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必修二9走近国际社会
高中政治之走进国际社会思维导图,包括国际组织、主权国家、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等,还有正确认识联合国的作用、影响估计关系的重要因素等内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最先起于1949年9月21日,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目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本图总结了相关知识。
这是一篇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思维导图,介绍了它由来的原因、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以及他的意义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走近国际社会
国际关系
含义
国际关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实质
是一种利益关系
内容
多方面的,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
形式
复杂多样的,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决定因素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注意: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各国根本利益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唯一因素(国家力量也是重要因素)
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
安全利益
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政治利益
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经济利益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为什么要坚定维护 我国的国家利益
必要性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和义不容辞的职责, 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重要性
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
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怎么样坚定维护 我国的国家利益
主权国家
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联合国
遵循联合国宗旨和原则,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时代主题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推动多极化的发展
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国际竞争
提高综合国力
外交政策
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公民
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的义务C.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
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 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 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 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单边主义、双边主义、多边主义
单边主义
指举足轻重的特定大国,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 单独或带头退出或挑战已制订或商议好了的维护国际性、地区性、集体性和平、发展、进步的规则和制度, 并对全局或局部的和平、发展、进步有破坏性的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与倾向。
双边主义
指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那时世界有两大对立阵营, 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北约组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华约组织 ”。 这是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对其它国家施行的是,能拉拢的进行拉拢,不能拉拢的就进行恐吓。
多边主义
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之间发生联系的方式。 谋求多边发展利用外部世界一切可能利用的因素和机会 既为自己吸收更多的发展动力又可避免单方面依赖而受制于某一国。
地位
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作用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 (≠联合国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与中国 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中国支持联合国进行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的各项活动)
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类型
依据不同的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类型。其中有政府间的和非政府的,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但有的国际组织受大国控制) 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消除矛盾冲突),维护世界和平。
政权、主权、人权
政权
统治阶级实现其对国家统治的工具,对内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对外代表国家
侧重于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统治阶级是谁,代表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
主权
一个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在国际交往中侧重强调国家这一属性。
人权
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项民主权利
人权享有的范围和程度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及社会制度分不开,它需要物质、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 人权问题有国际性一面,但本质上属一国内政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从性质上来看: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从发展程度上来看: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构成要素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对内至高无上性和对外独立自主性是其两大特征
注意:作为主权国家,四个要素必须同时具备
基本权利
独立权
“自己的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
平等权
“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法律地位平等”“不分大小国享有投票权"等
自卫权
“国防建设”“建筑要塞”“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
管辖权
“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权益”“管理驻外使馆”等
基本义务
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