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又称幼儿教育,是指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使儿童身心获得协调发展,为入小学接受小学阶段的教育作好准备。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主要有托儿所、幼儿园、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等,其年限从1年至3年不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中外近现代学前教育史
1697
英国“国内贫民救济法”
1770
法国建立编织学校
1802
德国建立保育所
1816
欧文建立幼儿学校(英国)
1842
外国传教士开始在中国领土上开设孤儿院和慈幼院。
1844
美国爱尔德塞在宁波创办女塾
1872
明治政府颁布《学制令》标志日本近代学制的诞生
1873
哈里斯,布洛建立美国第1所公立幼儿园。
1876
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成立,是日本模仿欧美创办的第1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
1882
日本提倡无论城乡都有条件设置简易幼儿园
1892
美国士海淑德上海创办幼稚师资培训班。
1893
日本第1所托儿所开设
1899
日本制定第1个关于幼儿园设备内容的规定,《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1902
颁布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
梁启超提倡向日本学习
1903
建立了湖北幼稚园
1904
颁布中国近代史学前教育的第一部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标志着蒙养院制度的确立
1905
废除科举制
颁布《国民学校令实施细则》
1910
蒙台梭利新教育方法传入 美国
1912
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
1913
蒙台梭利思想传入中国
学制系统《壬子癸丑学制》
陈嘉庚创办了厦门集美幼稚师范学校
玛格丽特,拉歇尔创立了英国第1所保育学校。
1918
英国《费舍教育法》承认保育学校属于国民教育制度。
1919
陈鹤琴,廖世凯创办南京高等师范附设幼稚园
陈嘉庚创办厦门集美幼稚园
成立北京香山慈幼院
杜威应邀来北京大学演讲
1920
活教育理论萌芽
1921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概念
1922
壬戌颁布《学校系统改革令》
1923
陈鹤琴先生在自家客厅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
1924
德国把学前教育视为青少年福利事业
1925
五州运动将收回教育主权运动推向高潮,政府颁发《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成为教会学前教育发展衰落的转折点。
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标志生活教育理论初步形成
1926
《幼儿园令》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部独立的幼儿园令
1927
在陶行知先生的倡议和领导下创办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陶行知创晓庄学校
创立厦门集美师范学院。
1929
南京晓庄师范幼稚师范学院(幼稚园师资培养机构)
1930
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幼稚园师资培养机构
陶行知正式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
1933
德国学前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英国哈多发表《关于幼儿学校以及保育学校的报告》
德国纳粹统治时期,种族教育盛行
1934
颁布《托儿所组织条例》确定了托儿所制度
1938
10月,延安第一保育院 建立
战时儿童保育会 确定在原有托儿所基础上扩建保育院
日本《社会事业法》形成二元化体制
保育院制庋确立
1939
育才学校全面实施生活教育理论
1940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思想
1941
《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幼儿的决定》实施儿童公育制度
日本强行停办在华教会学校。
1944
英国《巴特勒法》学校属于国家和地方双重管辖
1947
法国《郎之万一瓦隆计划》提出所以儿童在最大发展其个性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1948
日本的保育所基本上完成了法制化和制度化
日本《保育大纲》
1949
彻底收回教育主权,教会学校终结。
新中国取消西方列强在华的一切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