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新包括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实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
关系:实践创新是基础,理论创新是先导,制度创新是保障,
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如何创新:
①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破旧: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③立新: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为什么要创新?
(创新的哲学依据)
唯物论角度: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我们必须发扬创新精神。
②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这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辩证法角度:①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②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③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陈说,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认识论角度: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创新的作用
1.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①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②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②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创新。
3.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①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②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4、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创新的基本要求: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要从实际出发;
提出新的创意,解决新的问题。
青年学生如何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关键是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要善于发现问题;
要敢于超越;要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注意: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要既克服又保留,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新。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