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级会计实务-收入
2022年中级会计实务——《收入》章节思维导图.中级会计实务(收入)收入 近年考点 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核算2007单选 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风险和报酬转移的判断 2010单选 2012年多选 涉及商业折扣业务收入的确认2012年判断
编辑于2022-06-21 17:01:15收入
1、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
合同识别(简单了解)
合同合并(简单了解)
合同变更
作为单独合同 (累吐血也要记下)
要同时满足
①合同变更有 可明确区分的商品+合同价款
②可以反映新增商品的单独售价
原合同终止及新合同订立
前提:已转让商品与未转让商品之间可明确区分
不满足条件①/满足条件①不满足条件2
作为原合同的组成部分
已转让商品与未转让商品之间不可明确区分
2、识别是否单项履约义务
企业向客户转让可明确区分商品 即可作为单项履约义务
商品可区分
本身获益
易于获得资源,一起使用获益
合同层面可区分
排除法
企业需提供重大的服务(e.g.建造办公楼)
重大修改或定制(私人订制)
具有高度关联性(e.g.设计和生产样品的服务)
提供运输服务——分情况说
3、确定交易价格 (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
可变对价
最佳估计数确定 (按照最有可能发生金额来估计)
期望值(概率加权平均)
最可能发生金额
限制
包含可变对价的交易价格,应当不超过在相关不确定性消除时,累计已确认的收入极可能不会发生重大转回的金额(累吐血也要背下来)
合同中有重大融资成分 (先收款后发货、先发货后收款)
企业应当按照假定客户在取得商品控制权时,即以现金支付的应付金额确定交易价格(现销价格)
企业在确定该重大融资成分的金额时,应使用将合同对价的名义金额折现为商品的现销价格的折现率
分录 P书本182
收到货款:
DR:银行存款 1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123.6 CR:合同负债 1123.6
确认融资成分的影响
DR:财务费用——利息支出(这个是费用没有资本化)=1000*6%=60 CR:未确认融资费用
交付产品
DR: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123-60=63.6 CR:未确认融资费用 DR:合同负债 1123.6 CR:主营业务收入 1123.6
非现金对价
应付客户对价(又收又付,收你10元,退你1元)
4、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
时段义务
条件(三者满足其一即可)
客户在企业履约的同时即取得并消耗企业履约所带来的的经济利益
客户能够控制企业履约过程中在建的商品(如在产品、在建工程、尚未完成的研发项目、正在进行的服务等)
企业履约过程中所产出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用途,且该企业在整个合同期间内有权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
履约进度确认方法
产出法
投入法
按照累计发生的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
时点义务
DR:合同履约成本 CR: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5、确认收入
安装的: 上题分析出安装分摊95万 这题又说安装时发生了63万人工费,预计还剩27万
95*[63/(63+27)]=66.5
发生人工费时: DR:合同履约成本 63 CR:应付职工薪酬 63
DR:合同负债 66.5 CR:主营业务收入 66.5
DR:主营业务成本 63 CR:合同履约成本 63
确认成本
合同履约成本
属于履约成本
合同履约成本在一年周期内,在资产负债表中计入“存货”
合同履约成本在一年周期以上,在资产负债表中计入“其他非流动资产”
不属于履约成本 (常考客观题)(计入当期损益)
管理费用(由客户承担)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这些支出为履行合同法发生,但未反映在合同价格中)
与履约义务中已履行(包括已全部履行或部分履行)部分相关的支出,即该支出与企业过去的履约活动相关
无法在尚未履行的与已履行(或已部分履行)的履约义务之间区分的相关支出
合同取得成本 (销售佣金就是增量成本)
合同取得成本在一年周期内,在资产负债表中计入“其他流动资产”
合同取得成本在一年周期以上,在资产负债表中计入“其他非流动资产”
摊销不超过一年的,计入当期损益
为取得合同发生的,除了预期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以外的其他支出:差旅费、投标费或其他相关费用,都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合同履约成本、合同取得成本的摊销和减值
摊销
减值
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
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
确认不会退回的收入 按预期退回的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
DR:应收账款/银行存款(含税价) CR:主营业务收入(正常会确认收款的部分) 预计负债—应付退货款(预计会退还的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DR:应收退货成本 (成本x确认退货的百分比) 主营业务成本 (成本x确认收货的百分比) CR:库存商品
附有质量保证条款的销售
客户选择单独购买质量保证的,构成单项履约义务
按照部分交易价格分摊至该项履约义务
如果不能作为单项履约义务
DR:销售费用 CR:预计负债
主要责任人和代理人 (讲义P197页例题)
主要责任人:企业在向客户转让商品前能够控制该产品
应当按照有权收取的对价总额确认收入
DR:合同资产 CR:主营业务收入 DR:主营业务成本 CR:库存商品
代理人:不能控制该产品
应当按照预期有权收取的佣金或手续费的金额确认收入
附有客户额外购买选择权的销售 (销售激励、客户奖励积分、未来购买商品的折扣券、合同续约选择权等)
提供重大权利 (就是买了一个东西才会有额外购买选择权)
交易价格要分摊到“商品”+“额外购买选择权”,e.g.交易价格100元,商品100元,还有额外折扣12元,则商品应分摊的价格为:100/(100+12)*100=89元。同理额外折扣=11元
分录:DR:银行存款 100 CR:主营业务收入 89 合同负债 11
未提供重大权利
授予知识产权许可
不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即不可明确区分)
构成单项履约义务
时段履行
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累吐血也要背下来)
合同要求或客户能够合理预期企业将从事对该项知识产权有重大影响的活动
该活动对客户将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
该活动不会导致向客户转让尚品
时点履行——卖唱片,卖出去,确认从之获益后,才能确认收入
售后回购
站在卖方角度 (企业有义务、企业有权利)
回收价格<原售价——租赁交易
回收价格>原售价——融资交易
DR:银行存款 CR:其他应付款(因为这个钱后面还要回购自己当时卖出去的东西) DR:发出商品 CR:库存商品 DR:财富费用 (回收价格-当初收到款的价格)/回购的月份 CR:其他应付款(冲减上面的其他应付款)
站在买方角度 (客户有权利)
客户有占到便宜——按照“站在卖方角度”来处理
客户没有占到便宜——按照“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来处理
客户未行使的权利(储值卡)
预售款时
DR:银行存款 CR:合同负债
履行相关义务时(客户消费时)
DR:合同负债 CR:主营业务收入
客户可能会不消费的时候,再按比例确认为收入。除非客户履约的可能性极低,才能把余额全额确认为收入
无须退回的初始费 (入会费、接驳费、初装费)
该费用与向客户转让已承诺的商品相关
构成单项履约义务——按照分摊至该商品的交易价格确认收入
不构成单项履约义务——按分摊至该整个单项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确认收入
该费用与向客户转让已承诺的商品不相关
该初始费应当作为未来将转让商品的预收款,在未来转让该商品时确认收入(如京东的PLUS会员,不能在收取时一次确认收入,而应该在为客户提供后续商品期间确认为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