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考试要点总结,包括社会心理学理论、社会认知、社会行为、态度与偏见、人际关系、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等等。
编辑于2022-07-01 15:20:41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认知失调
费斯汀格提出,当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 观念或行为的改变本质是态度的转变。
自我效能
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在很大 程度上指个体对自己有关能力的感觉。包括:效能期望,结果期望。
自利偏差
也称自我服务偏差,指当我们加工和自我相关的信息时,一边轻易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并在很多情况下有一种觉得自己比别人好的倾向 。
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观察者效应
观察者偏差,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归因,反之对自己则倾向于外部归因。比如说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
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高分特质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具有照明作用。
心理防御机制
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 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侵犯行为
是指有意图地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带有侵犯性情绪,大部分情况是反社会的一种行为。
囚徒困境
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社会懈怠
社会懈怠: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做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团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思想、信念、行为的准则,这种要求团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就是团体规范。
团体凝聚力
团体凝聚力:是指能使团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它往往用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
简答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阶段
人格结构理论:将人的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内驱力和本能的据点,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调节着内部机能之间产生的冲突,遵循现实原则;超我相当于良心的概念,是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三和第四年之间发展起来的,遵循道德原则。
人格发展阶段论分为: 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7岁—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
什么是侵犯行为?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侵犯行为的定义:是指有意图地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①利用惩罚; ②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 ③替代性攻击与宣泄; ④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⑤培养同情心去对抗去人性化
团体沟通的四种形态
假设成立一个由5个人组成的团体,将有如下4种沟通网络形态:
①圆形:在这种形式的沟通中所有成员的沟通机会均等,每个人只能与相邻人交流不能与其他人沟通 ; ②链形:处在两端的两个人只能与相邻的一个人沟通,其他三个人可以同时与两个人沟通,但最中间的那个人似乎最重要; ③Y形:由链形发展而来,端点的三个成员只能和一名成员沟通,夹在中间的两个人,一名可与两个人交流,另一名可与三个人交流; ④轮型:有一名成员可以与所有成员交谈,其余四人只能与处在中央的这名成员交谈。
什么是偏见?减少偏见的方法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依据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
消除偏见的方法: 社会化: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因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控制 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在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偏见往往来自于自己的无知与狭隘,接受教育越多,人们偏见越少。 直接接触:eg:国际性学术会议、奥运会… 自我监控:偏见本身也与认知过程有关,所以对认知过程进行监控也可以减少偏见。当人们意识到偏见后自我抑制,在此过程中的内疚感、自我批评、搜寻引发偏见反应的情境线索都有助于消除减少偏见。
罗森塔尔效应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察某校,随机从每班抽三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半年后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学生,长进很大,再后来,18人全都在不同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
囚徒困境
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反映了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个体因为追求理性而使群体获得了最差的结果的情况。
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分别关押,警察告知有认罪和不认罪两种选择:如果两人均不认罪,则由于证据不确定,都判轻刑一年;如果两人都认罪,他们都会被处以重刑但从宽为10年;若一人认罪,而另一人不认罪,则认罪者立即获释,而不认罪者被判重刑15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均会倾向于认罪。
货运游戏
用来研究威胁对冲突的影响的研究范式:研究中实验者要求参与者想象自己在经营一家货运公司(甲或乙)任务是把货物从某地运到另一地点,两个公司各自有自己的起点和目的地,但有一个障碍存在即两个公司至其各自目的地的捷径中,有一段是重合的,这一段路是单行线 。在这个游戏中,双方共用捷径的唯一方式是一方的车通过后另一方的车再通过,如果两辆车在中间某个地方相遇必须有一方退回,否则双方都动弹不得。同时甲乙双方在这条捷径上各自有一个控制门通过对此们的操作决定对方是否通过,甲和乙还有一条自己单独使用的线路,但是该线路很长,如果走这条路注定会在竞争中失败。 实验结果令人惊讶:景观参与者清楚的知道他们采取的最佳策略是双方相互合作轮流通过单行道,但是被试之间却很少合作,常常是互相争夺担心到的使用权,并且当对方使用该线路时常常关闭自己制的门阻碍对方通过,结果双方都失去了分数。
论述
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友谊+爱情;爱情的几种分类、七种形式 )
定义:亲密关系是指两个人相互影响、相互依赖。 四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零接触、知晓、表面接触、共同关系。在共同关系中当两个人的相互依赖程度很高时,就称为亲密关系(亲密关系的三个特点:频繁互动、共享活动和兴趣、相互影响力很大)
爱情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之间强烈的吸引 爱情的3个成分: 激情(情绪上的着迷) 亲密(心理上的喜欢) 承诺(心里或口头的预期)
7种爱情的形式
喜欢式爱情:主要是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关系 迷恋式爱情:主要是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空洞式爱情: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
浪漫式爱情: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 伴侣式爱情: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 愚蠢式爱情: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如一见钟情 完美式爱情:激情、承诺、亲密都有
爱情的分类(6种):浪漫式,占有式,好朋友式,实用式,利他式,游戏式
性别差异:男性喜欢浪漫式与游戏式,女性喜欢好朋友式与实用式
爱情与友情的区分
从信任判断上区分: 判断某人是否在恋爱时,信任是最不重要的因素,而在评定“友情”时,信任则是最重要的因素 。
从恋爱感受区分爱情vs友情
1.生理反应(最主要的区别)
2.性因素:满意的性生活是浪漫爱情的重要基础。
3.大脑神经机制:恋爱时,大脑会将对方的缺点转化为迷人的特性
社会行为—侵犯行为分析
侵犯行为的定义:是指有意图地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必须是一种行为;效果上这种行为大部分情况下是一种反社会行为; 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需要区分敌对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 (eg:恐吓)
侵犯行为的生理基础:生物因素+生物诱因 eg:杀人狂魔杨新海 文化与侵犯行为;性别与侵犯行为;愤怒与侵犯行为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6个)
温度;兴奋转移/情绪;侵犯性线索;去个体化:责任分散; 饮酒/物质成瘾(酒精摄入在当前研究中存在争议);社会赞许与模仿
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①利用惩罚; ②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 ③替代性攻击与宣泄; ④示范非侵犯行为 ⑤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⑥培养同情心去对抗去人性化
结合平时生活谈你遇见的偏见 (课程群的案例-偏见)
偏见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依据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 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又不同于态度,与态度相比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情感成分是偏见,行为倾向的成分则是歧视。
偏见的产生
【团体冲突理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 从这点来说,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表现 。
【社会学习理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在偏见的学习过程中, 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 。
【认知理论】分类、图示…偏见是人们处理和整合信息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心理动力理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替代性攻击、人格反常、人格病变。
【人格理论】
偏见的影响与克服
对知觉的影响 对自身的影响和对他人行为的影响(eg:自证预言)
消除偏见的方法: 社会化: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因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控制 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在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偏见往往来自于自己的无知与狭隘,接受教育越多,人们偏见越少。 直接接触:eg:国际性学术会议、奥运会… 自我监控:偏见本身也与认知过程有关,所以对认知过程进行监控也可以减少偏见。当人们意识到偏见后自我抑制,在此过程中的内疚感、自我批评、搜寻引发偏见反应的情境线索都有助于消除减少偏见。
社会心理学 绪论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两种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区别
社会心理学常识
社会心理学的三个研究领域
个体过程;人际过程;群体过程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沿革
社会心理学理论
学派时期 19C末—20C60Y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宣布了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精神分析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自卑的作用) 荣格(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安娜•弗洛伊德(自我发展、自我防御机制、依恋关系)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大约十年后,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了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从内在动力的思路对人类的人格与心理发展加以分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耀。 古典精神分析最致命的弱点是他忽视了外在社会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从而把人格的发展看成是一个可以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封闭体系。 同时,弗洛伊德对性因素的过分强调,使得他的追随者不能容忍,被他视为左膀右臂的两个学派中坚阿德勒和荣格先后退出精神分析学派,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归于性因素的观点,认为成长过程中自卑感才是推动人格发展的动力,他得了用补偿作用、权力意志、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等因素解释人格的成长与发展,他这一思路到目前为止依然被继承,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被称为个体心理学。 荣格也强调广泛的社会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他把弗洛伊德提出的力比多(libido),看成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而不仅仅是性能量。荣格最重要的贡献是认为无意识还可以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其中个体无意识指的是个体与生俱来的本能和生命早期被压抑的欲望,集体无意识则是指种族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些特征,它从核心层次上决定了人类的行为与心理特征。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是强调社会文化积淀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荣格心理学,被称为分析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对其理论加以发展,在她的著作《自我防御机制》中用自我发展的观点替代了其父的性因素说。
认知主义学派
考夫卡—格式塔,勒温—场论
格式塔理论:1912产生于德国,强调从整体和关系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理论
认知与社会认知
认知:指影响行为和情绪的思维过程。 社会认知:人解释事物的过程,其核心是人们对他人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如人格、情绪和人际关系)的认知。
两个基本原则
分类: 人们知觉事物的时候,往往先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分类
聚焦:将注意力集中在主题上,忽略背景的影响。
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归因理论:我们如何解释事件原因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
创始人:费斯汀格,勒温的嫡传弟子
当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观念或行为的改变本质是态度的转变。
认知失调的条件:逻辑违背;文化价值的冲突;观念层次的冲突;新旧经验的矛盾 应对:改变态度、改变行为、引进新的认知因素
学习理论 人类学习的三种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生理学理论的解释
代表人物:麦独孤、弗洛伊德、劳伦兹
本能:社会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
遗传差异
社会学—角色理论
诱因理论的解释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对科学研究假设的三个要求:可证真伪+量化表达+简洁清晰。评价一个理论好坏的四个标准:准确性、一致性、简洁性、广泛性。理论的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综合现有的知识;解释已有的现象;预测性;指导研究方向。
社会心理学研究过程和方法选择
问题的提出:从理论中演绎+从实践中提出问题
研究方法的选择:相关研究(变量间的关系)+实验研究
研究方法:调查法、实验法、计算机模拟研究法、大数据研究法
收集数据:自我报告、访谈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档案研究法、元分析法
研究应注意问题
样本的代表性、实验者偏差、被试偏差、伦理问题
伦理问题的应对:知情同意、事后说明、最小风险
自我 self consciousness
自我
自我研究的历史
詹姆斯
米德/H.Mead: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危机
沙利文:人际关系
自我的发展来自与他人接触时所体验的感受,以及对他人评价的反映性评价或感知。
好我(快乐)+坏我(痛苦)+非我(焦虑、排斥)
罗杰斯
自我概念:
自我差距(差距导致情绪障碍)
现实自我+理想自我
自我相关概念
自我图示 self-schema
定义:是指人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提出者:马科斯 H.Markus
可能自我+动态自我
可能自我为个体提供了追求目标的焦点和组织。
自我差异理论
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实际自我
自我觉知 self-awareness
定义:是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
内在自我觉知+公众自我觉知
自尊
定义: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是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内容。
确立自尊的两条途径
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
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评价
马斯洛—影响自尊的相关因素
①父母的教养方式; ②学业成绩与社会关系 ③个人因素(个人经验)
自我提升:自我美化或自我强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或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自我确认:是指人们注意和寻找那些与图示相符合的信息的倾向。
ps: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均有助于提高自尊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指一个人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无法控制失败事件→相信不能控制的信念→习得无助
自我表演 self-presentation
定义:也叫自我展示,是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
印象管理
琼斯自我表演的6种策略
①自我抬高:把自己的正向信息呈现给他人 ②显示:向他人显示自己正直和有价值的印象 ③谦虚: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质、成就和贡献 ④恳求: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不足和依赖引起同情 ⑤恫吓:用威胁的方式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⑥逢迎:通过策略性行为(抬高、遵从、送礼等)来影响别人
自我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自我检控: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我表演进行控制,也就是根据他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
自证预言: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他人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的期望行事。
罗生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察某校,随机从每班抽三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半年后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学生,长进很大,再后来,18人全都在不同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
身体意象/体像:是指一个人心目中对自己身体的美学,用来描述于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的总和。
相关概念:饮食障碍
自我偏差
焦点效应
是指人们在自我观察时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 把自己看成某一情境的中心,并高估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度 。
→ 透明度错觉
人们认为自己隐藏的情绪一旦外露,就会被别人发现的错觉, 实际上别人可能根本看不出来😅
自利偏差
也称自我服务偏差,指当我们加工和自我相关的信息时,一边轻易为自己的失败 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并在很多情况下有一种觉得自己比别人好的倾向
主要表现:觉得自己伦理道德更高尚,更有工作能力,更聪明更孝顺,觉得自己不易受偏见影响
盲目乐观
人们对自己的认知有时候会出现盲目乐观的倾向。
盲目乐观的弊端:出现需要付出代价的意外;失败;无法合理应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应对——防御性悲观:防御性悲观主义者会预见问题的发生,并且促使自己进行有效的应对
虚假一致和虚假独特性
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我们常常表现出一种倾向,过分高估或者低估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
①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程度以及支持自己的立场,这种现象被称为虚假一致性。
②在能力方面,我们干的不错或获得成功时,虚假独特性效应更容易发生, 即:人们把自己的智慧和品德看成超乎寻常的,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形象。
自我与文化
独立性自我 和依赖性自我
东西方文化下自我概念差异
自我三成分模型
私人自我,个人对自己的特质状态行为的认识;团体自我,团体内成员对自我的认识 ;公共自我,他人对自我观点的认识
文化范式: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的高低 文化松紧性:文化同质性的高低,同质性越高,意味着文化特性越紧密 文化复杂性:文化复杂程度的高低,复杂性越高,对私人自我,公共自我的取样概率越高
华人的自我四元论
个人取向+社会取向(关系、权威、家族、他人)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个体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据外部特征对其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等内在属性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是认知者、认知对象和认知情境之间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特点:相互作用性,主观性,社会认知的选择性,社会认知的防御性,社会认知的反应显著性,社会认知的完型特性
图示
指一套有组织,有机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个人图式、自我图式、团体图式、角色图式、剧本
分类
人们并不是把每个人当作独立的个体,而总是将其归到某一类当中 外群体同质效应;内群体偏好
社会认知法则
便利法则: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难易程度做出判断
象征性法则:人们根据事物与某个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来归类
基础比例信息:指按照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相对比例的信息做出判断
锚定与调整法则:人们以一个数值或数字为起点,并依据这个起点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不充分
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
寂寞、焦虑;生理疾病
个人知觉
对他人印象的形成
第一印象: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就是第一印象 。
评价人或事物的三个基本维度:评价(好与坏)力量(强与弱)活动性(主动与被动)
整体印象的形成
平均模型: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我们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
累加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平均。
加权平均模型:人们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权重
个人知觉中的偏差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高分特质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具有照明作用。
正性偏差:慈悲效应,是指人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个人知觉的线索
情绪线索
非语言线索:人际距离,身体姿势,目光接触
亲密距离(拥抱/触摸)0—0.5米, 个人距离(好友/家人)0.5—1.2米, 社交距离(普通朋友/合作关系)1.2—3.5米, 公众距离(公众演讲)>3.5米
归因
是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研究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
海德的归因理论: 内因(本性归因)+外因(情境归因) 综合归因
归因风格理论:抑郁性归因风格;乐观型归因风格
对应推论理论:研究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把时间归于他人的内在特质 非期望与非顺从性、非自愿性
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
区别性: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具有针对性
一致性:对同一对象,不同主体是否做出相同反应
一惯性: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所作的反应是否一致
对自己的归因
对自己态度的归因:人们通过在不同压力环境下自己的行为去了解自己的态度; 对自己动机的归因:最少报酬引发个体对工作的最大内在兴趣; 对自己情绪的归因:人们对自己情绪的知觉取决于人们所经历的生理上的唤起程度和人们所使用的认知名称,如快乐,愤怒等
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经常把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观察者偏差: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归因,反之则倾向于外部归因。比如说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
心理理论:指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测理解对方的意图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社会行为
人类行为的基础
遗传因素&环境影响
人类的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的定义:是指有意图地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必须是一种行为;效果上这种行为大部分情况下是一种反社会行为; 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需要区分敌对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 (eg:恐吓)
侵犯行为的生理基础:生物因素+生物诱因 eg:杀人狂魔杨新海 文化与侵犯行为;性别与侵犯行为;愤怒与侵犯行为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6个)
温度;兴奋转移/情绪;侵犯性线索;去个体化:责任分散; 饮酒/物质成瘾(酒精摄入在当前研究中存在争议);社会赞许与模仿
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①利用惩罚; ②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 ③替代性攻击与宣泄; ④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⑤培养同情心去对抗去人性化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又叫利他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 利他:是指自愿采取帮助他人的行为,且预期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回报。 助人行为:偶然性帮助、实质性帮助、情感性帮助、紧急性帮助。
影响利他和助人行为的因素
助人者特点
求助者特点:是否受他人喜爱,是否值得他人帮助,性别影响
增加助人行为
利他主义的社会化:①树立榜样;②做出具体的帮助行为;③促进内在动机
增加旁观者干预的可能性:普及旁观者效应的相关知识
积极心理学与亲社会行为
态度与偏见
态度的概述
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心理成分及其关系
认知成分: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里印象,包括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成分的基础。 情感成分: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情感 ,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行为倾向成分: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
态度的心理功能
效用/实用功能;知识功能;自我保护功能;价值表达功能
从态度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态度的特殊性水平(是指态度指向一般群体还是特殊个体) 、时间因素、自我意识、态度强度、态度的可接近性(是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行为 的主动性水平、心境的影响、情境的作用
态度的测量
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形成与学习
态度学习的三种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态度形成与改变相关的三个社会化过程: 服从、认同、内化
情感因素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基本价值体系的影响 eg:堕胎、婚前性行为
基于感觉反应
曝光效应:是指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 的增加而变得更积极的一种现象(前提是不反感)
态度形成中的认知理论
文化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态度的改变
海德的平衡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
当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这种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 观念或行为的改变本质是态度的转变。
认知失调的条件:逻辑违背;文化价值的冲突;观念层次的冲突;新旧经验的矛盾 应对:改变态度、改变行为、引进新的认知因素、减少选择感、改变认知的重要性(重要性排序)
支持认知失调理论的证据
不充足理由与认知失调; 自由选择与认知失调; 努力与认知失调; 决策后失调; 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
对其批评(局限性) :自我直觉理论&自我确认理论对它提出了意见
说服
Hovland:说服信息→【注意信息(✓)→理解信息(✓)→接受信息(✓)】→改变态度
Sears的说服模型
说服者的因素: 专家资格 // 可靠性 // 受欢迎程度
说服信息的因素: 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距离// 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 信息的呈现方式 // 信息的呈现顺序和关联性
被说服者的因素:人格特性(个体的可说服性、智力和自尊)//心情(较好时易被说服)// 卷入程度//动机水平//免疫力(与信息提供频率有关)//个体差异(认知需求、自我检控和年龄)//自我在说服中的角色
情境的因素: ① 预先警告:当个体对问题了解很多时,预先警告会引起抗拒,反之则有助于改变态度 ②分散注意:能减少抗拒,对改变态度有利
偏见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依据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
偏见的产生
【团体冲突理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 从这点来说,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表现 。
【社会学习理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在偏见的学习过程中, 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 。
【认知理论】分类、图示…偏见是人们处理和整合信息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心理动力理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替代性攻击、人格反常、人格病变。
【人格理论】
偏见的影响与克服
对知觉的影响 对自身和他人行为的影响
消除偏见的方法: 社会化: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因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控制 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在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偏见往往来自于自己的无知与狭隘,接受教育越多,人们偏见越少。 直接接触:eg:国际性学术会议、奥运会… 自我监控:偏见本身也与认知过程有关,所以对认知过程进行监控也可以减少偏见。当人们意识到偏见后自我抑制,在此过程中的内疚感、自我批评、搜寻引发偏见反应的情境线索都有助于消除减少偏见。
人际关系
人际吸引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社会心理学上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人际吸引:是个体之间在情感方面的相互接纳和喜欢,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按吸引强度由低到高分别为亲和、喜欢和爱情 。
相互吸引的两个原因
1.人类天生具有亲和动机。①亲和需求;②亲密关系
2.克服寂寞。
寂寞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eg:朋友数量/质量) 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
情绪性寂寞:没有任何亲密的人依恋而引起的寂寞。 社会性寂寞: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而产生的寂寞。
人们寂寞感的因素:婚姻和经济状况,年龄因素,人格因素 提高社交技巧的建议:提高对他人关注;培养自己认识并遵从社会规范的能力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①强化原则——我们更喜欢给我们酬赏的人,讨厌给我们惩罚的人。 ②社会交换原则——我们是否喜欢一个人取决于和这个人交往时对成本收益的评价。 ③联结原则——人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个人特质(个人温暖、能力、外表吸引力) 2.相似性(态度、兴趣、背景、性格等) 3.互补性(eg:“相貌换地位”) 4.熟悉性(eg:曝光效应) 5.接近性(eg:近水楼台先得月)
亲密关系
定义:亲密关系是指两个人相互影响、相互依赖。 四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零接触、知晓、表面接触、共同关系。在共同关系中当两个人的相互依赖程度很高时,就称为亲密关系(亲密关系的三个特点:频繁互动、共享活动和兴趣、相互影响力很大)
依恋 的三种类型
安全型
逃避型
焦虑/矛盾型
自我展露 与亲密关系的发展
友谊关系—— 表面朋友+深层朋友; 友谊的性别差异(交友方式、情感卷入、身体接触…)
自我展露—— 个体把有关自己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 社会渗透理论:相互性规范。
自我展露的风险: 冷淡、排斥、出卖、控制感丧失
自我展露与文化差异
亲密关系的维持
平等→ 大致平等
归因→ 强化对方式归因 ✓
沟通→ 加强沟通
嫉妒→ 嫉妒控制训练
亲密关系的终结
对待不满的策略
真诚//忽视//退出//表达
关系破裂造成的情感伤痛
终结关系的决策责任:终结者、共谋者、承受者 恋爱关系的拒绝导致的痛苦差异:男>女
(应对)利用社会支持
爱情
爱情: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的强烈的人际吸引。
爱情的3个成分: 激情(情绪上的着迷) 亲密(心理上的喜欢) 承诺(心里或口头的预期)
7种爱情的形式
喜欢式爱情:主要是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关系 迷恋式爱情:主要是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空洞式爱情: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
浪漫式爱情: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 伴侣式爱情: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 愚蠢式爱情: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如一见钟情 完美式爱情:激情、承诺、亲密都有
爱情的分类(6种):浪漫式,占有式, 好朋友式,实用式,利他式,游戏式
性别差异:男性喜欢浪漫式与游戏式,女性喜欢好朋友式与实用式
爱情的测量
Rubin:(伴侣式)爱情三主题:依恋、关怀、信任及自我展露
对友情和爱情进行了区分: 判断某人是否在恋爱时,信任是最不重要的因素, 而在评定“友情”时,信任则是最重要的因素 。
Lee:爱情三原色—激情、游戏和友谊 →实用式爱情,占有式爱情,利他式爱情
爱情行为与感受
建立爱情的7种行为: ①对爱情的口头描述(“我爱你”) ②自我展露(把自己的秘密和感受告诉对方) ③无形的爱情表征(对对方活动表示兴趣尊重对方意见并鼓励) ④非语言方式表达爱情快(当对方出现时感到轻松快乐) ⑤有形的爱情表征(比如送礼物或帮对方做一些事) ⑥身体行为表达爱情(如拥抱、接吻) ⑦表示愿意容忍对方,并愿意牺牲以维持这种关系
从恋爱感受区分爱情vs友情
1.生理反应(最主要的区别)
2.性因素:满意的性生活是浪漫爱情的重要基础。
3.大脑神经机制:恋爱时,大脑会将对方的缺点转化为迷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关系的建立:拉关系、认关系、钻关系、袭关系
中国人际关系的特点:自我中心;讲人情;强调人际信任
中国人人际关系社会取向的特征: 家族取向:家族主义 关系取向:“关系本位”(角色化、互赖性、和谐性、决定论) 权威取向:权威敏感,权威崇拜,权威依赖 他人取向:顾虑他人,顺从他人,关注规范,重视名誉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 的理论基础
代表人物:霍曼斯——《社会交换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 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功利主义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行为主义心理学(巴普洛夫、桑代克、华生、斯金纳)
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路
两个基本概念:酬赏与成本
交换结果的评价方式: 交换的总体结果=获得的酬赏—付出的成本
绝对比较标准(量)&相对比较标准(人际关系)
公平交换:均等原则/各取所需原则/平等原则
交换理论的证据
囚徒困境
货运游戏
交换理论的运用:利益协商策略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用个人或团体的力量在特定方向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的现象。
六种社会力量来源: 奖赏权、强制权、参照权 法定权、专家权、信息权
社会影响理论 ——拉塔纳 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他人的数量、他人的重要性、他人的接近性
社会影响的表现
社会促进: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更好的现象。
三种解释:简单在场-唤起增强;评价恐惧理论;分心冲突
社会懈怠: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做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去个体化——唤起、匿名化、责任扩散、自我意识降低
从众、顺从、服从
从众:是一种在压力之下发生行为改变的倾向。
团体规范形成;线段判断实验。
影响从众的因素:情境因素(团体规模、凝聚力、社会支持) 个体因素(自我、自身独特性需求、控制愿望)文化因素(反从众、独立)
顺从:指在他人直接的乞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去做的倾向,在做出顺从行为的时候, 人们可能私下同意他人请求,也可能私下不同意他人请求,或者没有自己的主意 。
影响顺从的因素:积极的情绪、互惠心理、合理原因
增加顺从的技巧: “登门槛效应”——从小要求的大要求;“门前技巧”——提出很大的要求,被拒绝后再降低要求; “折扣技巧”——提出高要求再打折扣;“滚雪球”——被低估的要求需要重新加码
服从: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比自己地位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
服从的原因: 规范性社会影响;信息性社会影响; 对错误规范的遵守;被试的自我辩解。
团体与领导
团体
团体:是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两个以上)的集合,团体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
团体的心理功能:归属感、认同感、社会支持
团体规范: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团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思想、信念、行为的准则,这种要求团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就是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的作用:保持团体的一致性,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规范的惰性作用。
团体凝聚力:是指能使团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它往往用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
影响因素:需要的满足、团体目标、团体活动和领导者
作用 :凝聚力与团体稳定性;凝聚力与成员的从众行为;凝聚力与成员的自尊;凝聚力与工作效率
测量:用成员对团体的喜欢程度来衡量团体凝聚力
团体领导
团体领导是指对团体行为与信念施加较大影响的人,他们引发活动、下达命令、分配奖惩、解决成员之间的争论以及促使团体向着目标迈进。
有关领导的理论:领导与下属的交换理论;胜任特征理论:党政领导胜任模型;权变领导模型
团体内部沟通
团体沟通的特性:成员发言的不平等性;领导的主导性(领导在团体中发言最多)
团体沟通的网络形态:圆形、链形、Y形、轮形
团体冲突的解决
thomasde冲突解决方式:对峙、逃避;顺应、妥协、合作
协商式沟通:最初立场、在协商中让步;使用逐渐回报策略
利用中间人沟通
沟通的性别差异:男(更注重地位和权力)女(更注重如何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跨文化差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沟通风格、角色期望
团体决策
团体决策的一般问题
两类决策问题:智力问题(知识)+判断问题(对错)
多少人与少数人
群体压力;少数人必须对自己的观点极为坚持或者是团体的领导。
领导在决策中的作用
团体决策中的规则
一致性规则:在做出最终决策前,所有成员必须同意此选择。 优势取胜规则:某个方案被50%以上成员认可时选择该方案。 多数取胜规则:没有一个意见占优势时选支持人数多的方案。
团体决策中的投机行为 eg:搭便车
文化对组织决策的影响
团体极化:通过团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极端的想象。
团体极化的原因:社会比较理论、说服性辩论
团体思维:是指团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即指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从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作客观及实际的评价。
产生条件、表现及后果
克服团体思维的方法:鼓励、公平、分小组、邀请专家、设置批评者角色…
团体决策方法
①头脑风暴 ②具名群体技术/名义团体法:先提方案再投票 ③德尔菲法:专家介入免冲突 ④阶梯技术:成员逐个加入直至讨论出最终方案 ⑤群体决策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