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生物学基础
生物学基础知识思维导图,包括:基本结构(神经元、突触、神经回路、神经系统)和脑机能学说(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说(鲁利亚)、机能模块说、神经网络学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生物学基础
基本结构
神经元
定义
神经细胞,神经系统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
作用
接受传递信息
组成
胞体
整合神经冲动
树突
多个,短,接受神经冲动将其传递至胞体
轴突
一个,长,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递至其它神经细胞
分类
突起数目
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多极细胞
功能
感觉神经元(内导)
收内外刺激,传脊髓大脑
运动神经元(外导)
将脊髓大脑,传肌肉腺体
联络神经元(中间)
两者之间,联络
神经胶质细胞
数量
大量,1000亿以上
作用[多余营养快线]
神经元生长线路支架
为神经元输送营养
形成绝缘层,神经冲动快速传递
清除多余神经递质
神经冲动
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服从“全或无”法则
突触
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
突触前成分
轴突末梢球状小体
突触间隙
两神经元间缝隙
突触后成分
树突末梢或胞体内一定部位
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
原理
化学传导: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突触前成分的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释放-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膜通透性改变-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变化
神经回路
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联系形成,脑内处理信息的基本单位
反射弧
最简单的神经回路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系统
周围
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
躯体神经系统
负责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和骨骼肌间的信息交换
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
植物(自主)神经系统
负责内脏器官和腺体间信息交换
交感神经系统:提高唤醒水平
副交感神经系统:恢复安静状态
中枢
神经活动的中心部位
脊髓
构成
内灰外白
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
神经的通道,分析简单刺激,做出应答性反应,完成简单反射
脑
脑干
延脑(延髓)
与脊髓相连
有呼吸中枢心跳中枢,生命中枢
桥脑
延脑上侧
连接小脑和大脑,周围和中枢神经传递信息必经之处
调节控制睡眠
中脑
桥脑上侧
神经的通路,视觉听觉的反射中心,控制瞳孔、眼球
脑干网状结构
控制觉醒和意识状态
上行网状结构
控制觉醒和意识、注意,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下行网状结构
异化和抑制肌肉紧张,加强或减弱肌肉的活动状态
间脑
丘脑
除嗅觉外所有输入信息都经过丘脑传向大脑皮层
下丘脑
调节植物神经系统
控制内分泌、维持新陈代谢、调节体温、饥饿/渴/性等生理动机、情绪
小脑
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
大脑皮层(灰质)
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调节、控制皮下组织,产生注意
额叶
机体运动区
中央前回
发出 动作指令,支配调节运动,位置姿势
顶叶
机体感觉区
中央后回
接受皮肤、肌肉、内脏器官,产生触压、温度、痛、运动
枕叶
视觉区
枕极
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
颞叶
听觉区
颞横回
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
投射关系
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部正直
各部位的投射面积与他们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成正比
边缘系统
哺乳动物以下的有机体没有边缘系统
海马
杏仁核
扣带回
单侧化优势
每个半球只对来自身体对侧的刺激做出反应
左半球
言语、阅读、书写、数学、逻辑
右半球
空间关系、情绪、艺术欣赏、舞蹈雕塑
实验
斯佩里裂脑人实验
脑机能学说
定位说
颅相学
加尔、斯柏兹姆
某人的特点对应着相应的大脑结构
缺乏科学依据,启发功能分区
语言特定脑区
布洛卡、威尔尼克
对失语症的研究
颞叶-童年回忆
潘菲尔德
电刺激法
整体说
佛罗伦斯
局部损毁法
切除鸡和鸽子脑的一部分,发现脑功能的丧失与皮层部位无关与皮层大小有关
拉什利
损毁小白鼠大脑
均势原理
大脑皮层各个部位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影响
总体活动原理
学习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与受损伤部位无关
机能系统说(鲁利亚)
第一机能系统:动力系统(激活系统)
网状结构、边缘系统
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其兴奋性和感受性,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特点
不对特定信息加工,提供活动背景,受到损伤时大脑激活水平普遍下降,影响信息加工行为调节
第二机能系统:信息接收、加工和储存系统
枕叶、颞叶、顶叶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
接受体内外刺激,实现对信息的整合并保存
分区
一级区
刺激的直接投射区,有高度特异化功能
失去不同的感觉能力
二级区
综合信息,对一级区加工的信息进行综合
初级的感觉能力保留,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识症
三级区
位于枕、颞、顶的交界处,对信息进行时间和空间的整合,反应事物之间的关系
丧失各种同时性的空间整合的能力
第三机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
额叶的广大脑区
初级运动区(中央前回)
运动的直接投射区
运动区的前面
实现对运动的组织,制定运动程序
额叶前面
产生活动的意图,形成行为的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和控制
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调活动,既分工又合作,保证了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完成
机能模块说
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和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的结合是实现认知功能的基础
神经网络学说
格奇温德
心理活动,特别是一些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都是由不同脑区协同活动构成的神经网络来实现的
这些脑区可以经由不同的神经网络参与不同的认知活动,并在这些认知活动中发挥不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