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把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
胎龄在34~36周的为晚期早产儿;
胎龄在32~34周的为中期早产儿;
胎龄在28~32周的为极早早产儿;
胎龄小于28周的为超早早产儿。
而胎龄大于34周,体重大于2000克的为低危早产儿;
胎龄32~34周,体重1500~2000克的宝宝为中危早产儿;
胎龄小于32周,且体重小于1500克的宝宝为高危早产儿。
一类是:
自发性的早产:
例如各种原因造成的宫缩、感染、胎膜早破。高龄产妇首次妊娠也会大大提高早产的风险。
另外一类是:
医源性的早产:
比如说妈妈有一些特殊的疾病不能再怀孕了,像妊娠期高血压,再怀孕下去对妈妈的身体有危害,这个时候孩子必须先出生。
1、首选纯母乳喂养。
2、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母乳加普通婴儿配方奶粉。
3、在无母乳的情况下,低危宝宝可以选择普通婴儿配方奶粉。
4、如果发现宝宝体重增长过慢甚至无反应,则应该直接喂养早产儿过渡配方奶粉。
1、喂养时,应在纯母乳喂养的基础上配合着母乳强化剂。
2、母乳不足时,应在纯母乳基础上配合着早产儿配方奶粉。
3、如果宝宝的体重追赶过慢,则可以把早产儿普通配方奶粉替换为早产儿过渡配方奶粉;如果宝宝的体重追赶过快,则可以把早产儿配方奶粉替换为普通婴儿配方奶粉。
4、如果没有母乳,宝宝应食用早产儿配方奶粉直到胎龄校正为38~40周,体重追赶过慢的话,应食用早产儿过渡配方奶粉;体重追赶过快时,食用普通婴儿配方奶粉。
早产儿吃奶很慢,每吸吮一次需要多次换气。母婴护理人员一定要非常耐心地喂养。随着生长发育,情况会越来越好。
早产儿体格生长的评价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0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
计算方法为:
校正月龄=实际月龄一早产周数,
早产周数=足月胎龄一出生胎龄。
早产重在预防!孕妈妈一定要做好孕期保健。
孕妈妈产前检查要重视,尤其对那些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和适宜的围产期保健。例如预防和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降低胎盘早期剥离发生率,发现前置胎盘后要及早治疗,纠正贫血。对于有心脏病的孕妇要加强管理,避免感染等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