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住院期间是人工喂养,需要用奶嘴奶瓶喂养,宝宝习惯这种喂养以后,短时间内改成奶头喂养,宝宝可能会吃奶较少,吃奶习惯尚未纠正过来。遇到这种情况,出院后一般主张通过奶瓶奶嘴喂养,确保每餐吃的量达到要求。待达到要求后,再考虑过渡到奶头喂养,即妈妈亲自通过奶头喂养,这种处理相对来说可减少宝宝吃不饱导致的脱水情况。再就是在家中需要关注宝宝尿量,如果每天尿量大概有6~8次,这种尿量水平完全没有问题,证明宝宝吃奶量差不多够了。
给宝宝做好记录,通过总尿量来判断宝宝吃的够不够。
早产儿的喂养要根据吸吮能力、吞咽能力、以及呼吸之间的协调能力决定喂养方式,如经口喂养、鼻饲喂养、静脉营养支持等,要根据不同体重、胎龄、身体状态做出合理选择。如果适合经口喂养,动作要轻柔而且要给予少食多餐,注意喂养时奶速不要过快,要照顾到早产儿的吞咽能力!!早产儿各种能力较弱,同时在喂养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溢奶、呛奶、胃潴留、以及肚胀、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情况。如果有上述症状,还要注意及时给予干预,调整喂养。另外尽量喂养母乳,因为母乳最适合早产儿。如果没有母乳,要选择适合的配方奶粉,根据体重增加选择适合的奶粉。
早产儿生长速度快,需要营养多,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弱,形成供需矛盾,这时要根据营养的需求和喂养情况,选择适当的喂养方式,还有食物。如果体重增加达不到反弹曲线,或者体重过低,以及胎龄小于34周,体重不足4斤,可以给予母乳强化剂,增强营养。
1、注意脐部护理,保持脐部干燥清洁。脐带未脱落前可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
2、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可开窗通风两次,每次约30分钟。
3、喂奶后注意抬高床头30度,避免呛奶和窒息。
4、注意使用棉质物品护理臀部,及时更换尿片。清洗皮股后可抹家和温馨月嫂公司的<生肌水和生肌油>,以防红皮股。
5、首选母乳喂养,对于体重生长缓慢的宝宝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加用母乳强化剂或选用早产儿奶喂养。
6、保持环境在22~27度,以防受凉。
7、避免接触家庭中感冒的人群,接触早产儿前后均需洗手,喂奶前后应清洁和消毒奶具。
8、定期至新生儿专科门诊就诊,至高危儿门诊定期评估或康复治疗。及时按免疫程序完成预防接种。
9、注意早产儿呼吸情况,如有无咳嗽、气促及面色发绀,有无反应差,吃奶减少、呕吐及腹胀,如有上述表现,及时至新生儿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