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2章利率及利息
货币金融学之利率与利息知识总结,包括信用的概念及其发展、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信用的经济作用、利息与利率、利率决定理论、利率结构理论、利率的作用及市场化等等。
编辑于2022-07-11 17:17:21利率及利息
1. 信用概念
1. 信用的概念及其发展
信用的概念
定义
特点
信用关系建立的三要素
债务债权关系
价值做相向运动形成的时间差
信用工具(金融工具)
信用形式
实物借贷
货币借贷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产生的条件3个
信用的发展
高利贷信用
资本主义信用
社会主义信用
2. 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
(1) 商业信用
定义
作用和局限性
作用
润滑整个商业流通过程,促进经济增长
局限性
规模限制(小);严格的方向性(一对一);时间上的限制(时间短)
商业信用工具
商业票据
含义
企业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货款或预付贷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特点
种类
商业本票(不需承兑)
债务人的支付承诺书(A-B关系)
商业汇票(需承兑)
承诺兑付,是企业之间债务的担保
商业承兑汇票(企业法人为主体)
银行承兑汇票(银行为主体)
债权人的支付命令书(A-B-第三方关系)
(2) 银行信用
含义
银行信用工具
银行票据
银行本票(不需承兑)
申请人已在银行预存资金
银行汇票(不需承兑)
银行先替申请人付钱(申请人没有在银行存款,靠信用付款)
支票(不需承兑)
(3) 国家信用
含义
形式
内债
外债
国家信用工具
国债
(4) 消费信用
含义
消费信用形式
赊销
分期付款、信用卡
消费信贷
买方信贷
卖方信贷
(5) 国际信用
含义
形式
国际商业性借贷
国际直接投资
绿地投资(新设投资)
并购投资(原有基础上再投资)
直接持有被投资公司的股权
(6) 租赁信用
经营性租赁(服务租赁)
融资性租赁
3. 信用的经济作用(考过)P24
2. 利息与利率
利息
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
利率
借贷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与借贷资金本金之间的比率
利率的种类
(1) 表示方法
年利率 百分之几
月利率 千分之几
日利率 万分之几
(2) 决定方式
官方利率
政府/央行
公定利率
金融机构同业公会
市场利率
市场规律
(3) 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
固定利率
浮动利率
(4) 利率作用
基准利率
关键地位决定性利率
中国以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为基准的有
英国的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
美国的美国联邦基准利率(FFR)
日本的东京同业拆借利率(Tibor)
欧盟的欧元同业拆借利率(Euribor)
一般利率
指金融市场上形成的各种利率,一般参照基准利率而定。我国一般利率主要指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交易的利率
(5) 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
长期利率>1年
短期利率<1年
(6) 利率的真实水平
实际利率
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情况
名义利率(银行的)
包括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费雪方程式r=(1+i)(1+P)-1
r名义利率 i实际利率 P预期的物价变动率
只考虑物价对本金的影响i=r-P
费雪效应:名义利率随着预期通胀率上升而上升,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胀率无关
(7) 信用的方向
存款利率
贷款利率
复利在经济中的应用
现值PV
终值FV
P=FV/(1+r)^n P为现值,FV为终值
利率的计算
单利
C=P×r×n
S=P×(1+r×n)
复利
C=P×【(1+r)^n-1】
S=P×(1+r)^n
C利息额 P本金 r利息率 n借贷期限 S本利和
3. 利率决定理论
(1)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2) 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
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3) 凯恩斯学派流动偏好理论
利率由货币量的供求决定
货币的供给量Ms
央行控制,外生变量
货币的需求量Md
交易动机
预防性动机
L1(y)与收入正相关
投机动机
L2(r)与利率负相关 这里指的是投机性货币需求函数与r负相关
货币需求函数
实际需求货币量L=ky-hr
名义需求货币量Md=P×(ky-hr) 平衡时:名义货币供给量 Ms=Md
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陷阱)
当利率极低时,利率不大可能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升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因此即使增加货币供应量,也不会使利率下降
当发生流动偏好陷阱时,货币需求弹性无穷大
(4) 新古典学派可贷资金理论
利率由借贷资金供给与需求决定
借贷资金供给Ls与利率成正函数关系;
借贷资金需求Ld与利率成反函数关系;
(5) 新古典综合学派IS-LM模型
利率由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给量决定 ( 掌握公式推导)
IS曲线
利率与产出(收入)负相关
扩张性财政政策IS右移;紧缩性财政政策IS左移
LM曲线
利率与产出(收入)正相关
扩张性货币政策LM右移;紧缩性货币政策LM左移
4. 利率结构理论
概念:利率在一个国家中的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期限不同用途的资金具有不同的利率水平
利率的风险结构
指期限相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的关系
违约风险
流动性
税收因素
利率的期限结构
指在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的资金的收益率与到期期限的关系
债权收益率曲线(横坐标:债券剩余到期期限,纵坐标:债券收益率)
现实经济中债权收益率与期限的关系,具有三个特征
a. 不同期限债权的利率随时间有共同的变动趋势
b. 短期利率低,收益率曲线具有向上倾斜的趋势;长期利率较低,则收益率曲线具有反转的趋势
c. 一般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
概要
针对这些特征,先后出现
预期理论:不同期限债券可以完全替代
完全市场分割理论:不同期限债券完全不可替代
流动性溢价理论:不同期限债券可以部分替代
概念,公式P30
5. 利率的作用及市场化
利率的作用
利率的一般经济作用P30
利率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杠杆作用
利率市场化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