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Linux常用操作
Linux常用操作的思维导图。1.Linux常用命令2.文件和目录3.用户与组管理命令4.进程管理命令5.网络管理命令6.帮助命令7.磁盘管理
编辑于2022-07-19 10:00:44Linux常用操作
1,linux常用命令
date:日期类型
1.date --help命令显示 2.时间日期显示例: //date +"%Y/%m/%d:以2021/04/02形式显示 date -d "2021-02-22" +"%Y-%m-%d %H:%M":%S":显示指定日期的详细时间 date -d "2021-02-22" +n month/days" +"%Y-%m-%d":显示n天/月后的日期//
pwd:显示当前所在目录
-P :显示出确实的路径,而非使用连结 (link) 路径。
cd:切换当前目录
cd / :切换到根目录
cd ../:切换到上一级目录
cd ../../:切换到上两级目录
cd 指定目录: 切换到指定目录(通过pwd可以查看当前所在目录)
who:显示当前已经登录到系统的用户名
cal:显示日历
cal 日 月 年:显示任意时期日历 cal --help:cal使用帮助 -1, --one 只显示当前月份(默认) -3, --three 显示上个月、当月和下个月 -s, --sunday 周日作为一周第一天 -m, --monday 周一用为一周第一天 -j, --julian 输出儒略日 -y, --year 输出整年 -V,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并退出 -h, --help 显示此帮助并退出
wc:用于统计给定文件的行数,字数,字符数
-l :表示统计行数
-w:表示统计单词数
-c表示统计字符数
uname:显示操作系统当前信息
clear:清理屏幕信息
logout:注销登录信息
shutdown:用于执行后关闭系统
shutdown -h/-s -n: n分钟/秒后关闭系统
shutdown -c:取消关机
halt,poweroff::立即关机
history:查看历史记录
find:在文件系 统中查找指定的文件
用来在指定目录下查找文件。任何位于参数之前的字符串都将被视为欲查找的目录名。如果使用该命令时,不设置任何参数,则 find 命令将在当前目录下查找子目录与文件。并且将查找到的子目录和文件全部进行显示。 -mount, -xdev : 只检查和指定目录在同一个文件系统下的文件,避免列出其它文件系统中的文件 -amin n : 在过去 n 分钟内被读取过 -anewer file : 比文件 file 更晚被读取过的文件 -atime n : 在过去n天内被读取过的文件 -cmin n : 在过去 n 分钟内被修改过 -cnewer file :比文件 file 更新的文件 -ime n : 在过去n天内被修改过的文件 -empty : 空的文件-gid n or -group name : gid 是 n 或是 group 名称是 name -ipath p, -path p : 路径名称符合 p 的文件,ipath 会忽略大小写 -name name, -iname name : 文件名称符合 name 的文件。iname 会忽略大小写 -size n : 文件大小 是 n 单位,b 代表 512 位元组的区块,c 表示字元数,k 表示 kilo bytes,w 是二个位元组。 -type c : 文件类型是 c 的文件。
whereis:该指令会在特定目录中查找符合条件的文件。这些文件应属于原始代码、二进制文件,或是 帮助文件。
该指令只能用于查找二进制文件、源代码文件和man手册页,一般文件的定位需使用locate命令。 -b 只查找二进制文件。 -B<目录> 只在设置的目录下查找二进制文件。 -f 不显示文件名前的路径名称。 -m 只查找说明文件。 -M<目录> 只在设置的目录下查找说明文件。 -s 只查找原始代码文件。 -S<目录> 只在设置的目录下查找原始代码文件。 -u 查找不包含指定类型的文件。 eg: 1.whereis nginx 2.whereis redis 3.whereis java
cp:复制文件和目录
-a:相当当于-pdr 的意思,至于 pdr 请参考下列说明;(常用) -d:若来源档为连结档的属性(link file),则复制连结档属性而非文件本身; -f: 为强制(force)的意思,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无法开启,则移除后再尝试一次; -i: 若目标档(destination)已经存在时,在覆盖时会先询问动作的进行(常用) -l: 进行硬式连结(hard link)的连结档创建,而非复制文件本身; -p:连同文件的属性一起复制过去,而非使用默认属性(备份常用); -r: 递归持续复制,用於目录的复制行为;(常用) -s: 复制成为符号连结档 (symbolic link),亦即『捷径』文件; -u:若 destination 比 source 旧才升级 destination ! eg: cp -r 原文件目录地址 目标文件目录地址 (cp -r /vrs/web/xxx.mp4 /vrs/web3/)
mv: 移动文件和目录,或修改名称
-f :force 强制的意思,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 -i :若目标文件 (destination) 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u :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 source 比较新,才会升级 (update) eg: mv 原文件 目标文件 (mv 123.mp4 234.mp4)
rm:可以删除一个目录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文件或目录
-f :就是 force 强制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会出现警告信息; -i :互动模式,在删除前会询问使用者是否动作 -r :递归删除啊!最常用在目录的删除了!这是非常危险的选项!!! eg: rm -rf 文件 (rm -rf /vrs/web/xxx.mp4) 删除文件 rm -rf 目录 (rm -rf /vrs/web/vod/ ) 删除目录
ls/ll:显示文件列表
3,用户与组管理命令
su:切换当前用户
sudo:允许其他用户以root身份来执行命令
passwd:修改密码
-l 锁定口令,即禁用账号。 -u 口令解锁。 -d 使账号无口令。 -f 强迫用户下次登录时修改口令。
7,磁盘管理
df(disk free) :用于显示目前在 Linux 系统上的文件系统磁盘使用情况统计。
参数: -a, --all 包含所有的具有 0 Blocks 的文件系统 --block-size={SIZE} 使用 {SIZE} 大小的 Blocks -h, --human-readable 使用人类可读的格式(预设值是不加这个选项的...) -H, --si 很像 -h, 但是用 1000 为单位而不是用 1024 -i, --inodes 列出 inode 资讯,不列出已使用 block -k, --kilobytes 就像是 --block-size=1024 -l, --local 限制列出的文件结构 -m, --megabytes 就像 --block-size=1048576 --no-sync 取得资讯前不 sync (预设值) -P, --portability 使用 POSIX 输出格式 --sync 在取得资讯前 sync -t, --type=TYPE 限制列出文件系统的 TYPE -T, --print-type 显示文件系统的形式 -x, --exclude-type=TYPE 限制列出文件系统不要显示 TYPE -v (忽略) --help 显示这个帮手并且离开 --version 输出版本资讯并且离开 eg: df -hl :查看磁盘空间
du :用于显示目录或文件的大小。
eg: du 指定文件/目录
du --help
du -hl :文件大小
mount :用于挂载Linux系统外的文件。
参数说明: -V:显示程序版本 -h:显示辅助讯息 -v:显示较讯息,通常和 -f 用来除错。 -a:将 /etc/fstab 中定义的所有档案系统挂上。 -F:这个命令通常和 -a 一起使用,它会为每一个 mount 的动作产生一个行程负责执行。在系统需要挂上大量 NFS 档案系统时可以加快挂上的动作。 -f:通常用在除错的用途。它会使 mount 并不执行实际挂上的动作,而是模拟整个挂上的过程。通常会和 -v 一起使用。 -n:一般而言,mount 在挂上后会在 /etc/mtab 中写入一笔资料。但在系统中没有可写入档案系统存在的情况下可以用这个选项取消这个动作。 -s-r:等于 -o ro -w:等于 -o rw -L:将含有特定标签的硬盘分割挂上。 -U:将档案分割序号为 的档案系统挂下。-L 和 -U 必须在/proc/partition 这种档案存在时才有意义。 -t:指定档案系统的型态,通常不必指定。mount 会自动选择正确的型态。 -o async:打开非同步模式,所有的档案读写动作都会用非同步模式执行。 -o sync:在同步模式下执行。 -o atime、-o noatime:当 atime 打开时,系统会在每次读取档案时更新档案的『上一次调用时间』。当我们使用 flash 档案系统时可能会选项把这个选项关闭以减少写入的次数。 -o auto、-o noauto:打开/关闭自动挂上模式。 -o defaults:使用预设的选项 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nd async. -o dev、-o nodev-o exec、-o noexec:允许执行档被执行。 -o suid、-o nosuid:允许执行档在 root 权限下执行。 -o user、-o nouser:使用者可以执行 mount/umount 的动作。 -o remount:将一个已经挂下的档案系统重新用不同的方式挂上。例如原先是唯读的系统,现在用可读写的模式重新挂上。 -o ro:用唯读模式挂上。 -o rw:用可读写模式挂上。 -o loop=:使用 loop 模式用来将一个档案当成硬盘分割挂上系统。
free:查看内存大小
free 显示内存大小
free -m 以kb显示内存大小
free -g 以G显示内存大小
free -hl:以G显示具体内存大小((推荐)
2,文件和目录
cat:显示文件内容
-A :相当於 -vET 的整合选项,可列出一些特殊字符而不是空白而已; -b :列出行号,仅针对非空白行做行号显示,空白行不标行号! -E :将结尾的断行字节 $ 显示出来; -n :列印出行号,连同空白行也会有行号,与 -b 的选项不同; -T :将 [tab] 按键以 ^I 显示出来; -v :列出一些看不出来的特殊字符 & :cat ..... & 挂后台运行 eg: cat 文件(cat -n /usr/local/apache/logs/log.txt)
nl:显示文件是显示行号
more:一页 一页显示文件内容
eg: more 123.txt 回车,按空格键切换下一页,按ctrl+C退出
head:显示文件的开头几行
-n :后面接数字,代表显示几行的意思 eg: head -100 123.txt 输出前100行内容
tail :显示文件和尾部几行
-n :后面接数字,代表显示几行的意思 -f :表示持续侦测后面所接的档名,要等到按下[ctrl]-c才会结束tail的侦测 eg: tail -f 123.txt tail -100 123.txt
less:与 more 类似,但是比 more 更好的是,他可以往前翻页
less运行时可以输入的命令有: 1. 空白键 :向下翻动一页; 2. [pagedown]:向下翻动一页; 3. [pageup] :向上翻动一页; 4. /字串 :向下搜寻『字串』的功能; 5. ?字串 :向上搜寻『字串』的功能; 6. n :重复前一个搜寻 (与 / 或 ? 有关!) 7. N :反向的重复前一个搜寻 (与 / 或 ? 有关!) 8. q :离开 less 这个程序;
touch:创建新的空文件,已存在是改变文件的创建日期
1. a 改变档案的读取时间记录。 2. m 改变档案的修改时间记录。 3. c 假如目的档案不存在,不会建立新的档案。与 --no-create 的效果一样。 4. f 不使用,是为了与其他 unix 系统的相容性而保留。 5. r 使用参考档的时间记录,与 --file 的效果一样。 6. d 设定时间与日期,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格式。\7. t 设定档案的时间记录,格式与 date 指令相同。 8. --no-create 不会建立新档案。 9. --help 列出指令格式。 10. --version 列出版本讯息。
mkdir:创建目录
-m :配置文件的权限喔!直接配置,不需要看默认权限 (umask) 的脸色~ -p :帮助你直接将所需要的目录(包含上一级目录)递归创建起来!
rmdir:删除空目录
-p :连同上一级『空的』目录也一起删除
tar:打包,文件格式是.tar
-c建立新的备份文件 -x从文件中还原文件 -f指定备份文件 -v打包时显示指令的执行过程 -z通过gzip命令处理备份文件 eg: 打包: tar -zxcf 包名 解压:tar -zxvf 包名
chmod: 文件权限修改命令
1. u所有组 2. g属组 3. o其他用户 4. a以上三种用户 5. r可读 6. w可写 7. x可执行 符号 + 添加某种权限 - 减去某种权限 = 赋予给定权限并取消原来的权限
6,帮助命令
man
参数说明: -a:在所有的man帮助手册中搜索 -p:指定内容时使用分页程序 -f:显示给定命令的简短描述信息 -m:指定man手册搜索的路径 --help
4,进程管理命令
ps:查看当前系统的进程状态
eg: ps -ef|grep java java进程 ps -ef|grep redis redis进程 ps -ef|grep tomcat tomcat进程 ps -ef|grep nginx nginx进程
pstree: 进程树命令
-a 显示该行程的完整指令及参数, 如果是被记忆体置换出去的行程则会加上括号
-c 如果有重覆的行程名, 则分开列出(预设值是会在前面加上 *)
top:实时显示进程命令
参数说明: d : 改变显示的更新速度,或是在交谈式指令列( interactive command)按 s q : 没有任何延迟的显示速度,如果使用者是有 superuser 的权限,则 top 将会以最高的优先序执行 c : 切换显示模式,共有两种模式,一是只显示执行档的名称,另一种是显示完整的路径与名称 S : 累积模式,会将己完成或消失的子进程 ( dead child process ) 的 CPU time 累积起来 s : 安全模式,将交谈式指令取消, 避免潜在的危机 i : 不显示任何闲置 (idle) 或无用 (zombie) 的进程 n : 更新的次数,完成后将会退出 top b : 批次档模式,搭配 "n" 参数一起使用,可以用来将 top 的结果输出到档案内 eg: top 回车 排序:shift+m
kill: 进程终止命令
参数说明: -l <信息编号> 若不加<信息编号>选项,则 -l 参数会列出全部的信息名称。 -s <信息名称或编号> 指定要送出的信息。 [程序] [程序]可以是程序的PID或是PGID,也可以是工作编号。 使用 kill -l 命令列出所有可用信号。 最常用的信号是: 1 (HUP):重新加载进程。 9 (KILL):杀死一个进程。 15 (TERM):正常停止一个进程
killall:终止指定所有进程
eg:killall -9 java (终止所有java进程)
5,网络管理命令
ifconfig:配置和显示Linus内核中网络接口的网络参数
su root :将普通用户$切换至超级用户#
hostname:显示或者设置主机名
netstat :显示Linux中网络状态信息
eg:netstat anp|grep 8080 (查看8080端口是否被占用)
ping :测试与主机网络连通性
write :给其他用户发送实时消息
wall :以广播形式给所有用户发送实时消息
mesg: 设置是否接收来自其他用户的消息