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重点知识总结,包括一般分类、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严重心理问题等等。
编辑于2022-06-26 12:52:50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一般分类
心理正常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
心理不正常
变态人格
神经症
精神病
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
是病非病三原则
主客观同一性
心理内外在一致性
人格稳定性
心理冲突的性质
道德性:能否对冲突进行道德评价
现实性:冲突能否与现实处境相联系
常识性标准
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与行为
明显过度的情绪体验与表现
有没有社会功能损害
有没有影响到他人
标准化区分
经验标准
统计学标准
医学标准
社会适应标准
一般心理问题诊断
特征
由现实事件引起
不间断持续一个月以上,或两个月仍无法自行缓解
理智控制,行为不失常
社会功能正常,只是效率下降
未泛化,情绪只由最初事件引起
诊断要点
(1)由现实刺激引起;一般性刺激事件; (2)近期发生;持续一个月或两个月内,超过或达到三个月; (3)问题内容未泛化; (4)反应强度不甚强烈; (5)无严重影响思维逻辑性; (6)人格无明显异常; (7)心理咨询的对象;
有时:不间断持续一个月,简短持续两个月
有因:现实事件引起
有度
社会功能基本正常
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之下
不泛化
诊断步骤
排除诊断;从重到清,从粗到细
是否为躯体疾病引起
是否有精神病
是否有人格障碍
是否有神经症
是否严重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特征
重大强烈的刺激引起
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有时会失去理智控制
无法自愈
功能有一定损伤
反应泛化
诊断要点
(1)由重大现实刺激引起; (2)持续时间较长; (3)问题内容已泛化; (4)反应强度较强烈; (5)思维逻辑性可能受一定影响; (6)可能有一定的人格障碍基础;
有时:间断或不间断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有因: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有度
痛苦难以自行解脱
功能有一定损伤
反应泛化
诊断步骤
是否经历较强的现实刺激
心理冲突的性质
功能是否有损伤
有无器质性病变
排除精神病、神经症以及一般心理问题
神经症诊断
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及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概述
特点
意识到心理冲突
心理痛苦感强烈
良好的自知力
求助意愿
持久性
无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社会功能有一定损害
病因
精神应激因素:更多的生活事件
素质因素:人格特质,更加易感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精神病患者,更加易患
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1项:①恐惧;②强迫症状;③惊恐发作;④焦虑;⑤躯体形式症状;⑥躯体化症状;⑦疑病症状;⑧神经衰弱症状。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医。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惊恐障碍另有规定。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及心境障碍等。
强迫症及相关障碍
内涵
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神经症
强迫与反强迫并存:观念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无法控制与抵抗
用仪式化动作减轻精神痛苦,社会功能受损严重
表现
强迫思维:核心症状
强迫行为:继发症状
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以强迫症为主要临床相,表现为下述形式之一或混合: 以强迫观念为主的临床相;以强迫动作为主的临床相。 (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 (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排除标准】 (1)排除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性强迫症状,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或恐惧症等; (2)排除脑器质性疾病特别是基底节病变的继发性强迫症状。
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
抽动-秽语症
疑病症
广泛性焦虑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
治疗
药物治疗为主: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降低多巴胺水平
心理治疗为辅:暴露疗法,森田疗法等
同谱系其他障碍
躯体变形障碍
持续专注于一个或多个感知到的缺陷或外观缺陷,而这些缺陷或外观缺陷对其他人来说是不明显的或者只是轻微的
过度自我意识
重复检查,过度掩饰,回避社交,社会功能受损严重
囤积障碍
过度获得或难以丢弃物品而导致物品的囤积,不管它们是否具有实际价值
以身体为中心的重复性行为障碍
拔毛障碍
抓痕障碍
导致皮肤后遗症
焦虑障碍
表现为过度恐惧和焦虑以及相关的行为障碍,其症状严重到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显著痛苦或损害。
典型的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项: 不是因为别的疾病引起的 ① 以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漂浮焦虑、无名焦虑 ② 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身体反应,行为反应。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1)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 (2)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 (3)排除神经衰弱、疑病症、精神分裂症。
鉴别诊断
社交焦虑障碍
强迫障碍
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焦虑障碍
惊恐障碍
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 ① 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 ② 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③ 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④ 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严重标准】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排除标准】 (1)排除恐怖症 (2)排除抑郁症 (3)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恐怖症
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 ① 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和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② 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③ 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 ④ 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需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
广场恐怖症
(1) 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广场、闭室、黑暗场所、拥挤的场所、交通工具(如拥挤的船舱、火车车厢)等,其关键临床特征之一是过分担心处于上述情境时没有即刻能用的出口; (3)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病因
生理因素:5-羟色胺与内分泌系统失调
心理因素:儿童时期的恋母情结
社会因素:不良环境,不当教育方式
治疗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
社交恐怖症
(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作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等); (3)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 (4)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特定恐怖症
(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是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未包括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物(如昆虫、鼠、蛇等)、高处、黑暗、雷电、鲜血、外伤、打针、手术,或尖锐锋利物品等; (3)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分离焦虑障碍
表现为与特定依恋人物分离的显著和过度的恐惧或焦虑
选择性缄默症
表现为说话时具有持续的选择性,即儿童在特定的社交场合(通常是在家中)能够表现出足够的语言能力,但在其他场景(通常是在学校)中始终无法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