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土壤质地、结构与孔性
土壤质地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土壤质地与土壤通气、保肥、保水状况及耕作的难易有密切关系;土壤质地状况是拟定土壤利用、管理和改良措施的重要依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土壤质地、结构与孔性
土壤质地
土壤固体颗粒及其特性
土壤矿物质颗粒、单粒、复粒、粒级概念
土壤粒级及划分
石块、石砾、砂粒、粉粒、黏粒
粒级土粒的组成与特性
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
砂粒、粉粒中深色矿物少,浅色矿物多
黏粒中原生矿物少,主要由此生黏土矿物组成
土粒越粗,石英越多;土粒越细,云母、角闪石明显增多
随单粒由大到小,SiO2含量减少,磷、钾、钙、镁、铁等养分含量增加
各级土粒主要特征(笔记)
土壤机械组成与土壤质地的概念
土壤质地分类
国际制
标准:黏粒含量
砂土类与壤土类<13%;黏壤土类15-25%;黏土类>25%
粉砂质:粉砂粒含量>=45;砂质:砂粒含量55%-85%;砂土类砂粒含量>85%
卡庆斯质
中国
土壤质地分类特征及其对林木生长的意义
土壤质地的改良
掺砂掺黏,客土调剂 引洪放淤,引洪漫沙
施有机肥,改良土性 植树种草,培肥改土
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体的类型
块状、核状、柱状、片状、团粒状
土壤结构体的形成
块状、核状、片状、柱状通常是单粒直接凝结而成的,团粒结构则是多次复合和团聚
团状结构形成
胶结物质
团粒结构形成的基础条件
有机胶体
包括腐殖质、多糖类、和微生物的菌丝体及其分泌物
腐殖质的胶结具有不可逆性
无机胶体
黏粒表面胶膜
钙及其他阳离子
成型动力
干湿交替、冻融交替、生物作用、土壤耕作
评价
孔隙状况
土壤结构稳定性
结构稳定性、生物稳定性、水稳定性
土壤结构性与土壤侵蚀
土壤结构体的改善
合理耕作与灌溉,增施有机肥料 改良土壤酸碱性
种植绿肥和牧草,合理轮作 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土壤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