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贫困与饥荒 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贫困与饥荒 导图,包括:贫困与权利、饥饿与饥荒、权利方法、数据阐释与分析、饥荒决定性作用。
这是一篇关于旧制度与大革命的思维导图,包括为什么反宗教成为普遍的情绪,法国人对平等的执着和对自由的模糊态度、四个看起来矛盾的事实,构成了法国大革命的近因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共治论导图,主要内容有:总论、政府组织结构体系、政府职责体系、政府行政方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贫困与饥荒
贫困与权利
权利与所有权
除非一个人自愿挨饿,饥饿现象基本上是人类关于食物所有权的反映
权利体系
以贸易为基础的权利
一个人有权拥有通过自愿交易所得到的东西(在多边贸易中,存在一个由自愿参与者所构成的集合)
以生产为基础的权利
个人有权拥有用自己的资源或在自愿的基础上使用雇佣来的资源所生产出来的东西
自己劳动的权利
一个人有权拥有自己的劳动能力,并进而有权拥有与自己的劳动能力有关的以贸易为基础的权利,以及以生产为基础的权利
继承和转移权利
一个人有权拥有他人自愿赠予他的东西,但后者对这些东西的所有权必须是合法的,而且,这种赠予可能要等到赠予者去世后才能生效(如果他是这样指定的话)
交换权利
市场经济中,一个人可以通过贸易、生产或两者的结合将自己所拥有的商品转换成另一组商品。在转换中,他能够获得的各种商品组合所构成的集合称为这个人所拥有东西的“交换权利”
“交换权利映射”为每一个所有权组合指定了一个交换权利集合,缩写为“E-映射”——界定了对应于每一种所有权情况,一个人所拥有的机会
生产方式
一个人所具有的交换权利还取决于他在社会经济等级结构中的地位,以及该经济中的生产方式
他所拥有的东西会随着他所在的那一阶层的变化而变化。即使E-映射完全不变,实际交换权利也会随其所有权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保障和就业权利
交换权利不仅仅依赖于市场交换,而且还依赖于国家所提供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系统会影响到每一个人可以控制的商品组合,它们是一个人交换权利的组成部分,其条件是这个人没有进行其他交换
在已经建立了社会保障系统的私人所有制的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是对于市场交换和生产过程的补充,这两种类型的机会结合起来决定了一个人的交换权利
饥饿的消失反映了权利制度的变迁,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以及通过就业保障制度来保障人们能够挣到足以避免饥饿的工资
饥饿不仅依赖食物的供给,更依赖食物的分配,供给本身也是通过权利关系影响饥饿——遭受饥饿是因为其未能获得充分的食物权利
饥饿与饥荒
时间对比:一般性饥饿现象与饥荒的区别
典型的食物消费水平低下
食物消费量的下降趋势
推波助澜
食物消费水平的突然大幅度下降
在世界各地粮食供给都呈增加趋势时,严重的饥荒仍时有发生
社会阶层对比
一国内不同社会阶层对食物的控制能力是不同的,某些时段的总量短缺“只不过使各阶层对食物控制能力的差异明显地暴露出来而已”
“无论如何,我们都没有理由相信,不同阶层的食物消费必定沿着同一方向变化”,不管是比例还是数量
原因:一个国家内部各阶层的粮食分配问题
权利方法
饥饿与权利失败
关注人们通过通过社会现有的合法手段支配食物的能力
生产机会
国家赋予的权利
其他方式
资源禀赋与交易
一定经济环境中,可以得到的商品组合所构成的集合就是他资源禀赋的交换权利
交换映射权利,取决于一个社会中的法律、政治、经济和社会特征及人们的社会地位
受灾阶层往往是社会底层人民,如农民、小手工业者
当某一阶层的资源禀赋向量急剧下降时,饥饿就发生了
市场机制促使粮食从遭受饥荒的地区向其他地区流动
市场需求反映的不是生物学上或心理学上的欲望,而是建立在权利关系上的选择
“扩张型饥荒”
粮食支配体系如市场拉动可能在农业盛期对某些阶层极为不利
如果经济繁荣表现为社会不平等的扩大如有利于城市人口不利于农村劳动力,那么繁荣自身就是饥荒的诱因
实例:孟加拉大饥荒/埃塞俄比亚大饥荒/萨赫勒地区的干旱与饥荒
资源禀赋:在一个私有制经济中,在存在着交换(与其他人的交换)和生产(与自然的交换)的情况下,E;取决于两个参数,即个人的资源禀赋所有权组合)和交换权利映射(为个人的每一资源禀赋组合规定46他可以支配的商品组合集合的函数)。例如,一个农民拥有他的土地、他的劳动力和其他一些资源,这些共同构成他的资源禀赋。
数据阐释与分析
饥荒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