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07补益剂
凡用滋补人体气、血、阴、阳的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统称为补益剂。《难经·十四难》亦说: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和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这就指出了补益五脏。临床中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及气血双虚之不同。因此,补益剂也相应的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及补阴、补阳等五类。
《至简古中医临证实录》读书笔记 舌诊知识梳理 从古中医内经的角度舌诊辩证体质, 书为中医古籍出版社版本
心为君主之官,心主藏神,心主血脉,在窍为舌,其华在面,在体合脉……,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肝的特性及功能,肝主升发,主疏泄,主藏血,肝为罢极之本,在液为泪,在窍为目,其华在爪。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补益剂
补气
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益气健脾
脾胃气虚证
异功散
人参 茯苓 白术 陈皮 甘草
益气健脾,行气化滞
脾胃气虚兼气滞
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加陈皮 半夏
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脾胃气虚兼痰湿证
香砂六君子汤
人参 白术 甘草 陈皮 半夏 砂仁 木香 生姜
益气健脾,行气化痰
脾胃气虚,痰阻气滞
保元汤
黄芪 人参 炙甘草 肉桂 生姜
益气温阳
虚损劳怯,元气不足
参苓白术散
莲子肉 薏苡仁 砂仁 桔梗 白扁豆 白茯苓 人参 甘草 白术 山药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脾虚湿盛
七味白术散
人参 茯苓 炒白术 甘草 藿香叶 木香 葛根
健脾益气,和胃生津
脾胃虚弱,津虚内热
补中益气汤
黄芪 甘草 人参 当归 橘皮 升麻 柴胡 白术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脾虚气陷
气虚发热
升阳益胃汤
黄芪 半夏 人参 甘草 独活 防风 白芍药 羌活 橘皮 茯苓 柴胡 泽泻 白术 黄连
益气升阳,清热除湿
脾胃气虚,湿郁生热
升陷汤
生黄芪 知母 柴胡 桔梗 升麻
益气升陷
大气下陷
举元煎
人参 黄芪 炙甘草 升麻 白术
益气升提
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
生脉散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温热、暑热,耗气伤阴
久咳伤肺,气阴两虚
玉屏风散
防风 黄芪 白术
益气固表止汗
表虚自汗
完带汤
白术 山药 人参 白芍 车前子 苍术 甘草 陈皮 黑芥穗 柴胡
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补血
四物汤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黄
补血调血
营血虚滞
桃红四物汤
四物汤加桃仁 红花
养血活血
血虚兼血瘀证
胶艾汤
川芎 阿胶 甘草 艾叶 当归 芍药 干地黄
养血止血,调经安胎
妇人冲任虚损,血虚有寒
圣愈汤
熟地 白芍 川芎 人参 当归 黄芪
补气,补血,摄血
气血虚弱,气不摄血
当归补血汤
黄芪 当归
补气生血
血虚阳浮发热
归脾汤
白术 当归 白茯苓 黄芪 远志 龙眼肉 酸枣仁 人参 木香 甘草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心脾气血两虚
脾不统血
气血双补
八珍汤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甘草
益气补血
气血两虚证
十全大补汤
人参 肉桂 川芎 干熟地黄 茯苓 白术 甘草 黄芪 当归 白芍
温补气血
人参养荣汤
黄芪 当归 桂心 甘草 橘皮 白术 人参 白芍药 熟地黄 五味子 茯苓 远志
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泰山磐石散
人参 黄芪 白术 炙甘草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川续断 糯米 黄芩 砂仁
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气血虚弱所致的堕胎、滑胎
炙甘草汤
甘草 生姜 桂枝 人参 生地黄 阿胶 麦冬 麻仁 大枣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
虚劳肺痿
加减复脉汤
炙甘草 干地黄 生白芍 麦冬 阿胶 麻仁
滋阴养血,生津润燥
温热病后期,邪热久羁,阴液亏虚
补阴
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 山萸肉 干山药 泽泻 牡丹皮 茯苓
滋补肝肾
肝肾阴虚
知柏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加知母、黄柏
滋阴降火
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杞菊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加枸杞子 菊花
滋肾养肝明目
麦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加麦冬 五味子
滋补肺肾
肺肾阴虚
都气丸
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
滋肾纳气
肺肾两虚
左归丸
熟地 山药 枸杞 山茱萸 川牛膝 鹿角胶 龟板胶 菟丝子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真阴不足
左归饮
熟地 山药 枸杞子 炙甘草 茯苓 山茱萸
补益肾阴
大补阴丸
熟地黄 龟板 黄柏 知母 猪脊髓
阴虚火旺
虎潜丸
黄柏 龟板 知母 熟地黄 陈皮 白芍 锁阳 虎骨 干姜
滋阴降火,强壮筋骨
肝肾不足,阴虚内热之痿证
一贯煎
北沙参 麦冬 当归 生地黄 枸杞子 川楝子
滋阴疏肝
肝肾阴虚,肝气郁滞
补阳
肾气丸
干地黄 薯蓣 山茱萸 泽泻茯苓 牡丹皮 桂枝 附子
补肾助阳
肾阳不足
加味肾气丸
附子 白茯苓 泽泻 山茱萸 山药 车前子 牡丹皮 官桂 川牛膝 熟地黄
温肾化气,利水消肿
肾阳虚水肿
十补丸
附子 五味子 山茱萸 山药 牡丹皮 鹿茸 熟地黄 肉桂 白茯苓
补肾阳,益精血
肾阳虚损,精血不足
右归丸
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枸杞子 菟丝子 鹿角胶 杜仲 肉桂 当归 制附子
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右归饮
熟地 山药 枸杞子 山茱萸 甘草 肉桂 杜仲 制附子
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阴阳双补
地黄饮子
熟地黄 巴戟天 山茱萸 石斛 肉苁蓉 附子 五味子 官桂 白茯苓 麦冬 菖蒲 远志
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
龟鹿二仙胶
鹿角 龟板 人参 枸杞子
滋阴填髓,益气壮阳
真元虚损,精血不足
七宝美髯丹
赤、白何首乌 赤、白茯苓 牛膝 当归 枸杞子 菟丝子 补骨脂
补益肝肾,乌发壮骨
肝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