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
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总结,包括核心素养的内涵、课程的总目标、课程的主要内容三部分,需要的可以看看哟。
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思维导图,包括核心素养的内涵、课程的总目标、课程的主要内容三部分内容。
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思维导图,包含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的内涵
科学观念
在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
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
指在了解和探索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
是在认识科学本质及规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课程的总目标
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科学观念。
掌握基本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
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
树立基本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的主要内容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1 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1.3金属及合金是重要的材料
1.4常见的化合物
1.5物质由元素组成
1.6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7常见物质的分类
2.物质的变化与化 学反应
2.1物质的三态变化
2.2 物质的溶解和溶液
2.3物质变化的特征
2.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 物质的运动与相 互作用
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2电磁相互作用
3.3声音与光的传播
4,能的转化与能量 守恒
4.1 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4.2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5.生命系统的构 成
5.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5.3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5.4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
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5.6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
6.生物体的稳态与 调节
6.1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6.2人和动物通过获取其他生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6.3人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7.生物与环境的相
7,1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
7.2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实现生态平衡
7.3人的生活习惯影响机体健康
7.4人体生命安全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
8.生命的延续与 进化
8.1植物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繁殖
8.2不同种类动物具有不同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8.3人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8.4 细菌、 真菌、病毒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
8.5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逐代传递,可发生改变
8.6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进化
10.地球系统
10.1天气和气候
10.2水循环
10.3岩石和土壤
10.4地球内部圈层和地壳运动
11.人类活动与环境
11.1自然资源
11.2 自然灾害
11.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2, 技术、工程与 社会
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入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2.3科学、技术、工程相互影响与促进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13.1工程需要定义和界定
13.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落实
1.4常见的化合物
9.字宙中的地球
9.1地球是一颗行星
9.2地球绕地轴自转
9.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9.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9.5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9.6太空探索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