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胸部
胸部的思维导图,如胸骨角:主动脉弓和升、降主动脉的分界处;气管杈(气管分为左右支气管);左主支气管和食管交叉处(食管第二个狭窄处);第四胸椎体下缘 乳头:男性乳头位于锁骨中线与第四肋间隙相交处
编辑于2023-07-02 20:24:21 甘肃胸部
概述
胸骨角:主动脉弓和升、降主动脉的分界处;气管杈(气管分为左右支气管);左主支气管和食管交叉处(食管第二个狭窄处);第四胸椎体下缘 乳头:男性乳头位于锁骨中线与第四肋间隙相交处
胸壁
浅层结构: 1、皮肤; 2、浅筋膜:浅血管(胸廓内动脉的前穿支,肋间后动脉等;胸腹壁静脉、肋间后静脉等)、皮神经(锁骨上神经); 3、乳房:乳房与胸肌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为乳房后间隙。位于第2(3)到第6(7)肋高度的浅筋膜内。
深层结构: 1、深筋膜:浅层覆盖于胸大肌;深层位于胸大肌深面,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筋膜为锁胸筋膜,胸肩峰动脉的分支和胸外侧神经穿该筋膜。 2、胸廓外肌层:胸大肌、锁骨下肌、胸小肌、前锯肌。胸肌间隙、胸肌间淋巴结。 3、肋间隙内有肋间肌、肋间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等。 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最内肌;肋间后动静脉、肋间神经。 4、胸廓内动脉:可发出心包膈动脉与膈神经伴行。 5、胸横肌和胸内筋膜
膈
位置:穹窿状,位于胸腹腔之间,封闭胸廓下口 分部:中心腱,左脚,右脚,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膈疝好发部位
裂孔: (1)腔静脉孔:平第8胸椎,正中线右侧2-3cm处,下腔静脉通过; (2)食管裂孔:平第10胸椎,正中线左侧2-3cm处,有食管、迷走神经后干、胃左血管的食管支和来自肝后部的淋巴管通过; (3)主动脉裂孔:平第12胸椎,正中线稍偏左,有主动脉、胸导管和来自胸壁的淋巴管,奇静脉、半奇静脉通过
膈的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经
胸膜和胸膜腔
胸膜腔:左右各一,负压,含少量浆液。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两个无胸膜覆盖的三角形区域,胸腺区和心包区。心包穿刺安全区为左剑肋角。
肺
肺门:位于肺纵膈面的中部,为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部位,为第一肺门。 各肺叶的叶支气管和肺血管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出入肺叶的部位,称第二肺门。
肺根:自前向后为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和下肺静脉。自上而下左肺根内为左肺动脉、左主支气管、左上肺静脉和左下肺静脉;右肺根为右肺上叶支气管、右肺动脉、中间支气管和右下肺静脉。 两肺梗前有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后方有迷走神经,下方为肺韧带。右肺根后上方有奇静脉弓勾绕,前方有上腔静脉,部分心包和右心房;左肺根上方有主动脉弓跨过,后方为胸主动脉。
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的肺组织称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右10,左8
肺动脉
纵膈
概述
1、纵膈的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两侧为纵膈胸膜,上为胸廓上口,下为膈。 2、四分法,以胸骨角和第4胸椎体下缘的平面,分为上下纵膈,下纵膈又以心包分为前中后纵膈。 3、左锁骨下动脉、脊柱和主动脉弓围成食管上三角,心包、胸主动脉和膈围成食管下三角。
上纵隔
1、前层有胸腺、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中层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膈神经、迷走神经;后层有气管、食管、胸导管和左喉返神经等。 2、胸腺:随着年龄的增长,被脂肪代替。 3、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汇合而成; 主动脉弓:发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动脉韧带: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动脉围成动脉导管三角,内有动脉导管、左喉返、心浅丛,是手术中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4、平胸骨角气管分为左右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杈。左细长而倾斜,右粗短而陡直。
下纵膈
前纵膈:胸腺
中纵膈:内有心包、心、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膈神经、心包膈血管。 心包可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浆膜心包的壁脏两层反折处的间隙称心包窦,心和大血管手术是,可在心包窦处夹升动脉和肺动脉以暂时组断血流。心包前下窦是心包腔最低的部位。
后纵膈:内含食管、迷走神经、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胸导管、交感干胸部和纵膈后淋巴结等。 食管后隐窝可导致气胸。胸导管在平第12胸椎下缘高度起自乳糜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