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必修四12实现人生的价值
高中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思维导图,包括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的价值、导向作用等内容。
编辑于2022-07-06 17:03:39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含义
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
注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体现。 价值判断不等于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特点
社会历史性
原因/内涵: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改变, 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侧重点:强调的是纵向变化(因时而变)
要求: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主体差异性
原因/内涵:①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做出不同的价值评价; ③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侧重点:侧重于横向的差异(因人而异)
要求:①自觉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评价标准与要求
内容: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原因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①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冲突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注意:不是没有客观标准 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 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最高的价值追求是: 自觉站在最广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①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②要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③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④当个人利益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原理: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体现。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方法论:(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既要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又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做法
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主观条件(关键):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原因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①意识的反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具体做法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
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从历史唯物主义宏观视角理解 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社会
原因:本质上是实践; 发展是有规律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做法:①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②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生价值
原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做法:①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价值观
原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做法: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和价值观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含义: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
人的价值
含义: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内涵:①社会价值(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自我价值(索取):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特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评价:①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②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原理: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
方法论(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
含义: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地位:居于首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自我价值
含义: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地位:居于从属地位
联系
一般情况下,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地实现其自我价值, 同时,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目标和归属,社会必须尽可能地为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各种条件
注意: ①积极意义:对人产生消极影响的事物就不称其有价值 ②价值是一种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但价值关系有客观性,一事物对人是否有价值根本上取决于该事物是否有某种特定的属性和成分,不能认为取决于人的需要。 ③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它与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
实质
是一种社会意识
导向作用
从领域看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从性质看
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原理: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与价值观的关系
①价值是事物的属性、功能和主体(人)的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属于客观范畴,具有客观性; ②价值观是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属于主观范畴,是一种社会意识, 由社会存在决定,具有主观性,同时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价值、人的价值、价值观
价值
含义: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涵盖范围: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属客观范畴
人的价值
含义: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涵盖范围: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
价值观
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涵盖范围: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联系
价值对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人生价值,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