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又称爱的语言、长颈鹿语言等。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测量学和地图学,大家欢迎使用,欢迎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非暴力沟通
让爱融入生活
是什么蒙蔽了爱
道德判断
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区分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
进行比较
比较也是一种评判
回避责任
受说不清楚的力量驱使
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
强人所难
认为“某人应当受到惩罚”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强人所难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区分观察和评论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体会和表达感受
被压抑的感受
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区分感受和自我评价
区分感受和想法、判断
建立表达表达感受的词汇表,学会表达感受
感受的根源
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
责备自己
指责他人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非暴力沟通需要: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
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
情感的奴隶: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面目可憎: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生活的主人
需要和感受的关系
请求帮助
提出具体的请求
明确谈话的目的
请求反馈
了解他人的反应
在集体讨论中提出请求
请求与命令
因为一旦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 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
出于对生命的爱 重视每个人的需要 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用全身心倾听
分析妨碍了倾听
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 倾听的这种品质体现了它与理解以及同情之间的区别
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听到他们此时此刻的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给他人反馈
建议使用疑问句,询问前,先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保持关注
当对方得到充分的倾听
我们将体会到气氛变得轻松
他会停止谈话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
大声地提出请求
换一个环境
倾听的力量
倾听和示弱的能力
我们越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
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倾听预防潜在的暴力
别人生气时,要倾听,不要说“但是”
倾听亲人也许极为困难
如果别人说“不!”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也许可以发现原因
使谈话生动有趣
爱自己
当我们表现得不完美时
我们的改变是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出于羞愧或内疚
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
遇到挫折时
直面人生的苦难,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
从经历中学习,而无须责备自己
自我宽恕
感到遗憾时,试图了解过去的行为所要满足的需要
包容两个不同的我
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
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
只要对自己的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们就能建设性地满足它们
外衣染上墨水带来的启发
“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不论你选择做了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
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
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
为了——或出于——心理,你做了哪些事,想想你为这些事情付出的代价
充分表达愤怒
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深入了 解愤怒,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
为什么我们会生气
在于我们的想法——对于他人的评价和指责
希望他人因为内疚而发生改变 就是将刺激和原因混为一谈
合理的愤怒
情绪的来源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
愤怒会驱使我们去惩罚他人 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代替”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我生气的原因不在于别人做了什么 而在于我怎么看待对方及其行为
暴力的种子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愤怒 就转变为服务需要的情感
表达愤怒的步骤
停下来,呼吸
留意我们的指责
体会我们的需要
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越是能够倾听他人,也越有机会被倾听
先倾听他人
一旦意识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会发现彼此相通的人性
留意头脑中的暴力想法,而不评判它们
只要人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他们就很难体会到别人的痛苦
给自己时间
练习把每一个指责都转化为尚未满足的需要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目的
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而不是为了惩罚,羞辱或谴责他人
惩罚的类型
体罚,指责,否定
惩罚的代价
为了不被惩罚而去做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失败的忧虑
一旦我们被看作施暴者,我们就很难得到友善的回应
惩罚的局限性
我希望他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
重获生活的热情
倾听内心的声音
不要把个人需要看作是消极的,具有破坏性的
解决内心的冲突
沮丧是因为一个人处于激烈的内心冲突之中,无所适从
了解自己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愿望
专注于我们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
心灵环保
了解我们的需要,而不是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可以释放压力
采取积极的行动
赞扬的动机
不要把自己放在裁判的位置上
赞扬并不总是有助于深化彼此的联系
赞扬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要得到任何回报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
对方做了什么事使我们生活得到了改善
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接受别人的感激
不要那么谦虚,因为你没那么伟大
意识到我的能力是生命赋予我的,就可以同时避免自我膨胀和假谦虚
缩小自己,好让周围的人在你身边不会觉得不自在,这并不明智
我们生下来就是为了彰显内在的荣光,我们让自己光芒闪耀 无意中也允许了他人散发光芒
与他人一起庆祝生命的美好
对感激的渴望
虽然人们在听到感激时会不太自在,但绝大多数人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感激
充分表达感激
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