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此篇导图主要从治疗,诊断,检查,并发症以及临床表现、病因和发病机制等医学知识讲述消化性溃疡
编辑于2022-06-24 18:00:34消化性溃疡 PU
分类
胃溃疡(GU)
十二指肠溃疡(DU):较多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
胃酸与胃蛋白酶
PU发生的机制是致病因素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袭作用与黏膜屏障的防御能力间失去平衡。侵袭作用增强或(和)防御能力减弱均可导致PU的产生
GU在发病机制上以黏膜屏障防御功能降低为主要机制
DU则以高胃酸分泌起主导作用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是PU的重要致病因素
DU病人的 Hp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但有的DU人群Hp阳性率约为50% ,GU的Hp阳性率为60% -90%。
药物
长期服用非當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氯毗格雷、双麟酸盐、西罗莫司等药物的病人易于发生PU。(布洛芬)
黏膜防御与修复异常
胃黏膜的防御和修复功能对维持黏膜的完整性、促进溃疡愈合非常重要
遗传易感性
其他大量饮酒、长期吸烟、应激等是PU的常见诱因。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上腹痛,性质可有钝痛、灼痛、胀痛、剧痛、饥饿样不适
慢性过程,可达数年或10余年
反复或周期性发作,发作期可为数周或数个月,发作有季节性,典型者多在季节变化时 发生,如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
部分病人有与进餐相关的节律性上腹痛,餐后痛多见于GU,饥饿痛 或夜间痛、进餐缓解多见于DU
腹痛可被抑酸或抗酸剂缓解。
特殊溃疡
复合溃疡:指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活动性溃疡,多见于男性,幽门狭窄、梗阻发生率较高
幽门管溃疡:幽门管溃疡餐后很快发生疼痛,易出现幽门梗阻、岀血和穿孔等并发症
球后溃疡:指发生在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的溃疡。多位于十二指肠降段的初始部及乳头附近,溃疡多在后内侧壁。疼痛可向右上腹及背部放射。严重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胆总管引流障碍,出现梗阻性黄疸,易并发出血。
巨大溃疡:指直径>2cm的溃疡,常见于有NSAIDs服用史及老年病人。巨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在后壁,易发展为穿透性,周围有大的炎性团块,疼痛可剧烈而顽固、放射至背部
老年人溃疡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疼痛多无规律,较易出现体重减轻和贫血,较多发胃体上部
儿童期溃疡主要发生于学龄儿童,发生率低于成人。患儿腹痛可在脐周,时常出现恶心或呕吐,可能与幽门、十二指肠水肿和痉挛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溃疡的表现与成年人相近
难治性溃疡
①病因尚未去除,如仍有 Hp感染,继续服用NSAIDs等致溃疡药物等; ②穿透性溃疡; ③特殊病因,如克罗恩病、促胃液素瘤、放疗术后等; ④某些疾病或药物影响抗溃疡药物吸收或效价降低; ⑤误诊,如胃或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⑥不良诱因存在,包括吸烟、酗酒及精神应激等。
并发症
出血
DU 较GU多见。当PU侵蚀周围或深处的血管,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出血。
轻者表现为大便隐血阳性、黑便,重者出现大岀血、表现为呕血或暗红色血便。PU病人的慢性腹痛在出血后常减轻。
穿孔
溃破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呈突发剧烈腹痛,持续而加剧,先岀现于上腹,继之延及全腹。 体征有腹壁板样僵直,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部分病人出现休克。
穿透于周围实质性脏器,如肝、胰、脾等(穿透性溃疡)慢性病史,腹痛规律改变,变为顽固或持续。如穿透至胰腺,腹痛放射至背部,血淀粉酶可升高
穿破入空腔器官形成痿管DU可以穿破胆总管、形成胆痿,GU可穿破入十二指肠或横结肠、 形成肠痿
幽门梗阻
临床症状有上腹胀痛,餐后加重,呕吐后腹痛可稍缓解, 呕吐物可为宿食;严重呕吐可致失水,低 氯、低钾性碱中毒;体重下降、营养不良。 体检可见胃蠕动波及闻及振水声等。多由DU或幽门管溃疡反复发作所致,炎性水肿和幽门平滑肌痉挛所致暂时梗阻可因药物治疗、溃疡愈合而缓解;严重瘢 痕或与周围组织粘连、恶变引起胃流出道狭窄或变形,表现为持续性梗阻。
癌变:反复发作、病程持续时间长的GU癌变风险高。DU 一般不发生癌变
辅助检查
胃镜检查及活检
①确定有无病变、部位及分期;②鉴别良恶性溃疡;③治疗效果的评价;④对合并出血者给予止血治疗;⑤对合并狭窄梗阻病人给予扩张或支架治疗; ⑥超声内镜检查,评估胃或十二指肠壁、溃疡深度、病变与周围器官的关系、淋巴结数目和大小等
X线制剂造影
①了解胃的运动情况;②胃镜禁忌者;③不愿接受胃镜检查者和没有胃镜检查条件时
直接征象为龛影、黏膜聚集,间接征象为局部压痛、胃大弯侧痉挛性切迹、狭窄、十二指肠球部激惹及球部畸形等
CT检查
实验室检查
Hp检测 有PU病史者,无论溃疡处于活动还是瘢痕期,均应考虑Hp检测
2.其他检查:血常规、粪便隐血有助于了解溃疡有无活动出血。
诊断
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NSAIDs服药史等是疑诊PU的重要病史。胃镜检查可以确诊。不能接受胃镜检查者,上消化道棟剂发现龛影,可以诊断溃疡,但难以区分其良恶性。
鉴别诊断
1.其他引起慢性上腹痛的疾病pu诊断确立,但部分病人在pu愈合后仍有症状或症状不缓 解,应注意诱因是否解除,是否有慢性肝胆胰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与PU并存。
2.胃癌 胃镜发现胃溃疡时,应注意与恶性溃疡相鉴别,典型胃癌溃疡形态多不规则,常>2cm, 边缘呈结节状,底部凹凸不平、覆污秽状苔。
3.促胃液素瘤(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卓-艾综合征)促胃液素瘤系一种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治疗
PU治疗目标为:去除病因,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
药物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
H2受体拮抗剂:
常用药物有法莫替丁、尼扎替丁、雷尼替丁,治疗GU和DU的6周愈合率分别为80% 〜95% 和 90% 〜95%。
PPI
PPI可在2〜3天内控制溃疡症状,对一些难治性溃疡的疗效优于%受体拮抗剂,治疗典型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4周的愈合率分别为80%〜96%和90%〜100%。 值得注意的是治疗GU时,应首先排除溃疡型胃癌的可能
根除Hp
3.保护胃黏膜
铋剂
覆于溃疡表面,阻隔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袭损害。由于PPI的性价比高和广泛使用,铋剂已不作为PU的单独治疗药物。但是,餓剂可通过包裹Hp菌体,干扰Hp代谢,发挥杀菌作用,被推荐为根除Hp的四联药物治疗方案的主要组成之一。
弱碱性抗酸剂
用铝碳酸镁、磷酸铝、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这些药物可中和胃酸,起 效较快,可短暂缓解疼痛,但很难治愈溃疡,已不作为治疗PU的主要或单独药物。这类药物能促进前列腺素合成,增加黏膜血流量、刺激胃黏膜分泌HCO,-和黏液,碱性抗酸剂目前更多被视为黏膜保护剂。
病人教育
适当休息,减轻精神压力;改善进食规律、戒烟、戒酒及少饮浓茶、浓咖啡等。停服不必要的 NSAIDs、其他对胃有刺激或引起恶心、不适的药物,如确有必要服用NSAIDs和其他药物,建议和食物 一起或餐后服用,或遵医嘱加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内镜治疗及外科手术
PU出血的内镜下治疗, 包括溃疡表面喷洒蛋白胶、出血部位注射B 10 000肾上腺素、出血点钳夹和热凝固术等,有时采取2种 以上内镜治疗方法联合应用。结合PPI持续静脉滴注对PU活动性出血止血成功率达95%以上。
外科手术
在下列情况时,要考虑手术治疗:①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经药物、胃镜及血管介入治疗无效时;②急性穿孔、慢性穿透溃疡;③瘢痕性幽门梗阻,内镜治疗无效;④GU疑有癌变。
手术治疗并发症可有:术后胃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破裂、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痿、术后梗阻、倾倒综 合征、胆汁反流性胃炎、吻合口溃疡、缺铁性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