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深度思维·叶修
本导图讲了社会中比较实用的九大思维模型,给平凡人一次逆袭拼搏的机会,而又不做错选择,并结合我对于看的其它书上的理解和引申,适合有一定理解能力的人深度理解,也适合大众人取用部分思维为己所用,走上不平凡的道路。
编辑于2022-06-25 13:40:03深度思维
1.思维逻辑链
区别
较短逻辑链条
条件/现象/问题本身
从A推导出B&C
深层思维
较长逻辑链条
从A推导出D&E&F
5Why思考法
向前追溯原因
定义
对一个问题连续多次追问为什么,直到找出问题根本原因
应用要点
问几个Why?
不断追问下去,直到问题变得没有意义为止
提问方式
要往有意义的方向问
要疑问不要质问&审问
不带绪提问
寻找关键信息而非寻找责怪对象
回答技巧
要往可以控制事项上面回答,避免不可控制内容
5So思考法
洞悉事物未来趋势
向后追寻结果
定义
对一个现象连续追问其产生结果,以探求它对未来可能造成影响
应用要点
区分绝对推论与概率推论
逻辑链条越长,逻辑损耗越大,推论威力和准确度逐渐降低
思维逻辑链边界
概论变得较低,没有实际指导作用
既要做适当推演,也要保持灵活变化
常识和专业知识积累越多,推演威力越大
2.换位思维
只有建立共同认知,摒弃以自我为中心思维方式
定义
思考、感受别人的内心所想,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自己的推论和行动
从别人的视角出发去看待、思考问题
进入别人的视角
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想
思维的精髓
从别人视角出发
换位思维
需要和他人有部分共同认知&经历
曾经有类似经历
可以调用
没有经历
可以临时体验
无法体验,找有相应经历人了解
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从常人相反视角出发
逆向思维
从所有人未想过视角出发
创造性思维
练习方法
时常反问自己
“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
建立抽离感
代入感的相反方面
观察他人喜好
六顶思考帽-换位思考法
特点
蓝帽
全局分析
纵观全局,不出现盲点,不失控
白帽
客观事实
客观理性,以事实为依据
红帽
感性直觉
黄帽
乐观思考
不错失机会
黑帽
保守行事
不莽撞冒进
绿帽
创新思维
勇于创新
每个参会者既保持思想高度一致,又保持思维多样性
使用顺序与数量
白帽
思考事情早期使用
蓝帽
最开始和结束时使用
其他颜色帽子使用没有严格顺序标准
注意事项
职位较高领导不在早期使用红色帽子
绿帽创新思维难度较高,使用时间较长
都认为很容易的事情要用黑帽进行风险评估
特别悲观事情,要用黄帽看危险中有无机会
子主题
使用方法
同一时间,所有人都使用同一种思维方式
3.可视化思维
定义
将各种信息(任务原始信息、推演临时信息、大脑已有信息)以文字或图形等看得见的形式集中存储在某个平面上
好处
更大、更稳定的外部缓存
带来更全面、更宏观视角
工具
艾森豪威尔矩阵
安索夫矩阵
策略师时间矩阵
越重要事情越先做,越简单事情越先做
容易
耗时度
技术难度
重要
损益程度
影响广度
扩散度
工作仪表盘
分区域分版块
分门别类
4.流程思维
增加对事情的宏观掌控力
误区
秘籍型思维
大多数问题都不是简单问题
全流程优化
定义
一件复杂问题都是由多个流程、步骤组成,把每一个流程、步骤都进行优化,做到(接近)最好
特点
具有复利属性
不论事情做的好与不好
计算成本时用加法,计算成果时用乘法
流程类型与结构
类型
顺序型流程
流程随着时间自然展开,前后流程之间影响很小
连贯型流程
前后流程联系紧密,前一个流程结果影响下一个流程
(顺序+连贯)混合型
结构
从是否有备用资源或选项考虑
并行结构
有备选方案或资源
串行结构
无备选方案或资源
选择优化顺序
最容易优化的流程
根据技术难度和耗时度去定义
最重要的流程
损益程度
损益程度最高
数值最低的那个流程
连贯型流程
影响广度
影响最广
多个流程交汇于同一个流程点
扩散度
扩散度最高
串行流程
5.生态思维
不要把目光只聚焦在一个事物上,要观察思考它的生态、它周围的环境、它与周边事物的关系。
核心原理
生态中事物广泛关联,个体事物发展趋势、状态变化和各种选择并不是随机的,也不是独立自主决定的,而是受到整个生态的影响,要思考某个事物时候,不应仅思考这个个体,应思考它所处的整个生态(它周围环境及它与环境的关系)
不仅考虑个体,还应考虑个体所处于整个生态中的环境
游戏主播卖产品变现案例
游戏相关衍生产品(玩具、配饰、文化衫)
鼠标、键盘
零食、饮料
暖手宝、暖脚宝
桌面发热垫
小米案例
个体产品
小米手机
竞争对手
华为、VIVO、三星、苹果等
小米生态
电视机
扫地机器人
空气净化器
智能穿戴设备
……
手机能与所有智能家居信息流通,共同形成整个智能家居生态,手机作为个体只是整个生态的中心点
生态思维衍生模型
淘金模型
美国淘金热潮案例
卖牛仔裤、铁锹、驱蚊水、快餐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令
房价大涨,人员涌进
高端教育行业
健身休闲行业
特点原理
是一个共生模型
不只看到竞争者,还要看到生态中共生的可能性
转换自己的身份,在共生中寻找机会
森林模型
老虎、狮子、兔子等动物森林共生案例
特点原理
是一个生态位模型
生态位:物种在生态中所处的位置(空间、时间、食物种类)等因素
误区
不是遇到强者就逃跑,而是生态位选择
让你离开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成功的泥沼
池塘模型
特点原理
是一个平台模型
案例
开淘宝店不一定赚钱,但是淘宝这个平台肯定赚钱
6.系统思维
非常规特性
注重理解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部分与整体的差距,可以是数量,也可以是性质
系统思维是动态的
系统思维中的因果关系是循环的、模糊的
最重要的不是某个短线条的因果,而是整体的系统思维
作用
能够找到一些问题的复杂成因,在更高层面解决问题
能以精深的智慧评估形势,以大胆、反常的行为开创局面
从更宏观角度解决问题
改变系统构架
构建良性循环动力系统
认真分析哪些因素影响哪些因素
哪几个因素连接起来,能够形成不断增强的循环系统
按规划执行这个动力系统
利用系统思维解决问题方法步骤
绘制系统动力图
识别可以调整的节点和流向
改变可以调整的节点和流向
正向学习系统动力图
7.大势思维
如果忽略宏观的趋势,仅在微观细节上反复思索,永远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对大势思维的深度认知也需要抓住其本质,认识到趋势不是随机预测,而是内存规律所引起的必然或大概率走向。
抓住趋势的本质
趋势定义
因为某种内在规律而导致的未来的大概率或者必然走向
区别
风口
未必会是趋势,缺乏规支撑,很容易迅速消散
趋势
创造趋势的强大规律
马太效应
特点
比其它规律更加强大,当各其它规律产 生冲突时候,可以覆盖、推翻其它
知识积累马太效应
已经拥有更多知识的人,在未来很有可能会拥有更多的知识
已经储存的知识越多,学习新知识就越容易,新知识的储存比率也就越高,原有知识越丰富的人,由于更高的学习效率,即便是学习同样的内容也会比知识匮乏者学得更快,从而扩大知识优势。
知识积累马太效应刚开始的增速很慢,需要持续不断的积累,知识积累随着时间增长不是线性的,而是不断加速提高的,尽管前期的累积很小,但是长期的积累很大。
财富积累马太效应
越有钱的人越容易赚钱
平凡的人解决办法
在最初没有太多资产时,要想办法把自己的资产变成有用的知识技能,然后在知识技能领域进行马太效应下的优势积累,加速发展。
知识技能领域的累积受财富影响较小,等积累足够的知识技能后,再把它们转化成财富,这样可以通过切换赛道达到马太效应的加速发展
被规律所驱动的趋势
科技进步的科技趋势
AI人工智能
物联网
VR科技
政府每五年的规划
人口变化趋势
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
二胎、三胎政策
多种思维与大势思维结合应用
马太效应与人口规律
城市和城市群会不断发展,年轻人会不断从小城镇涌入大城市
人口不断减少的小城镇,房地产贬值是趋势
生态思维与人口规律
老年人越来越多
医疗和养老产业增加
场地建设、医疗护理设备采购、护理人员招聘培训等
劳务中介、代理招聘、中低端猎头
淘金模型(共生)
旅游行业增加
储蓄、养老保险、房产增值
思维逻辑链与人口规律(5Why&5So思考法)
婴幼儿增速是否稳定尚不明确,商家不可盲目扩张
中高端产品更受欢迎
科学教养相关行业有发展机会
8.兵法思维
注重风险规避
先胜后战
凡事不可莽撞盲目,先计算清楚再行动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孙子兵法·军形篇》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不放过敌人的漏洞,取得胜利。所以能打赢的军队先做到主动防御,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去和敌人交战,而莽撞发动进攻的军队往往吃败仗。
人最怕的是拼搏一生、胜利无数,却在一次倒下后再也无法爬起来。
很多事情无法在刚开始就有必胜的把握
凯利公式(风险评估)
pw
有多大概率会赢
rw
赢了能赚多少倍
p1
有多大概率会输
r1
输了会亏多少
樊登讲《反脆弱》中李嘉诚投资房地产行业案例
致人而不致于人
做到高瞻远瞩,不要等情况变得不可扭转时才察觉,要见微知著,从一开始就不出现微小差池,不受制于人,要时刻掌握主动权。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虚实篇》
如若想取胜,就要支配敌人而不能被敌人支配,即要主动不要被动。
致人
让别人出于左右为难,没其它选择的地步
致于人
自己处于左右为难,没其它选择的境地
不致于人思维培养
与思维逻辑链结合应用
胜可知,不可为
不权要敢于出击,更要能够等待时机,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胜可知,而不可为也。《孙子兵法·军形篇》
胜利与否可以由我们来推导,但是决定胜利的结果却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让自己做到没有明显弱点和失误,让别人无法战胜自己,然后等待对方暴露出弱点或犯错误以此击败对方。(机会未到时,不可妄动)
9.慢即是快
对于出身平凡、缺乏资源、没有背景的人来说,专注做好一件事才是大概率的生存之道。
专注做一件事
给自己做减法,《断舍离》
把时间、精力、资源等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集中于一点,不分散到多个地方。
符合张萌《人生效率手册》中的单点突破法,但与《能力陷阱》&《低风险创业》中的杠铃式配置有所违背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把有限的资源分散到不同的领域,那么每个领域都会停留在低速启动阶段。
不要被例如埃隆·马斯克这样的光环人物的光芒陷阱所掩盖
专注努力与漫长命运旅程中的坚忍,是普通人命运破局的武器
专注遇到的困难
担心倾尽全力投入的方向最后才发觉是错的
专注努力的事情要不违反行业大趋势
专注成长末期的技术难度
(红海行业、出现技术瓶颈无法迅速提高或有明显天花板的事情)
考虑投入产出比以及突破天花板或技术瓶颈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