第二年监测三次第15,20,24个月,第三年两次,第30.36个月。
编辑于2022-06-16 08:18:37社区护理学
第一章:社区护理概述
社区的概念
社区的组成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有一定数量的人群(人群是第一要素)
一定的气候地理位置(地域性)
有一定的社会服务设施(同质性)
有相应的管理机构(生活服务设施)
管理机构和制度
护理社区的特点
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可及性
具有独立性与自主性
多学科多部门协调
以预防保健为主
以健康为中心
以群体为对象
社区护理的内容
实施社区慢性病病人和其他疾病病人的管理
提供社区急重症病人的转诊服务
提供个体及其家庭健康护理
开展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
提供社区临终护理服务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
提供社区保健服务
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提供社区健康护理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1、广泛性
2、综合性(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六位一体”
3、连续性
4、可极性
5、协调性
社区的分类
地理性社区
共同目标或兴趣的社区
解决共同需要问题的社区
社区护理的概念
社区护士的条件
具有国家护士执业资格并经注册
经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独立从家庭访视的护理工作的护士, 应具备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社区护理的能力要求
良好的沟通能力
综合护理能力
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良好的预见能力
健康宣教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调研,科研能力
自我防护能力
社区护理的评估内容
1、地理环境
2、社区人口
3、九大系统
社区护理评估方法
1、按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分类
2、按功能性健康形态分类
3、按人类反映形态分类
4、按流行病学观念分类
SMART的原则
S 特定
M 可测量
A 可实施
R 相关的
T 时间
社区护理诊断
个人
家庭
社区(群体)
六位一体
融预防
医疗
保健
康复
健康教育
计划生育技术
社区护理的概念
社区护理 是护理人员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以社区内人群健康为中心,以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慢 性病患者为重点,提供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连续、便捷的健康护理服务。
社区护理的发展
1893年美国护士丽莲.伍德女士在纽约亨利街区开设了地段护理
社区护理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将医疗、 护理和公共卫生融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家庭护理阶段:19世纪中期以前
地段护理阶段 源于英国 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
第二章:流行病学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流行病学的的研究内容
研究疾病病因和影响疾病流行的因素
疾病自然史:是指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如痊愈好转、恶化、死亡等)的整个过程
疾病的分布
(一):疾病的流行强度
散发
爆发
流行
大流行
(二):疾病的分布形势
疾病的人群分布
疾病的时间分布
疾病的地区分布
描述性流行病学
是指根据日常记录资料或通过专门调查所得的资料,按不同地区怕,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的分组,主要包括现况研究和筛检
近况研究的方法
普查
抽样调查
疾病筛检
目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灵敏度 特异度 假阴性率 假阳性率 约登指数
病列对照研究
特点:由“果”到“因”的研究 属于观察性研究 设立对照组 无法确定因果关联
分类成组并列对照研究 匹配并列对照研究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优点:适合一般人群中罕见病和慢性病的研究 缺点:暴露和疾病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无法验证因果关系
队列研究
特点:由“因”及“果”的研究 属于观察性研究 设立对照组 验证因果关系
研究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 历史性队列研究 双向性队列研究
优点:所得积量相对准确可靠,可以分析一种暴露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因在前、果在后的时间和先后先后关系明确能验证因果关系 缺点:需前瞻追踪观察,人力、物力花费较大
常用的健康状况评价指标
人口统计学指标
少儿负担系数=(≤14岁人口数÷15~64人口数)×100%
老年负担系数=(≥65岁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生命统计指标
出生率=(某年出生活产人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0‰
死亡率=(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
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病的病人数)×100%
疾病统计指标
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100%
罹患率=(观察期间某人群中某病新病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
感染率=(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
第三章: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
第一节 概述
子主题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
一、基本概念及特定 (一)、基本概念 1.健康档案:是与居民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信息资源。 2.社区居民健康格案:是指社区常住居民健康党案 (二)、健康格案的特点 1 以人为本 2、内容完整3重点空 4、动态高效 5、标准统一 6、分类指导
二、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和意义 1、满足社区基本卫生服务需求 2、为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3、侵进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 4、合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有利于杜区卫生资源整合 5、为评价卫生服务质量将供依据 6、为医学教学科研工作提供 7、科学决策管理的需要
三、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要求 1、真实性 2、科学性 3、完整性 4、连续性 5、可用性
四、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种类与内容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 (一)概念 1、个人健康档案 2、家庭健康档案 3、社区健康档案 (二)内容 1、个人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档案包括两个部分内容:1、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问题记录包括两部分的内容(1)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问题记录 (2)以预防为导向的记录 2、家庭健康档案:主要包括家庭的基本情况资料。家语资料,家庭卫生保健情况,家庭主要健康问题资料 3、社区健康档案:主要有社区基本资料、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料和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三部分构成。
第二节
(二)建档方式 采用群体建档和个体分别建档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建档对象后,对所有的建档对象通过个人健康检查、家庭调查等获取基本资料,填入个人健康档案;对群体建档后新加入的居民则采取个别建档的方式。
(三)基本原则 建立健康档案的基本原则是自愿与政策导向相结合。
(四)、档案信息采集的途径 1.入户调查 2.疾病筛查,健康体检 3.医疗服务 4.日常服务:信息采集已更新的重要方式。
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是以技术 (一)档案编码技术编码方法: 1.第一段为b数字、表示县以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 2.第二段为3位数字,表示乡镇、(街道)及行政区划 3.第三段为3位数字、表示村(居)民委员会等 4.第四段为5位数字,表示居民四个人序号 (二)问题目录与问题描述 2.问题描述 Sl患者主观资料) 0(患者客观资料) A(健康问题评估) P(健康问题的处理计划)
四、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保管已与利用 (一)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保管 1.纸质档案的保管 2.电子档案的保管 (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利用 1.健康问题的评估 2.健康问题的处理 3.预防保健 4.医疗质量控制 5.科研与教学 6.资源共享
第四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一节 健康概述
题现代健康观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疾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又称病因学预防是针对疾病的发病前期 主要预防策略包括:1.健康促进干预 2.健康保护干预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针对疾病的发病期。它的关键是“三早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 期治疗
三级预防:三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预防 主要为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和伤残,防止复发转移(减少并发症,减少伤残)
(一)志代健康戏 (二)近代健康观 (三)视代健康观:1989年WHO又提出新的健康概念,即健康不仪是没有疾病,都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第二节 社区健康教育
(一)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目的是可以使人们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认知水平。
自我效能,即人们对自己组织实施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自我效能是决定人们能否产生行为动机和产生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1、成功的完成过某行为2、间接经验示范3、口头劝说4、情感激发
(一)社区健康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4、办健康知识讲座5、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第3节社区健康促进
1、健康促进是指教育组织法律(政策)和经济等手段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以促进健
健康促进策略 1、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2、创造支持性环境 3、强化社区行动 4、发展个人技能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第五章 社区家庭护理
第一节 家庭与健康
家庭功能: 1、情感功能 2、社会化功能 3、生殖功能 4、经济功能 5、健康照顾功能 家庭结构: 1、家庭外部结构 :(1)核心家庭(2)扩展家庭(3)主干家庭(4)联合家庭 2、家庭内部结构 :(1)家庭角色(2)家庭价值观(3)家庭沟通(4)家庭权利 ①、传统权威性②、工具权威性③分享权威性④感情权威性 家庭生活周期 :关于家庭周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美国杜瓦尔的家庭生活周期模式见表
家庭危机:1、意外事件引发的危机2、家庭发展所伴随的危机3、与照顾着有关的危机4、家庭结果本身造成的危机
第二节 家庭健康评估
评估工具 (一)家系图 以照顾者为中心,先上后下,男左女右(同代中) (二)APGAR量表 维度 :适应度、合作度、成熟度、情感度、亲密度。 7~10分表示家庭功能良好, 4~6分表示家庭功能中度障碍, 0~3表示家庭功能严重障碍 (三)Friendman家庭评估表 (四)Salopek家庭评估表 (五)评估注意事项
第三节 家庭护理
家庭护理的形式(一)家庭访视 1、家庭访视概念 2、家庭访视目的: (1)及早发现家庭健康问题 (2)确认阻碍家庭健康的相关因素 (3)促使护理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积极参与 (4)提供针对性保护援助 (5)促进家庭功能 (6) 提供健康教育 (7)与访视对象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 3 家庭访视的种类 (1)评估性家庭方式 (2)预防、保健性家庭访视 (3)急诊性家庭访视 (4)连续照顾性家庭保持 4.家庭访视的程序 (1)访视前准备 (2)访视中的工作 (3)访视后的工作
家庭病床 (一)家庭病床的机构设置 (二)家庭病床的工作人员 (三)家庭病床的建床制度 (四)家庭病床的撤床制度
社区照顾 (一)社区照顾的含义:是动员设区资源运用非正规支源网络联合正规服务所提供的支援服务与设施 (二)社区照顾的对象 (三)社区照顾的特点 (四)社区照顾的实施策略
第六章: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护理
第一节:社区儿童保健与护理
婴儿期
是指自出生28天后至一周岁的时期
6~8个月长出乳牙
一般规律是“二台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幼儿期
是指从一周岁后到满三周岁的时期
一岁半性门闭合,一岁时应6~8颗乳牙,两岁半左右20颗乳牙全部长齐
中枢神经系统迅速发育,促进了语言,运动,思维和学习能力,对外界环境产生好奇心,好模仿,趋向智能发展过 渡
幼儿的家庭,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家长的处理方式等对儿童产生很大的影响
学龄前期
性格形成期我
是指三周后到6~7岁的入小学前的时期
三岁是学英语的最好时间
学龄期
是指6~7岁入小学到12~14岁进入青春期前的时期
思维特征,这一时期的儿童思维从具体思维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主要形式,应能以具体观的形象 形式理解概念事物
新生儿保健与护理
社区护理应在新生儿出院后24小时内,一般不超过72小时及时进行家庭方式对正常足月新生儿每周访试一次,满 月后每两周考试一次,直到满两个月
婴儿期的保健与护理
生长发育监测:定期监测婴儿身体重身高头围,腰围等指标一般规定身后一年内监测五次第一,三,五,八,十二个月第二年监测三次第15,20,24个月,第三年两次,第30.36个月
计划免疫
七周岁及七周岁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乙肝疫苗及水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五种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你即所谓的五苗 防七病
第二节:社区妇女保健与护理
产乳期:从胎儿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间一般为六周
围绝经期:世界卫生组织将卵巢功能衰退直至绝经1年内的时期称为围绝经期,平均45~55岁
生育的最佳年龄:女性为25~29周岁,男性为25~35周岁 受孕最佳时间是夏末秋初的7~9月份
宫内节育器
月经干净后,3~7天无性交,产后42天,恶露干净剖宫产术后半年,哺乳期排除早孕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深度小于 10cm,术后两周内禁止性生活,基本育节育器放置后三个月,六个月12个月各复查一次
紧急避孕在无保护性生活后72小时内服用紧急避孕药主要是激素类,如左决诺酮片和飞机速类如你菲斯同两类药 物
孕妇的健康管理
一般在12周前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左侧卧位睡眠可减少,增大子宫对腹部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的压迫
妊娠期健康教育
主孕妇每日早中晚各数胎动一小时,将三小时的胎动技术相加乘以四为12小时的胎动数若12小时的胎动数据小于 十次,应警惕胎儿宫内缺氧及时到医院就诊
第三节: 社区老年人保健与护理
社区老年人保健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对人年龄界限的规划分提出新的标准,60~74岁称为年轻老年人,75~89岁称为老老年人,90岁以 上称为长寿老年人
现阶段我国老年人按时去年龄的划分标准为45~59岁为老年前期中老年人,60~89岁为老年期老年人,90~99岁 为长寿期长寿老年人,100岁及其以上的长寿老人又叫百岁老年人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老有所依,老有所成,老有所养,老有所学
老年人患病特点
患病率高且多种疾病并存,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病情进展迅速,易出现危象并引 起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的饮食指导
每日饮水量为1500~2000为宜
和你喷饪一采取蒸煮炖的方式,食物应性软松尽量避免油炸食物,少食多餐
安全用药
慢性病的老年人可选用口服给药,一般不主张老年人用静脉滴注和肌内注射方法给药,用药种类不宜过多,最好五 种以下
第七章: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与护理
第一节:慢性病概述
是对一类起病隐(匿并成长,且病情迁延不愈非传染性,病因复杂或病因未完全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特征病因复杂,潜伏期与患病时间,长发病初期的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具有不可可逆转的病理变化而不易治愈,对生活的质量影响大,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和遗传的,②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我有吸烟,不合理膳食,静做生活方,过量饮酒等
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静坐生活方式
慢性病的预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二级预防,筛查 三级预防,保健措施
第2节: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护理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与护理 高血压缩压大于等于140mmmmHg或舒张压90大于等于mmHg
RAAS: R肾素A血管紧张素A醛固酮S系统
药物治疗: β受体组织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a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二受体阻滞(ARB)
一级高血压轻度,二级高血压中度,三级高血压重度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1. 我想针对冠心病患者主要是二级预防2.饮食护理3.运动指导4.用药指导,5.调节生活方式,6.心理行为干预
脑卒中的主要可干预因素
血压,心脏病,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及酗酒,其他因素
脑卒中的发生诱因,过度降血压,过度疲劳,突然受寒,不良情绪的产生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先兆表现头晕,肢体麻木,短时间内出现吐字不清,性格改变
脑卒中患者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
常见的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整个过程可分为软瘫期,经挛期 ,相对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出血性脑卒
头痛、呕吐迅速出现意识障碍,颜面潮红,生呼吸成带有汉阴脉搏缓慢有力,有典型的三篇征集,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术后患者的护理,放化疗患者的护理,恶性肿瘤患者的日常活动,临终患者的护理
第八章社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与护理
第一节: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毒传染性疾病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
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 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真菌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 粪-口传播, 接触传播, 血液, 体液传播,母婴传播, 虫媒传播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周期性
传染类型,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
第二节:传染病的社区管理
传染病的报告制度: 1.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的目的2.报告单位及报告人,3.报告病种,4.报告内容, 5.报告程序与方式,传染病报告实属地化管理6.报告实现英语两小时内将传染 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对于其他一类丙类传染病患者
一级预防:1、开展社区传染病预防的健康教育2、改善环境卫生3、发动居民消灭传播媒介4、完善医疗规章制度5、筛减服务行业中的病原携带者6、加强社区传染病监测7、计划免疫
第三节:社区常见传染病患者的管理与护理
肺结核PTB
是由结合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午后低热,力,食欲减退,体重轻,盗汗等
诊断痰液中找到结合分支感觉是诊断肺结核的最可靠依据
流行病学(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4流行特征
区管理措施(1)管理传染源(2)切段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3)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接种卡介苗
卡血护理小量卡血患者阴茎or休息大量,开学时保持呼吸通畅
隔离消毒家庭内实行分餐制,碗筷, 毛帥、口罩与煮沸消毒10~15分钟
手足口病患者社区管理与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菌引起的传染病五岁以下儿童多发生于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泡疹
临床表现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
发热半手足口臀部皮疹
传染病,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
传播途径,肠道病毒主 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社区管理措施,1.管理传染病,手足口病,传染性强,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
居家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立刻到医院就诊2、消毒隔离3、发热护理4、口腔护理5、皮肤护理6、饮食护理
艾滋病患者社区管理与护理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临床表现此期持续时间- -般6~8年CD4 + 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
诊断流行病学史,不安全性生活自然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室艾滋病的最根本治疗方法,而且需要终身服药
海行病裳汁传染病,艾灌病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病毒存在于血液及各种液体,如精液,子宫,阴道分泌物,唾液, 泪水、乳汁和尿液中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其他途径背带血针头刺伤后污染损伤皮肤感染,易感人群多发于青壮年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社区管理与护理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其中嘉兴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临床表现1.急性肝炎,2.慢性肝炎ALT或谷草转氨酶AST反复持续升高3.重型肝炎你形成“ 酶-胆分离”
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
按发生原因分类①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②食物中毒③有毒有害因素中毒事件④自然灾害⑤意外事故死亡⑥不明原因 引起的群体发病或死亡事
按事件反映规模分类,一级事件, 二级事件,三级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特别重大一级,严重二级,较大三级,- -般五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进行预警这个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持续性,可控制性,国际互动性
伤病员的预检分诊,分诊常用的方法是RPM初步预检分诊其中R代表呼吸批代表灌注量,M代表精神状态。护士在-分钟内完成对一个患者现场预检分诊。并用红黄绿黑四种颜色标记黑色代表死亡或伤情非常严重疾病无存活希望,红色代表患者应在一小时内接受治疗
越生生程酒断性接有效循环G观察病情变化C控制外伤出血F
常见中毒的应急处理救治,调查,封存,销毁,通报信息
应急处理迅速清除毒物,紧急复苏,应用解毒剂,胆碱酯酶复活剂
社区护士的救灾任务上报,并赶赴现场现场教护居民说的谢你安慰沟通与合作
灾害重建期,健康管理, 公共卫生管理传染性疾病监测及预防,健康教育及咨询,心理 支持应激创伤综合症
第九章:社区康复护理
第1节社区康复护理概述
康复:指“综合协调的应用医学、社会、教育、职业以及其他措施,对病、伤、残者进行训练或再训练,以提高其活动能力”。 社区康复是1976年WHO提出的一种全新、有效、经济的康复服务途径 社区康复护理是将现代整体护理融入社区康复,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的生命为全过程,社区护士依靠社区内各种力量,对社区并伤残者进行的综合护理。
社区康复护理的对象·1残疾人2.老年人3.慢性病患者4.疾病恢复期患者 5.精神障碍者 康复护理的特点:服务范围广、服务对象参与性强、服务形式灵活、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重视心理康复相结合、提倡协作精神。 社区康复护理的实施原则:①尊重患者原则 2安全为主原则 3全面整体护理的原则④康复对象主动参与原则⑤早期预防、早期干预原则 ⑥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原则
卧位及体位转换
仰卧位、侧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俯卧位
床上发生、床上横向移动
日常生活活动是指人在独立生活中反复进行的最重要的基本活动,以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
第2节社区常见病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CVA)
脑卒中主要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言语功能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
摄食和吞咽功能障碍
感觉障碍
认知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
共济障碍
康复护理评估:运动功能评估,言语功能评估、感觉评估,认知评估,肌张力评定、损伤严重程度评定生存质量。
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的目的
预防精神残疾的发生
尽量减轻精神残损程度
提高精神残疾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恢复劳动能力
第十章社区紧急救护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与意义: 社区紧急救护是指危及生命的极危重症、意外创伤、社区灾难性事件的救护、管理与预防
二、目的与原则 (一)目的 1.维持生命 2.防止病情加重 3.促进恢复 (二)处理原则 1.社区救护的基本原则,社区处理紧急事件的原则一是以预防为主,二是现场急救以救命为主 社区现场货的基本原则是“救命” (三)现场救护的原则 (1)先救命,再治伤:坚持生命第一的原则 (2)现重伤后轻伤 (3)先排险后施救 (4)先分类再转送:预检分诊、分级救护是社区紧急救护的核心
三、特点与主要任务 (一)特点 1.复杂性 2.突然性 3.紧迫性 4.广泛性 5.协作性 (二)主要任务 1.初步急救处理 2.紧急对症处理 3.参与灾难性急救
第二节:社区常见紧急事件的紧急救护
一、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搏动有效,有效射血功能消失,不能搏出足量的血液保证重要脏气 供应,特别是危及脑的存活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 1.心源性:心脏本身病变引发的循环呼吸停止,称心源性心脏骤停,冠心病是心源性因素中最常见的原因 2.非心源性:心脏以外疾病所引发的循环呼吸停止称非原性心脏骤停 (1)意外事故:溺水、窒息、触电、雷击、麻醉或手术意外 (2)严重的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建议严重低钾血症、高钾血症、高美血症以及酸中毒或碱中毒等 (3)药物中毒或过敏:青霉素、链霉素以及某些血清制剂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可发生呼吸、心脏骤停 (4)其他:血管造影,心导管检查,脑血管病变等 (二)临床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暂的抽搐 2.大动脉搏动消失,测不到血压 3.呼吸断续或呈叹息样,随后即停止,面色可苍白或青紫 4.瞳孔散大或固定 (三)诊断依据 患者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伴以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是心脏骤停的主要诊断标准 (四)社区急救护理 1.意识判断 2.呼吸 3.体位 4.判断脉搏和呼吸 5.胸外心脏按压 6.开放气道 7.人工呼吸 8.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1)自主呼吸始出现 (2)可触及大动脉搏动,在停止按然后仍有动脉搏动 (3)口唇、颜面部转红 (4)一有眼球活动,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应恢复 9.婴儿和儿童的心肺复苏术 (1)判定意识:无反应则为意识丧失 (2)判定脉搏:可用触摸肱动脉来判断心跳是否存在 (3)胸外心脏按压:婴儿的胸外按压部位是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线交叉点下方一横指处
二、烧伤和烫伤 (一)概述 烧伤和烫伤是常见的家庭意外,多见于3~5岁儿童 (二)烧伤和烫伤的原因加点中常见的烧伤原因是室内起火,化学物质,电流和电火花,日晒等 (三)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皮肤发红,疼痛,水泡或失去弹性 2.全身表现:精神紧张,表情痛苦,甚至口渴,脉率增快,神志恍惚等 (四)分期 1.急性渗出期 2.感染期 3.恢复期 4.康复期 (五)现场急救处理 1.快速清除智商原因,脱离现场 2.较大面积烫烧伤患者经体表丢失大量液体 3.对于气管灼伤者,为防止喉头水肿导致的窒息,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 4.灭火后可用各种现成的敷料做出雾器包扎或清洁的衣物,被单等覆盖创面,避免二次污染或损伤 5.受伤20分钟内对有条件创面进行冷却处理,不仅可以带走热量,阻止烧伤进展,还可减轻疼痛,减少水 (六)救护 1.自救 (1)热液烫伤 (2)酸碱烧伤 (3)磷烧伤 (4)火焰烧伤 2.他救 (1)一般烧伤和烫伤的救护:主要是创面处理 (2)严重烧伤和烫伤的救护 (3)防治感染 (4)改善营养状况 (5)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七)预防 1.普及防火、灭火、自救常识、预防烧伤事件的发生 2.鼓励患者参与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恢复自信心 3.对肢体功能障碍,严重挛缩或畸形患者,鼓励其做整形手术和功能重建术
三、溺水 (一)临床表现 1.症状:患者可以头痛、视觉障碍、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泡沫样痰 2.体征:患者烦躁不安,昏睡,肌张力增高 3.溺水的判断:有确切的溺水时并出现下列情况及可判断为溺水面部肿胀 (二)辅助检查 1.血常规 2.生化 3.血气分析 4.尿常规 5.心电图 6.X线 (三)现场救护 1.迅速将溺水者救出水面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排除肺和胃内积水 4.实施心肺复苏 5.安全专送 6.院内救护
四、机械性损伤 (一)颅脑损伤 1.判断 (1)头皮损伤 (2)颅骨骨折 (3)脑损伤 (二)胸部损伤 1.判断 (1)胸壁挫伤 (2)胸壁裂伤 (3)肋骨骨折 (4)气胸 (5)血胸 (三)腹部损伤 (1)腹部闭合性损伤 (2)腹部开放性损伤 (3)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 (4)腹部空腔器官损伤 (四)脊柱损伤 (1)颈椎骨折 (2)胸腰椎骨折
五、气到业务阻塞 1.气道轻微阻塞 2.气道严重阻塞 (二)社区急救护理 1.适用于成人,成人应采用腹部手拳冲击法 2.应用于儿童,采用腹部手指冲击法 3.应用于婴幼儿,采用倒提拍背法
六、中暑 1.先兆中暑 2.轻度中暑 3.重度中暑: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