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说(三)
中国现代文学30年:1923-1994,原名徐嗣兴,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受胡风赏识,成为七月派中作品最多、成就最高的作家。在代表作《饥饿底郭素娥》中,路翎用“生活的触手”描写了一个女人和一个世界。女主人公郭素娥被一个大烟鬼领拾后做了其妻,不久生活上又陷入了困境,丈夫丧失一切能力,她瞒着丈夫和一个工人私通,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文学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艺术交往论):20世纪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理论家哈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对话,这里以作品为中心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与彼岸世界、作家与读者、作家与此岸世界的交往关系。这样,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文学理论: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传统批评》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即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其中世界指的是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作者则是文学创造的主体;作品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和中介;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与作者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
中国现代文学30年: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人。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并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倾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英语词性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小说(三)
国统区
暴露与讽喻
概括
国民党统治区,大西南地区普遍都是国统区 特点: 整体风格沉郁凝重、博大 随着战事的发展,分为救亡期、觉醒期、民主期 小说发展内部经历了变化过程,从昂扬的英雄主义深沉思索,再到暴露讽喻的过程。
作家作品
重点作家
张天翼
《华威先生》
沙汀
《淘金记》,沙汀所著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四川的一个乡镇发生的故事:一批地方上的恶棍趁战争带来后方社会上的大变动,“为了满足随涨的私欲”,如何向一个原先产金旺盛的山墩,一对富孀母子家的“发坟”,苍蝇逐臭似的一齐进攻,而又相互间剧烈的勾心斗角。 《淘金记》以四川乡镇为故事背景,以现实主义的方法深刻描绘了四川农村和城镇的黑暗生活画面,表现手法严谨、简洁、含蓄深沉,在客观冷静的描写中体现出鲜明倾向。擅长讽刺手法,情节集中,戏剧性强,通过特定环境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描写表达出感情。作品语言质朴、幽默、口语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钱钟书
简介
1910-1998,字默存,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者。代表作《写在人生边上》《围城》《管锥篇》等。1947年出版的《围城》是其所著的长篇讽刺小说,风格独特,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像,揭示他们内心的贫乏、空虚与卑微,抨击了国统区的黑暗现实,揭示了现代文明的危机和现代人生的困境
《围城》
《围城》中的人物很有特色。钱钟书笔下的男男女女并非至善,也并非至恶,他们是美与丑交织而把丑显现于外的人物,通过虚构出来的这个“围城世界”展现了人的丑恶本性;《围城》中没有一个英雄,所有的人物均是盲目的寻梦者,是为命运所玩弄的失败者,而“围城”本身的象征意义也能引发我们对自身困境的思考。 围城的多重意蕴:(1)社会层:对40年代战争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2)文化层:文化批判;(3)哲理层:对人的困境的揭示。
体验与追忆
“七月派”小说
相关作家的小说作品被编入“七月文丛”,七月派因此得名。代表刊物包括《七月》《希望》,代表成员包括路翎、丘东平等。
创作特点: 1.贯彻胡风的文艺理论,“体验现实主义”小说; 2.充满生活的血肉感,以及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 3.语言充满冲力、拗劲。
路翎
1923-1994,原名徐嗣兴,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受胡风赏识,成为七月派中作品最多、成就最高的作家。在代表作《饥饿底郭素娥》中,路翎用“生活的触手”描写了一个女人和一个世界。女主人公郭素娥被一个大烟鬼领拾后做了其妻,不久生活上又陷入了困境,丈夫丧失一切能力,她瞒着丈夫和一个工人私通,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沦陷区
通俗与先锋
沦陷区概括
地区
东北、华北、华东、武汉、广州、海南岛等
背景
政治因素的影响 进步青年读者大量流失 商业文明极速发展 “新感觉派”被读者接受
创作题材
揭示沦陷区人民真实生存困境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意识 从个体存在出发,发现与肯定人的日常生活的价值
张爱玲
1920-1995,原名张瑛,笔名梁京,中国现代女作家。1939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天才梦》,1943年在《紫罗兰》上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并崭露头角。张爱玲认为女性生存状态的悲剧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女性心灵深处的自私、软弱和奴性意识,而不是外在因素的压迫。她的小说往往选取女性作为叙述者,对女性的心灵展开剖析。
解放区
现实与民间
概况
红色政权集中的陕甘宁边区根据地 创作特色:基调明朗、朴素 赞美新社会新制度、歌颂人民群众斗争生活 重点表现农民工人干部 自觉追求文学民族化大众化,对民间艺术进行现代性革新
孙犁
1913-2002,原名孙树勋,笔名林冬苹、孙芸夫,河北安平人。荷花淀派的开创者与代表人 1936年担任小学教员期间对白洋淀民众生活有了初步了解,1937-1942年间加入抗战工作并潜心进行文艺理论研究,1942年兴趣转移到文学创作上,并获得鲁迅文艺奖。代表作《白洋淀纪事》收录了其从1935年-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
丁玲、周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