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必修三10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这是一篇关于必修三10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思维导图,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编辑于2022-07-06 17:05:31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国家能力
硬实力
科技、经济、军事等
软实力
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外交政策、文化等
理想信念
含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
原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做法: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 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原因: 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 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做法: ①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 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 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 脚踏实地,坚持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
归纳: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为什么要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什么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只有才能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作用)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加强文化建设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个人素养。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文化国际竞争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第二课) 意义: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践行和培育核心价值观; 有助于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指导思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一元化) 领导力量: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要坚守中国文化立场,立足当地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怎样的文化) 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为双百)。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掌握科学文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养,有助于自觉的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反之,缺乏科学素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辩,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注意:无才无德是‘废品’, 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有才有德才是‘精品’
怎么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国家: 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社会风尚,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弘扬志愿精神。
个人: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加强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必要性: ①道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仍然侵蚀人们的思想,败坏社会风气
重要性: 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③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促进全社会道德风尚的进步 , 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四有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④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怎么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①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②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②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④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国家层面: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承载着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决定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的价值标准和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个人层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增强人们的情感认同,塑造人生,凝聚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经济上富强,政治上民主,精神上文明,社会上和谐的目标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特征和发展方向。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民主法治的价值追求, 充分体现了现今社会人们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追求和渴望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从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角度提出的基本价值追求和行为道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